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九六一年日记

首頁
    豐産經費,引水灌溉等。

    十年九旱,系統地更新舊農具,保墒研究,提高肥效,用到生産上去,五大作物養出20多優良品種,推廣了。

    (高粱、玉米、谷子、大豆、麥)對治病蟲害提出有效措施。

     2.優良新品種在進行中,有成果,調查,寫出材料,推廣家禽,品種改良。

     3.學校短期訓練500多名,人才222名。

     試驗、推廣,為科學研究機關。

     晚兒童演戲,平均14歲。

     8月27日晴 同仁到紅山水庫,因道遠路難,未去。

     8月28日陰 午後座談文藝。

     晚舞會。

     8月29日陰 早七時一刻發車到平莊礦物局。

     平莊礦物局。

    元寶山 平莊礦區及寶山礦區,58年前隻有元寶山的老井,有200年曆史。

    80平方公裡含煤,後屬北票。

    54年建元寶二井,平莊隻有小井,年産為5噸,58年始大採發。

    54年開始勘探,查清10億6千萬噸,5億4千即可建井,大約90億,平莊區4億4,元寶山區6億2,今看了西露天,可建四露天,1070萬年産。

    元寶露天最大,5008噸年産,四露天可年産2000萬噸。

    煤都在2萬公尺以上,20—30公尺層,宜于露天開採,開易,出煤快,造價低,投資少,四露天而外還造25礦井,795萬噸年産,規劃年開1200萬噸,服務100年。

     以前隻有元寶山有五家兩處礦井,元寶山先改造,年産30萬噸,五家之井年産20萬噸。

     平莊則由58年始,59年始建局,收縮了些,現有五對井進行生産,有兩對正進行建設,兩露天正建設,135萬噸(五井)設計能力,七年超額,今年略低,填平補齊。

    525萬噸(已有的和露天),明年可産250—300萬噸,幾年來加倍增産。

    63年可達300—400萬噸。

     15494名職工。

    全開了8個礦,1個建築公司,醫院,200病床,中等技術學校1所,已有機工學校2處,692人。

    小學3處,1904人。

    幹校有32人。

    一所函授大學,60人。

    二俱樂部業餘文工隊。

    曾有詩刊(58年),3萬首,礦工報,已停,可能複刊。

     8月30日晴 毛織廠,2530人,5個車間,地毯為主,及小商品,20多種。

    建廠三年多,由地毯小組12人發展的。

    産值57年為100,58年即提高43,59年又高95,60年又高52,今年又比57年高4倍半。

    地毯而外,作禦寒的東西共21種。

    地毯已到高級——出口。

    4000平方公尺任務。

    59年才出口,出3122多公尺,英、蘇。

    毛織畫試制,争取出口。

    不大的一塊,即800元。

     赤峰藥廠,日本原設廠,利用資源,造麻黃素,半成品歸日本造成,運回,破壞了。

    49年仍造麻黃素,以免用舶來品,先制藥,後造素。

    51年出品,日出一斤多,因抗美援朝禁運,乃由入口,改為出口。

    英國,南洋,大量出。

    居世界首位。

    大同還有一處。

    超過西德。

    逐漸造大藥片劑。

    58年後增造西藥,400多種,西藥30多種,地黴素。

    750職工,以前多文盲,辦業餘學校,政治、技術、文化,自編自學。

    大學班9%,高中8%,初中51%。

    小型劇團。

    一噸12萬8千元,今年出5噸,最高41噸,最多出口10噸(年),連大同年出16噸。

    天然麻黃素,質量高,高25。

     當鋪地前進公社,到當鋪隊,419戶,2004人,漢392戶1939人,回27戶115人,男1036,女1018,4個自然村,8生産小隊,地9227畝,水灌地90%以上,以前苦風沙,天昏地暗,白天點燈,土屋後被沙平檐,小牛上房,無樹,車走不了,三五次翻種,沙埋上,十年九旱,芒種後才種地,産量低的作物,糜子與黍子,隻能種60天能熟的東西,吃不上三月的飽飯,逃荒的甚多,解放後還有三戶逃荒。

    穿山羊皮,晚當被,夏穿闆。

    50年起植樹,水利,有人怕造林不活,渠不成,沙漏,有顧慮。

    4718畝(58年),5800畝林(現有),防沙提高了産量,以前畝産80斤最上,有了木材蓋房,成林3800畝,幼林2000畝,果樹21000株,固沙林1650畝,築大沙灘,河水有災,護岸林2800畝,12裡長,護渠林150畝,護路林120畝,經濟林桑果等600畝,用材林200畝,沙地變良田。

    把壞水變好水,修渠18裡幹渠,支渠5裡3道,5裡長防洪壩,另一幹渠25裡,共有2幹7支,全部水利化,面積5300畝,改良好的,62年全部改好。

    解決了風沙旱災,調節了氣候,下雨正常,改良了土壤,清明即種地了。

    提前了50天,也種麥子,單産以前七八十斤,53年提高到160斤,56年180斤,58年220斤。

    綠化祖國先鋒,得到林業部獎狀,牲口現有381頭,羊603隻,53年每戶250元,56年400元,60年500元。

    73自行車,原有三輛。

     晚看京劇《巴林怒火》。

     8月31日晴 早參觀文物館。

     遊紅山 塞上紅山映碧池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