谛。
入于化城。
已名出宅。
專于佛所。
聞思修習。
種智了達。
求證諸法。
名索羊鹿。
菩薩之人。
依此本論。
初地以上。
雖離分段。
未證解脫。
不名入城。
不疲倦故。
不入有餘。
不說菩薩入化城。
故入無住涅槃。
亦息分段死。
名入城。
未乖道理。
若爾。
亦應許上羊鹿。
故知。
但如初解。
為善。
已伏煩惱。
出分段死。
亦證四谛。
亦名出宅。
坐四衢道。
求佛妙智。
亦名于文索其牛車。
灌頂記雲。
索是求請之别名。
在意名求索。
在口名請索。
在身名乞索。
如朦者求知。
如饑者請食。
如迷者問道。
凡居不達之地。
何有不索之理。
由索故許與。
許與故歡喜。
上宮雲。
問曰。
今三車中。
其二車實無故。
第二第三二子宜索。
而大車即如許實有故。
第一子但即乘。
不應求索。
何故皆同索耶。
釋曰。
如上法說中釋等。
第一子。
在火宅時。
但聞三中有大車。
未聞唯有一大車。
今出門外。
既不見二車。
因何得知此是許我大車。
所以亦索曰。
何其許我大車也。
釋索。
或雲言教中索。
或雲意中索。
或雲機中索。
未審誰當。
但私懷者。
或是機中。
有如是可索耶。
何則若就外譬作論。
亦可得言中索。
亦可得意中索。
然就實為論。
三乘人。
大乘機雖發。
如來未明唯一之前。
那得知無三。
既未知無三。
那得言中意中為索也。
故雲唯機中可索也。
言此中三車約彼三乘所求果說者。
若依經雲。
聲聞獨覺不退菩薩。
以為所求果也。
故經頌三乘得益雲。
是諸子等。
若心決定。
具足三明及六神通。
有得緣覺不退菩薩。
大乘基雲。
合依吉克難。
心決定者。
不疑四谛。
得證真谛。
具足六神通者。
得阿羅漢。
餘二果可知。
論說不退位。
初地以上。
出分段生死故。
今依章意。
一若依初教。
初地以上。
出分段系。
得不退位。
若依終教。
十住以上。
出分段宅。
得不退益。
二若依此章上下文雲。
總出世益。
以為所求果也。
是故文雲。
總出世益。
以為所求果也。
是故文雲。
若望自宗。
并皆得果。
若不得者。
如何出世。
又下文雲。
得出世益。
以為究竟。
言以是元意所标趣故者。
然夫佛于一佛乘。
分别說三。
本意者。
若為界内初機劣不能信受。
恐堕三途。
受重苦。
故初且說三乘。
方便拔彼三途重苦。
出三界火宅。
然後依一乘教。
令到佛果故。
是故初說三乘方便。
标趣于三界外。
今如初所标。
出三界外故。
故吉藏師雲。
示世間中善根者。
此釋佛意。
佛意我本說世間善根。
拔汝三途重苦。
令汝歡喜。
然後令入大涅槃城。
雲何乃保為勝妙果報。
為治此故。
故說火宅譬喻。
此之謂也。
言若望自宗并皆得果者。
問。
二乘聖人。
出三界外。
得有餘涅槃。
故望自宗。
可言得果。
大乘菩薩。
未得佛果。
何望自宗。
可言得果。
答。
雖未得佛果。
而由三乘教。
出三界之外。
得不退位。
分見法身。
現八相故。
三乘教益。
已究竟故。
故雲望自宗并皆得果。
言若不得者如何出世者。
若由三乘。
不得果者。
何求三車。
出門外耶。
既出界外。
明知得果。
即由此文故。
知章主但出世益。
以為三乘所求果矣。
言今言俱不得者以望一乘故者。
彼三乘人。
由彼自教。
出三界外。
根機熟故。
見自所得三乘法。
皆依一乘無盡教起。
是彼方便阿含施設故。
又雖出分段三界。
未出變易故。
是故雲俱不得等。
言是故以實映權則方便相盡故等者。
彼三乘等法。
本來不異别教一乘。
何以故。
為彼所目故。
更無異事故。
會三歸一。
映故也。
映(于敬反奪也不明也)。
言為欲回彼三人入一乘故是故大乘亦說回也者。
此有二種。
一或有衆生。
此世三乘根不定故。
堪進同教一乘者。
則見自所得三乘之法。
皆依一乘無盡教起。
是彼方便阿含施設。
是故諸有所修。
皆回向一乘。
二或有衆生。
于三乘法。
根不定故。
堪可進入别教一乘者。
即知彼三乘等法。
本來不異别教一乘。
故進入别教。
問。
三乘中菩薩。
界内示佛乘。
出三界外。
亦示佛乘。
非如二乘回入異乘。
如何大乘亦說回耶。
答。
昔在界内聞說三乘。
即執為實。
今至界外。
聞說一實。
回昔三乘别執。
入今平等大會。
是故大乘亦說回也。
問。
若說三乘因果皆是方便故歸一乘者。
為歸一因。
為歸一果。
元曉解雲。
于一佛乘。
分别說三。
故随其本。
歸因歸果。
是義雲何。
聲聞緣覺。
若智若斷。
皆是菩薩無生法忍。
當知。
此二皆歸一因。
歸一因故。
終到一果。
彼教中。
說佛乘因果。
分别佛地化身少分。
如經說言。
我實成佛以來。
百千萬億那由他劫。
故當知。
彼說佛乘因果。
同歸于一乘果中。
若有菩薩。
依彼教故。
望樹下佛。
發心修行。
如是願行。
歸于一因。
同彼二乘。
未至果故。
若準此義。
釋章主意。
一乘如前。
權教大乘。
所說佛乘。
因果分别。
一乘圓教。
所說三種世間圓融。
十無盡。
一大法身。
少分化用故。
彼佛乘因果同歸于一乘圓果。
若有菩薩。
依彼教故。
望色頂佛。
發心修行。
如是願行。
歸于一乘圓因。
同彼二乘。
未至佛果故。
是故經雲聲聞緣覺不退菩薩。
乘此實乘。
直至道場。
言若不爾者至其何色人也者。
此明三乘菩薩。
退不同凡二。
進未得一乘。
謂彼菩薩。
求牛車故。
出三界外。
到十住不退位。
得出世淨心。
異外凡夫。
故不同凡夫既以過二地。
不求二車故。
不同二乘。
然未會三乘别行歸一乘無盡普賢圓因故。
不同一乘。
是故梁攝論雲。
十解以上。
得出世淨心。
又雲。
十解以上。
名聖人。
不堕二乘地。
由是故知。
此三中大乘。
非露地一乘也。
言以至自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