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言與第七佛同其一名号也(文)。
章安大師會之雲。
若七佛數即第七佛。
佛是覺義。
能覺佛性與佛義同(文)。
太賢法師會之雲。
則與釋迦文當共同十号(文)。
憬興師釋其意同之。
準此等諸師異釋。
可會涅槃經今文也。
何況見涅槃經(十)雲。
世尊久已舍病苦故。
得名為第七佛(文)。
彼經意。
既以釋尊為第七佛雲事。
此文炳然也。
至歎迦葉童子德之文。
甯忘本旨哉。
重重之難答處處之要文。
花嚴宗枝葉。
鈔第八記錄之畢。
繁重頗有其煩之間。
并讓彼所省略也。
至要之時可引見之。
華嚴經五雲(如來名号品)。
諸佛子。
此四天下佛号不同。
或稱悉達。
或稱滿月。
或稱師子吼。
或稱釋迦牟尼。
或稱神仙。
或稱盧舍那。
或稱瞿昙。
或稱大沙門。
或稱最勝。
或稱能度。
如是等稱佛名号。
其數一萬(文)。
玄四雲(無釋)。
華嚴經十二雲(如來名号品)。
諸佛子。
如來于此四天下中。
或名一切義成。
或名圓滿月。
或名師子吼。
或名釋迦牟尼。
或名第七仙。
或名毗盧遮那。
或名瞿昙。
或名大沙門。
或名最勝。
或名導師。
如是等其數十千。
令諸衆生各别知見(文)。
疏三上雲。
一切義成即悉達也。
無事不成就故。
圓滿月者。
惑斷智圓恩蔭清涼故。
師子吼者。
名決定說。
釋迦牟尼者。
釋迦雲能仁。
能二種故。
牟尼雲寂默。
契寂理故。
第七者。
七佛之末故。
若取賢劫。
但當第四仙。
即喻也。
無欲染故。
毗盧舍那。
廣如前釋。
瞿昙氏者。
唯約姓也。
此雲地主。
以從劫初代代相承為轉輪王故。
然上雲釋迦。
乃是族望。
此即性望故。
智論第二雲。
釋迦牟尼姓瞿昙故。
佛名經亦然。
沙門者此雲息惡。
無惡不息故。
複稱大。
最勝者。
聖中極故。
德無加故。
導師者。
引導衆生離險難故。
于生死海示衆寶故。
然名含多義。
略釋此十。
恐文繁博。
餘但随難解之(文)。
鈔七下雲(無釋)。
刊四雲。
釋迦牟尼者。
釋迦此雲能。
能人種故。
迦音甄何反。
勿依本音呼。
牟尼此雲寂默。
契即事之理故。
第七仙者。
賢劫中第七佛故。
仙喻名也。
謂仙人不染欲事。
神通自在常樂寂靜。
雖不令同佛。
小分似故。
瞿昙者妙也。
此雲地主。
代是輪王為大地主故。
沙門此雲息惡。
餘名可知。
問。
名号品經文雲。
此娑婆世界有百億四天下(文)。
爾者上下二方可有别四天下耶。
進雲。
控玄記釋竟。
上下二方無别四天下見也。
付之。
依探玄記解釋披名号品經文雲。
次此下方有四天下。
名曰炳道○次此上方有四天下。
名曰持地。
上下二方舉别四天下。
若爾宗家定判。
豈不背彼經文哉。
答。
見名号品結文雲。
此娑婆世界有如是等百億四天下(文)。
若上下二方有别四天下者。
容有三百億四天下。
而既說有百億四天下。
不雲有三百億四天下故。
同餘經論說。
大鐵圍山内平滿有百億四天下。
上下二方無别四天下釋也。
但于名号品經文者。
探玄記中會之雲。
一以說法之處。
即為當中。
為成主伴。
融彼百億。
令有上下。
使得圓故。
無三百也(文)。
此釋意雲。
理實而言。
有百億四天下。
雖無别上下二方四天下。
說法之處為當中。
十方世界為眷屬。
為成主伴具足之義。
融此平滿百億四天下。
令有上下二方。
實無差别上下二方四天下(為言)。
清涼大師。
此教所說。
事随理融。
随說法處。
即是當中。
縱極上際傍至大輪圍山。
亦有十方互為主伴。
以融為眷屬。
本數非多。
十方界融。
亦準于此之釋。
其意同之欤。
華嚴經五雲(如來名号品)。
諸佛子。
次此東方有四天下。
名曰善護○次此南方有四天下。
名曰難養○次此西方有四天下。
名曰佛惠○次此北方有四天下。
名師子言○次此東北方有四天下。
名曰安甯○次此東南方有四天下。
名曰喜樂○次此西北方有四天下。
名須菩提○次此下方有四天下。
名曰焰道○次此上方有四天下。
名曰持地○娑婆世界有如是等百億四天下○彼稱如來○亦各不同。
有百億萬(文)。
玄四雲。
問。
此大千界。
依餘經論。
大圍山内平滿有百億四天下。
上方下方不得更有四天下。
若上下皆有。
則一一四天下皆有上下故。
應有三百億。
雲何仍說唯百億耶。
答。
若小乘實處理無改動。
若三乘雖即空真如等。
而不礙事故不壞本事。
若此一乘事即無礙圓融自在。
是故此中明處。
随教而圓融。
應十數顯無盡。
此娑婆一界有二種融。
一以說法之處。
即為當中。
為成主伴。
融彼百億令有上下。
使得圓故無三百也。
縱于最東近圍邊一四天下。
為說法主。
即是當中。
融彼餘四天下。
還有十方眷屬具足。
以諸四天下。
皆望他為伴。
望自為主故。
是則圍山亦随融移改也。
餘十方界等融義準之。
此約一乘教。
若約三乘。
不得如此。
如餘經論說之(文)。
華嚴經十二雲(如來名号品)。
諸佛子。
此四天下東次有世界。
名為善護○此四天下南次有世界。
名為難思○此四天下西次有世界。
名為親惠○此四天下北次有世界。
名有師子○此四天下東北方次有世界。
名妙觀察○此四天下東南方次有世界。
名為喜樂○此四天下西南方次有世界。
名甚堅牢○此四天下西北方次有世界。
名為妙地○此四天下次下方有世界。
名為焰惠○此四天下次上方世界。
名曰持地(文)。
疏三上雲。
問。
餘聖教說。
大輪圍内平布百億。
上即諸天下安地獄。
如何此說上下皆有四州。
答。
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