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
鬓發自落。
法服着身。
便成沙門得羅漢果。
而行乞食亦不獲得。
入其塔中即便掃酒。
乞食豐足。
日日如是。
時舍利弗他方而成即便掃塔。
時黎軍支便從眠覺言。
汝掃我地。
令我饑困。
舍利弗言。
我于今日自當共汝入城受請。
正值檀越夫婦妋鬥诤竟不得食。
饑餓而還。
時舍利弗于第二日受長者請。
令汝飽足。
時到将往。
其上中下皆悉得食。
唯此一人獨不得食。
高聲唱言。
我不得食。
都無聞者。
乃至七日竟不得食。
遊生慚愧。
于四衆前餐沙飲水即入涅槃。
爾時世尊告衆。
乃往過去婆羅奈國有佛出世。
号日帝憧。
有長者名曰瞿彌。
日月供佛僧。
長者死已。
母故惠陀。
子猛吝遮不聽施。
計食與母。
母故分減施佛及僧。
子便瞋恚。
母閉室内。
至七日母饑困索食。
子答曰。
食沙飲水足活。
即母死。
其子命終入阿鼻獄受苦果也。
還生人中。
彼時斷母食者今梨軍支是。
由于往昔供養佛故。
今得值我出家得道(雲雲)。
依集。
等引取義略抄。
問。
大乘方便經中。
付于相好因說二義欤。
答依折釋。
大方便經各别出相好因計也。
不說二義也。
二義者宗家解釋也。
折雲。
然經藏中無大乘方便經。
卻有大方便經。
具雲大方便佛報恩經。
彼第七卷中說三十二相。
各别出因○今章中恐人傳寫。
多一乘字也。
今文意雲。
大方便經說其相好。
所以出因者由有二義。
故彼經出因也。
然非彼經中自有二義(文)。
三十二相等攝法身(雲雲)。
折雲。
問何下。
攝論具雲應知。
法身幾得相應。
謂最清淨四無量解量解脫○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随好○乃至一切相好智等功德相應○故清涼雲。
攝論中三十二相等皆法身攝。
然有三義。
一相即如故。
歸理法身。
二智所現故。
屬智法身。
三當相并是功德法故。
名為法身。
釋曰。
初即今終教。
後即前科第二義智所現故。
通二教(文)。
疏二下(普賢三昧品)雲。
如折等引孔目第四雲。
若屬法身。
三十二相是其德義。
若屬化身。
三十二相是其相義(文)。
問三十二相攝法身二釋中。
第一釋直取三十二相雲法身欤。
内證五分法身雲法身欤。
答(雲雲)。
兩方也。
若雲五分者。
與第二釋雲何異欤。
若雲取三十二相者。
此等功德說為法身之解釋取五分功德(見)。
如何。
答。
一義雲。
第一釋。
三十二相即空故攝法身。
故回心教也。
第二取内證五分雲法身也。
集雲。
答此下○準相海章。
于中初義回心教。
次義直進教(文)。
問。
别教一乘意十蓮花藏微塵數相海者自證欤利他欤。
答。
終教已上内證色聲有無事。
别段論義也。
但當章起盡。
彼一一相皆遍法界。
業用亦爾(雲雲)。
知上專出德相之相好(見)。
探玄第四雲。
終教及頓圓等佛無無漏五蘊(文)。
密嚴疏第一雲。
若法身論相好者。
無始已來如來藏中具有相好。
今成菩提。
此即名為法身相好功德。
若就報身論相好者。
由勝修行從可生。
性未曾有相好功德。
若福應化相好德者。
以法身等有相好随機粗細示現前相。
更無異相(文)。
尋雲。
報者自欤他欤。
答。
禅源都序(下)雲。
性宗即一切諸佛自體。
皆有常樂我淨十身十智真實功德。
相好通光一一無盡。
性自本空。
不待機緣(文)。
大疏四上雲。
夜摩偈贊品處。
宗家判有兩師義和會。
釋成有無無礙義。
抄可見。
觀佛三昧經第九。
菩薩本行品第八。
三重相好大都如所引。
略中略先經文略與廣義當。
非經語也。
十一。
問。
于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可有勝劣不同欤。
答。
既所引經。
相同人。
好勝諸天(雲雲)。
相劣好勝(見)。
付之。
同是佛德也。
何可有勝劣欤。
就中好依付相。
若判勝劣者。
相勝好劣。
是以大疏雲。
好依相有。
德劣于相(雲雲)。
雲何。
答。
若相好相對者。
相勝好劣也。
若約人具者。
具好勝故。
說好勝諸天也。
疏八下(相海品)雲。
善生經雲。
一切世間福不及如來一毛功德。
一切毛功德不及一好功德。
一切好功德不及一相。
一切相不及白毫。
白毫複不及無見頂相。
故知勝也。
此約相好相對明之。
若約人具有。
好為勝故。
相狀于人。
好勝諸天。
故餘處說好為微細(文)。
抄十八下雲。
言示同于人者。
俱舍說輪王相雲。
相不正圓明故。
與佛非等。
此明輪王三十二相有三義不及如來。
一處不正。
二相不圓。
三不明了○故示同人。
而勝人矣(文)。
又雲。
此約相好相對下亦是通難。
通難諸經論說。
狀于人故說三十二相。
狀諸天故說八十種好。
故人中輪王許有三十二相而無八十種好。
則好勝矣。
故為此通。
謂此約相體以對好體。
相勝于好。
彼具約人具。
則具好為勝矣。
問。
天具八十種好欤。
答。
分具也。
孔目第三(八十種妙章)雲。
人中不具。
諸天分有。
小乘實具。
初教即空(文)。
同第四雲。
三十二相同人。
八十種好同天(文)。
相同人勝人。
好同天勝天也。
爾者所引經雲同人相勝諸天者。
影略也。
文安四年正月十六日。
于東大寺書寫畢。
沙界恒沙界平等利益而已。
快舜(祐乘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