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以小乘六識。
從一心名事。
清涼釋。
始所論義道也。
于宗家釋義道更所不見也(是二)次上廣釋中。
但得其名雲義道今攝義從名雲。
豈是非指賴耶之名乎答尋雲。
至相大師解釋中。
以小乘六識三毒。
明所依心識釋。
總于阿賴耶識但得其名釋義無之。
如何答。
師雲。
至相釋。
廣建立心意識之段也。
非釋所依心識也。
是以。
五十要問答中雲。
于諸教内建立心意識差别雲何問。
答之時。
廣說心意識故。
今章所依心識明不可同也。
二十三。
問。
不動本而常等雲。
今本末者。
以能具一心為本。
以所具五義為末欤。
為當以圓教為本以前四教為末欤。
如何答。
兩義俱不可有相違也問。
名義俱無盡也雲名賴耶名欤答。
名者是賴耶也尋雲。
若爾者。
實以圓教性海圓明體。
可雲賴耶乎。
若不爾。
隻始終二教賴耶雲名令蒙小乘。
但得其名釋。
此賴耶頓教唯一真心雲。
此賴耶名圓教名性海圓明也。
所诠三義具足賴耶得名。
以始終兩教為本。
此賴耶名前令蒙小乘。
于阿賴耶識但得其名雲。
後令蒙一乘名義俱無盡釋也。
已上講至講說之義也。
一義雲。
凡一章大意。
要于賴耶非立五義差别。
但就心識論差别也。
小乘以六識為心識。
望大乘義即不足也。
是故彼當分所立義名攝義從名門也。
始終兩教。
以第八為諸佛種姓故。
依标章心得限。
以佛種姓可顯五教不同也尋雲。
若爾者。
如何下章雲廣明三乘五乘等種姓乎答。
如問雖明三乘五乘種姓。
意正因佛姓談付。
為明五教不同事故也。
其故。
今小乘中說六種姓不同事。
前五種是随執過重故無有種。
是故雲但佛一人。
若爾者。
廣說六種意。
為欲明佛乘種姓也始教終教等中。
雖說種姓不同。
神師意趣。
為取正因佛性故也。
二十四。
問。
心識種姓二章。
共或限所依本識。
或雲取佛種姓。
抑是何道理乎答。
凡今章十門。
依末師一義科釋之時。
初二章約理法。
次四章約行法。
第七通行果。
後三門約果也判。
此師意。
心識種姓兩章。
依所依理法論之也。
然約所依理雲意。
理法者是天真不改之道理。
所迷所悟法體故。
三乘五乘等。
皆以之為所依也。
若依此義論道理者。
當章專所佛種姓。
心識章尤以賴耶為所依雲義道理。
彌分明者睒。
依之漸頓二機。
各以此理法為所依。
初六門能行機。
是直往機也。
第七是回心機也。
此回心直進二機。
以理法為所依。
後三門。
佛境欲令歸入如此十章次第配屬理行果三法也。
二十五。
問。
于退法種姓。
有不退之類。
如何以之名退法乎。
又于思護住升之類必可有退機。
何以之不名退法乎答。
退法者。
設有不退之類可退意。
是故獨得退名也。
後四種姓。
設遇勝緣不可退意。
雖然。
不退有退意故。
如得退法名。
設退有不退意。
不得退名。
得思護住升等名也尋雲。
六種應果。
俱是更斷煩惱。
如何退起煩惱乎答。
小乘意。
更斷煩惱。
而于過去。
有惑得故。
遇緣即退再起也然就退類。
初退法必以小緣退也。
後思法等退時。
必是過極勝緣再起也。
二十六。
問。
恒時加行。
尊重加行者。
其相如何者。
恒時加行者。
更無間斷行之雲事也。
尊重加行者。
雖無恒是無間斷義。
設時時加行。
于所修行寸陰緩心無之故雲尊重也。
尊重者。
以念根為體。
恒時者信根為體欤。
無此二加行者。
念根信根無之者欤。
二十七。
問。
今章雲。
然非是彼大菩提性此文意如何答。
彼菩薩種者。
是大乘四智無漏種子舉。
小乘六種姓俱是随執非有也雲義驚此文意也。
若廣以六種姓。
總為小乘種姓者如何。
今章然非是彼大菩提性。
小乘六種姓。
俱是随執非有義也雲事釋時知是然非是彼大菩提性者。
以佛乘種姓。
為種姓根本雲事分明也。
爾者。
就佛乘種姓。
當科有二重。
一重非是大菩提性雲。
舉大乘種姓。
小乘佛姓破也。
一重又于當教中。
六種姓中。
不動性尚以佛種姓為規模也釋。
皆不說有大菩提性者。
當教中佛種姓釋文意也。
二十八。
問。
小乘教中。
說多人有性。
如何釋除佛一人乎答。
一義雲。
多人不妨有佛性。
雖然今除佛一人釋事。
六種性廢立時。
佛種姓限第六種姓故雲除佛一人也。
重意。
六種性中。
佛一人成佛說故。
除佛一人釋易心得欤。
一義雲。
佛性通多人。
正成佛時。
多人同時非成佛。
正成佛時。
必是一人也。
是故無多人成佛義。
一約始教已下
師雲。
今章雲。
即就有為無常法中○有一分無性衆生(文)此釋甚深也。
立有無性有情道理。
法相中。
如此釋道理無之。
他宗人。
多聞此釋肝心(雲雲)五種道理。
問答鈔。
在之略之問。
同異譬喻不應理故。
唯現在世非般涅槃法。
不應理故。
但是法喻之别也。
如何可心得乎答(雲雲)。
二十九。
問。
無性有情。
發菩提心。
可許發心修行之義乎答。
一義雲。
實不可有發心修行之義也。
但雲。
雖複發心勤行精進事約客有論之也。
一義雲。
無性有情。
實可拜發心修行之義也。
釋雖複發心等即此意。
雖然。
彼身中四智無漏種無之故。
如何勤行精進皆成人天之善根。
終不成佛也。
三十。
問。
章雲。
諸佛利樂有情功德無有斷盡爾者是取何師義乎答。
法相舉非談此義。
即是佛地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