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严宗香熏抄第二

首頁
    亦差别也。

    故文殊師利歎土深異。

    寄彼衆生成土相貌也(文)。

     兜沙經雲。

    文殊師利菩薩。

    持佛威神。

    悉遍視諸菩薩。

    皆遍以便舉惠言。

    菩薩大衆會。

    何甚快耶。

    不可複計諸佛刹。

    佛所居處。

    諸所處。

    諸所被服佛法。

    佛說法。

    佛刹威神。

    佛所行。

    佛筋力。

    佛刹善惡。

    不可計佛法。

    何因耶。

    十方諸佛刹土。

    所說道。

    所度脫十方人諸法甚深無極。

    如虛空。

    了無所挂礙。

    何因耶。

    是蔡呵祇刹土四面種種人。

    各各異身體。

    各各異名。

    各各異色。

    各有長短。

    各各有壽命。

    各各有形類。

    各各有思想。

    各各有念。

    各各異有聲。

    各各有聞佛聲。

    可因是國土。

    名波迦私提。

    四面中有呼佛。

    名曰勝達。

    中有呼世世慢陀。

    中有呼夷呵那坻提。

    中有呼釋迦文尼。

    中有呼鼓師薩沈。

    中有呼堕樓延。

    中有呼俱讀滑提。

    中有呼摩呵沙門。

    中有呼晨那愁樓提。

    中有呼質多和樓提等。

    四面如是輩。

    各各呼釋迦文佛名。

    合為萬字。

    如是十方極過去不可複計諸佛刹。

    都人民種種各異語。

    共呼釋迦文佛。

    名佛字。

    一一佛刹。

    凡各十億萬字。

    釋迦文佛。

    從本未造學道以來。

    諸所教授弟子等輩時人如是。

    佛放光明。

    先從足下出。

    照一佛界中。

    極明現十億閻浮利天南。

    十億大海。

    十億須彌山。

    十億遮伽和山。

    十億弗于逮天東。

    十億俱那匿天西。

    十億郁單曰天北。

    十億照頭摩羅天。

    十億忉利天。

    十億鹽天。

    十億兜術天。

    十億泥摩羅提羅鄰優天。

    十億波羅蜜和耶拔緻天。

    十億梵天。

    十億梵迦夷天。

    十億梵佛還天。

    十億梵迦産天。

    十億摩诃梵天。

    十億廅天。

    十億波梨陀天。

    十億廅波摩那天。

    十億。

    阿會亘羞天。

    十億波栗羞诃天。

    十億阿汲摩羞天。

    十億羞訖天。

    十億推呵天。

    十億汲栗推呵天。

    十億阿汲堕呵天。

    十億惟于潘天。

    十億阿惟潘天。

    十億阿陀波天。

    十億須(武音)天。

    十億呵迦貳吒天。

    十億阿惟先惟先尼呵。

    如是等。

    各各照見諸天上人所止處。

    敢是佛界中。

    悉皆照明(文)。

     問。

    釋迦·盧舍那一體佛欤。

    進雲。

    花嚴經雲。

    或稱釋迦牟尼。

    或稱盧舍那。

    一體佛說也。

    付之。

    雲釋迦雲盧舍那。

    名号既各别也。

    其體何一佛哉。

    是以辰旦人師解釋中。

    化身佛名釋迦。

    報身佛名盧舍那(見)。

    如何。

     答。

    華嚴經意說。

    或稱釋迦牟尼。

    或稱盧舍那。

    釋迦盧舍那一體異名佛雲也。

    故五教章中雲。

    今将開釋迦佛海印三昧一乘教義(文)。

    此釋意。

    為顯此樹下八相成道化身釋迦即周遍法界十身具足盧舍那故。

    雲釋迦佛。

    不雲盧舍那佛也。

    故一乘義私記雲。

    今此一乘門意。

    而為菩提樹下身即盧舍那佛身雲事。

    雲釋迦佛海印三昧。

    不雲盧舍那佛海印三昧。

    所以不相違也(文)。

    但于辰旦人師解釋者。

    不辨此深旨欤。

    且不可依用之。

     此疑者。

    一宗大事。

    文釋甚廣。

    隻記義之梗概。

    聊顯釋之大綱許也。

    委細之旨。

    如梅尾明心房上人靜海五教章上卷抄。

    至要之時可引見之。

     問。

    過去七佛中。

    可取釋尊耶。

    答。

    可取之也。

    兩方。

    若取之者。

    釋尊是現在佛也。

    過去七佛中不可取之見。

    法花經文。

    上說亦于七佛說法人中而得第一畢。

    下雲。

    今于我所說法人中亦為第一(文)。

    若上七佛中取釋尊者。

    何下别舉之哉。

    加之涅槃經中。

    歎迦葉童子德。

    雲則與第七佛同其一名号。

    第七佛非釋尊聞。

    若以釋尊為第七佛者。

    豈雲同其一名号哉。

    若依之爾者。

    清涼大師解釋中。

    過去七佛中可取釋尊見。

    如何。

     答。

    過去七佛中可取釋尊也。

    故見花嚴經文雲。

    或名釋迦牟尼。

    或名第七仙(文)。

    清涼大師釋此文雲。

    第七仙者。

    七佛之末故(文)。

    惠苑法師釋。

    其意亦同之。

    加之灌頂經雲。

    第七我釋迦牟尼佛(文)。

    觀普賢經雲。

    亦常夢見過去七佛。

    唯釋迦牟尼佛為其說法(文)。

    七佛說神咒經雲。

    第七釋迦牟尼佛(文)。

    十善戒經雲。

    應作是言。

    七佛僧聽釋迦牟尼諸佛僧聽(文)。

    佛藏經雲。

    富樓那亦于六佛中而作法師。

    亦于我法作大法師。

    成阿羅漢。

    心得解脫(文)。

    七佛父母姓字經中。

    第七佛列釋迦文尼佛。

    禅秘要法經雲。

    第七佛言我是釋迦牟尼佛(文)。

    任此等諸經說。

    過去七佛中取釋尊雲事分明也。

    但于釋尊是現在佛也過去七佛中不可取之雲難者。

    西明師會此疑雲。

    又解。

    毗婆屍第一。

    釋迦文第七。

    從多為論。

    故雲過去七佛。

    據實。

    釋迦一佛即是現在(文)。

    栖複師通此難作二釋雲。

    隻釋迦雖是現在。

    将現在對彼未來。

    現在佛亦是過去攝。

    二者以從多。

    亦名過去。

    若據疏意。

    但是總相說過去七佛。

    不必事須過去七佛數足。

    以釋迦是現在。

    所以别陳也。

    疏總指雲即過去七佛(文)。

    次于法花經今于我所說法人中亦為第一之文者。

    玄贊會經文雲。

    此為總陳過去七佛。

    今于我者。

    現在别陳(文)。

    攝釋(四)問答之雲。

    問。

    七佛之中已兼釋迦。

    雲何複言今于我所說法人中亦第一耶。

    答。

    七佛據總。

    今我所者依别而說。

    是今化主故更獨明(文)。

    此等釋意。

    上七佛中。

    雖攝釋尊。

    教主德重故。

    重别舉之(為言)。

    次于涅槃經則與第七佛同其一名号之文者。

    諸師會此文解釋非一準。

    淨影大師會之雲。

    釋迦是姓。

    此翻名能。

    牟尼是字。

    此翻名滿。

    衆生身中法身充滿。

    與牟尼尊德滿不殊故。

    與第七同一名号(文)。

    嘉祥大師會之雲。

    第七即是釋迦。

    如今身中有佛性。

    即有三寶性。

    即與釋迦同故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