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互相應。
共作一運。
故說四馬。
名為一乘。
當知此中道理亦爾。
若準此義。
顯章主意。
一乘一運即一切運。
主伴無盡。
理教因果。
喻于大車。
是故下雲。
無量寶車。
顯于一乘無盡教義。
又疏雲。
若依普門。
一位即一切位故。
亦一運即一切運。
名不思議乘。
乘此乘者。
十信滿心。
即得六位。
案雲。
此通教義因果人法等一切法。
以為乘體。
準思可知。
此約别教。
若依起信論。
說牛車體。
即一心體大。
乘此本覺體大。
到如來地故也。
是故論雲。
一切諸佛。
本所乘故。
一切菩薩。
皆乘此法。
到如來地故。
藏記雲。
即始覺之智。
是能乘本覺之理。
為所乘故(此約同教。
已上彼文)貞元疏雲。
法花大車。
以況佛智(已上)若分白牛及車能引所引相者。
别教一乘。
一即一切教義理事等。
互融相即。
重重影現。
主伴具足此即更互能引所引。
能引為牛。
所引為車。
以前為牛。
以後為車。
以主為牛。
能引伴故。
以伴為車。
以能從主。
為所引故。
互為主伴。
互為車牛。
無盡寶車。
是别教義。
若依同教。
本覺理智。
以為能引。
始覺修生。
以為所引。
以能引故。
為白牛體。
以所引。
為其車體。
依本覺法。
起始覺智故。
本覺為牛。
始覺為車也。
若依始覺。
為能證智。
本覺真理。
以為所證。
即以能證能顯為牛。
所證所顯。
以為車體。
以智引起所隐理故。
如十地位所顯真理。
名引出性。
即以妙智。
為能引法。
十重真如。
為所引理。
然此對望。
義途非便。
若始覺智冥本覺理。
則始本不二。
無複始本之名。
此始本不二之智。
引起後得如量之智。
現他受用及變化身。
如是建立。
即成車牛。
此則始本不二之智。
為大白牛之體。
後得如量之智。
為大白牛車體。
上以三義。
解同教車。
初是本有修生相對。
次雖非便。
唯約出障。
後是亦約出纏修生之法。
立義。
又于本有法。
理智相望。
作白牛車。
義理亦成随義作成。
得旨可悉。
所言示真實相義者。
三車既是方便施設。
無有體相。
不得實事。
是故露地大白牛車。
最極真實。
體性□妙。
相狀殊特。
業用速疾。
自在無礙。
别教一乘。
十玄六相。
圓融相即。
自在無擁。
重重帝網。
主伴無盡。
具德圓滿。
是故最上真實之相。
不同同釋誘引三乘合易信故。
一切同彼。
高超衆典大秀諸乘。
終頓尚不能窺窬。
始小豈得望邊庭。
别教高廣。
非實者何。
雖引法花。
所所入邊。
所入一乘。
即别教故。
然則開方便門。
是權是虛。
示真實相。
即真即實。
故先牒喻。
顯權實法。
三乘一乘。
施設顯現。
權實差别。
曆然分明。
折薪記曰。
問此實終實所。
指别教為實耶。
此權是始教耶。
通相說耶。
答此實即别教一乘。
此權即中間三教。
何者如答小乘無行果。
則雲今依大乘故。
無實果此大乘即通實也。
若約三皆無實。
則望一乘。
故皆權也。
又雲。
後皆進入别教一乘。
又同教望中就勝門雲大乘望别教一乘雖權義有異等。
今分權實之異。
别當别教。
故無疑矣(已上)此一段。
章所明之義。
既是别教。
是故所簡三乘。
無遺。
所取唯是别教一乘。
其同教義。
在下别明。
複古記雲。
方便者權施方便也。
即法花經開方便門也。
于五教中。
後一為究竟乘。
亦名本教。
亦名正乘。
前之四教。
為方便乘。
亦名末教。
方便故。
權究竟故實。
問終教亦名實教。
頓亦名實。
何以為權。
答以實體不足故。
不說一切皆有佛知見故。
故屬三乘。
縱談一乘一性。
但有理性同車。
而無果性果車。
今章約果。
故說皆空。
并為方便事。
須舍方便。
而趣正乘。
然後成佛。
故非究竟。
非究竟而是權也。
問清涼曰。
昔□不滞方便。
故不會之。
何謂趣正乘是方便耶。
答曰。
祖師但雲不滞方便。
不言是方便。
雖不設會。
根熟而自歸。
譬如寄食旅亭雖不遣而自性矣。
清涼曰。
謂昔日雖有大乘亦說如來藏性。
涅槃法身真常之理。
未曾顯說一切衆生。
皆悉具有如來知見。
唯為一事。
出現于世。
不為于餘。
則一乘三乘。
昔權今實。
于理照着。
故睿公雲。
至如般若諸經。
深無不極。
故道者以之而歸大。
無不包。
故乘者以之而運。
然其大略。
皆以适化為本。
應勸之門。
不得不以善權為用。
權之為化。
悟物雖弘。
于實體不足者。
皆屬法華。
固其宜矣。
則昔有實。
總屬三車。
為方便也(已上)集成記主。
問答數條。
頓決心疑。
恐繁不載。
問此權實門。
三乘權中。
羊鹿二車。
為是愚法通大乘耶。
答此是集成記中。
一段問答。
彼答文雲。
此有三說。
一雲愚法。
一雲通大。
一雲俱。
今從第二。
太一雲。
聲聞等為究子。
是所引故。
知小乘外。
别有三乘。
又準天台。
藏教斷而不動。
無量義經斷而動。
故非愚法(已上)法花經意。
愚法小乘。
雖在所引中。
依終教意。
非實斷惑。
唯是折伏。
實斷惑者。
大乘中三。
是故三子。
實出界外。
故三中羊鹿。
是大中羊鹿。
漸漸誘引。
入一乘故也。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三(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