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化水庫,3000多畝林。
蘋果樹、桃、葡萄、水草亦綠,利于飼羊,600多羊,以前無水草,不能飼養。
也種地,種了1400畝,職工可自給了。
以後養鴨。
職工70多人,經濟亦期自給。
綠化任務大,種幼苗,以後想種些大樹。
8月18日
下午文化界座談。
哲盟文化悠久,豐富,有特點。
解放前受摧殘,今有發展,土改運動中發展起來,麥新同志46年來此,作群衆運動。
專業團體有13個,盟文工團,地方國營劇團二,曲藝團三,千餘俱樂部,民族雜居,農牧結合,歌舞具特點。
民歌多,整理出者有十幾部——叙述詩,如《嘎達梅林》等。
内蒙民歌選集,有三分之二是哲盟的,民間歌手亦多,鄂爾頓巴青年寫了千餘首歌。
業餘藝人多,較有名者三四百人,毛衣軍等皆是。
安代舞已普及全蒙,邊唱邊舞的,曆史已久,有了新内容,文化交流,有助于民族團結,文學創作,以農牧結合為主題。
晚舞會。
8月19日
早八時乘車赴大林公社大隊,揮安村生産大隊,185戶935人,8278畝,372大畜,大牛23,羊60,豬334,家禽540,原很窮,47年時16戶52人960畝,19牲口,豬12口,車1台,逐年提高。
58年——現在5671石供應國家,每石500斤。
每戶30元存款平均,61年每月按月開支。
鋤了3遍,比往年好。
政策落實,幹部作風改變,衛生有了習慣,積肥多,46年有霍亂等死人多,故今響應号召,麻疹已三年沒有了,今年14個立刻撲滅,新法接生,大病不出社,小病不出隊,無鼠無洞。
業餘劇團,籃球隊。
蓋20間民房,為福利,浴池,幼兒園等,有了電燈電話。
拖拉機站在播種上幫了忙。
今年麥子不好,大秋好。
達爾漢王即以此為糧庫。
漢蒙久雜居,各半,通婚。
農業人口41000,47個大隊,130小隊,公社48000多人,30萬畝,産玉米、高粱、大豆、水稻,産糧區,原名大楞,陀子之意,原荒涼草原,屬張作霖等軍閥,後此屬達爾汗王,與大地主。
日本時有四大糧行控制。
農民甚苦,春有風沙,夏河泛,秋蟲災,威脅甚大,解放後逐漸發展到1萬多戶。
興水利,修水庫1億立方,灌七八萬畝田,(内五萬畝稻田)58年七千五百萬斤糧,兩萬多噸賣出。
59年澇,打10萬石,今年估計可收13萬石,牧業17000多頭,文化高小15,小學21,一所農業中學,28個衛生員,現有63,有衛生站,能治一般的病,鼠疫重,春天捕打黃鼠,控制了疫。
林82000畝林,送走了瘟神,風也不來了。
有農具廠、農藥廠、酒廠。
衛生紅旗社,協和下放者50餘人。
收入5百餘萬元。
8月20日
晴,早參觀展覽會。
49年—60年工業增12.6倍。
畜品4.12倍
學生85倍
病床22倍
漢942260人
蒙402251人
回4347人
鮮1446人
滿1965人
北牧,西南半農半牧,東南農業,三條大河
大青溝有林
庫倫旗為文化旗,安代。
1947年解放。
支援參軍者15000人
公糧133400斤
農草39653千斤
大學生49年060年232人
衛生員201557人
廣播站08台站
體育0528888人
科技0260人
81個公社
出售百分之50—60糧。
以後包辦北京的糧。
49年—60年總産糧645噸,賣出百分之23,征糧百分之19。
53年—60年調出糧油391123萬斤,供11省。
農牧學校500人
高中旗慶
農業機械化學校
盟的農業科學研究所
全盟有15個國營農牧場,有6912名職工。
有780台機械。
有96560頭牲口。
總産值19369345元
有57種果子
林面積解放前17萬垧
現有90萬垧共107萬垧
防護林4401326畝
固沙造林
氣象站原有一個,現有25個,人工降雨10次。
魚,白魚、鲫魚、青、草、鲢,害魚分養。
新開河,遼河,特來河,40多系小河。
水灌435萬畝。
大型水庫6,中型小型200多,水電四座,報泛站53處,也用地下水灌溉,馴服了特來河,冬天用冰道修壩,公路,渠道,河流并作,土壤流失。
他抗幹水庫
白間堆硬滞洪區
北部引水上山,北水南調。
引松花江來。
吐爾吉山,有水庫,療養,羊330834頭,牛242569頭(乳牛),豬458606頭,山羊59140頭,砂糖90000噸。
莆草2000萬斤,有些礦産,有鎢、鉛、煤、銅,鎢煤方鉛最多。
業餘劇團1520,歌詠隊200,文學創作組300,美術創作組84,國營劇團3,民間業餘劇團2,曲藝團5。
生地,麥冬,如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