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二十四

首頁
    有。

    成種子故。

    顯現唯有果。

    現有唯在因。

    現在通因果。

    和合簡相離。

    即簡前法為後法種(已上)言此遮前後及定相離者。

    此遮經部等因果異時。

    上坐部等。

    所說亦爾。

    上座部雲。

    心有二時因在生相。

    果即在滅。

    同在現在。

    勝軍論師。

    似明上座陳述此義。

    非實用之。

    言現種異類互不相違等者。

    若作問答。

    問何故種望種子。

    因果異時。

    種望現行。

    因果同時。

    故論答雲。

    現前與種。

    各異類故。

    互不相違。

    故于一身。

    俱時現在。

    有能生用。

    種子現行。

    體性異類。

    故不相違。

    得同時有。

    言非如種子自類相生等者。

    正明所簡種子望種。

    體性相似。

    名為同類。

    以相違故。

    不得俱時。

    今是異彼。

    種現異類。

    不相違故。

    因果同時。

    由此義故。

    種子自類相生。

    因果必是異時。

    種子生現行。

    現行熏種子。

    因果必是同時。

    不相違故。

    言雖因與果有俱不俱等者。

    此明種現因果行相。

    若作問答。

    問種子自類。

    種現因果。

    各于何時。

    成其因用。

    答文雲雖因子果等。

    謂與果俱者。

    種子生現因果。

    與果不俱者。

    種子自類相生因果。

    雖俱不俱異。

    而成其因用。

    二門俱在現在。

    作之以有體故。

    若入過去。

    即無因用。

    體已滅故。

    未來亦爾。

    因用未生。

    體非有故。

    言依生現果立種子名等者。

    此明立種子名。

    即應問言。

    種子自類。

    種現相生為俱。

    立種名。

    有不立耶。

    答故有此文。

    謂依生現行果之種子。

    名為俱有。

    立種子名。

    不依引生自類名種。

    所以然者。

    能熏生故。

    望異類故。

    果現起故。

    相易知故。

    種望于種。

    非能熏生。

    非異類故。

    非現起故。

    非易知故。

    攝論第二雲。

    不生現行。

    名為種類。

    生現行時。

    名為種子。

    故望生現。

    名為種子。

     章三者是待衆緣義等者。

    因之自體。

    是無自性。

    因緣事。

    法法應爾故。

    名為空義。

    因要假緣。

    推功緣故。

    是故因體生果無力。

    無助緣故。

    是故此因要藉助緣。

    是待緣義。

    梁論雲。

    觀因緣者。

    由此種子。

    觀别因緣。

    方複生果。

    是故非一切時。

    非一切生。

    是時若有因。

    是時因得生。

    是故不恒生。

    若不觀因。

    而成因者。

    則一因為一切果因。

    以觀因緣成故。

    不得為因。

    是故五名觀因緣(已上)唐論雲。

    待衆緣者。

    謂此種子。

    待自衆緣。

    方能生果。

    非一切時。

    能生一切。

    若于是處是時。

    遇自衆緣。

    即于此處此時。

    自果得生(已上)無性攝論雲。

    雖爾何故不一切時。

    常能生果。

    為避此失。

    言待衆緣。

    非一切時會遇衆緣。

    故無過失(已上)唯識論雲。

    五待衆緣。

    謂此要待自衆緣合。

    功能殊勝。

    方成種子。

    此遮外道執自然因。

    不待衆緣。

    恒頓生果。

    或遮餘部緣恒非無。

    顯所待緣。

    非恒有性。

    故種于果。

    非恒頓生(已上)述記雲。

    謂自種子。

    要待衆緣和合。

    種子轉變。

    起取現行等諸果作用。

    功能殊勝。

    方成種子。

    故種自類。

    非因緣合。

    不名種子(已上)言此遮外道執自然因等者。

    述記雲。

    謂外道。

    執别有一法。

    名曰自然。

    不待衆緣。

    恒頓生果。

    此方外道。

    為計亦然。

    大梵時方等計亦爾。

    同此所遣。

    此中且舉一自然義(已上)。

    言或遮餘部緣恒非無等者。

    述記雲。

    三世有執。

    緣體一切時有。

    即恒非無。

    今言待緣種方生果。

    故遮彼執。

    若緣恒有。

    應恒生果。

    種既不許恒時生果。

    故緣恒無(已上)薩婆多宗。

    三世實有。

    法體恒有。

    既執諸法本來實有。

    成不待緣。

    諸法恒有。

    雖立六因四緣之義。

    其緣亦皆本自實有。

    是故此中舉以遮之。

     章四者決定義等者。

    為諸法種子之處。

    善惡無記三性決定。

    名等法因。

    是故所生現行諸果。

    三性曆然。

    名等流果。

    有為諸法。

    皆從名言種子生故。

    善法必從善種子生。

    不善之法。

    從不善名言種子生。

    無記果法。

    從無記名言等法因生。

    如是因果體性決定。

    三性不濫。

    若自類改變。

    即是無義。

    非定有義。

    三性決定。

    不改有之。

    名為有義。

    依他十有假有。

    決定自性不改。

    生果有力。

    此力能者。

    是因功用。

    因種之處。

    既具應生自果功能。

    故不假緣。

    即生自果。

    名不待緣。

    此即地論。

    緣不生自因生故句。

    亦是雜集。

    自種有故不從他句。

    性決定故。

    成立此義。

    即同三空第一句義。

    但有為異。

    似有法故。

    梁論雲。

    決定者。

    由此決定。

    不從一切一切得生。

    因果并決定。

    若是此果種子。

    此果得生。

    是故四名決定(已上)唐論亦同。

    恐繁不引。

    無性論雲。

    若恒随轉。

    非許少分互為種子。

    何因緣故。

    不從一切一切俱生。

    為遮此難。

    故說決定。

    雖恒随轉。

    以諸種子功能定故。

    不從一切一切俱生(已上)唯識論雲。

    四性決定。

    謂随因力。

    生善惡等。

    功能決定。

    方成種子。

    此遮餘部執異性因。

    生異性果。

    有因緣義(已上)言此遮餘部等者。

    述記雲。

    遮薩婆多等。

    善法等。

    與惡無記等。

    為同類因。

    有因緣義(已上)演秘第三雲。

    薩婆多等善法等與惡無記等為同類因等者。

    問按俱舍雲。

    謂相似法。

    與相似法。

    為同類因。

    三性五蘊。

    自部自他。

    唯與自地自部為因。

    雲何今雲善望不善。

    為同類耶。

    答疏文言。

    總意談不善得與有覆無記為因。

    以同部故(已上)述記雲。

    又異熟因。

    遍善惡性。

    生無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