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九六二年日记

首頁
    來,聽出時代的聲音,長遠的聲音。

    分辨何為嘈音,何為永遠的聲音,技巧必與思想、生活結合。

    可以借用古人方法。

    不為一時的現象所惑。

    服務就正确了。

     晚音樂會,李志曙最好。

     夜大雷雨。

     3月17日陰 上午張庚發言——歌劇,劇詩,“詩言志”,在心裡,包括思想感情,感情不是盲目的,有思想作基礎。

    思想與自己成為不可分開的,即成為自己的,即有感情,在心為志,發言為詩。

    言之有物,載道與言志可以結合,首先是革命人,然後成為革命作家。

    以小資産之志,載無産之道,不行。

    主題與感受誰先誰後,不是絕對的。

    領導出思想不行!道是抽象的。

    詩有别趣,非關理也,理不就是詩。

    理論幫助認識事物,好的散文也是詩。

     詩有三類型。

    1.抒情,2.叙事,3.劇詩。

    抒情主觀多一些,也可成客觀的。

    個人的可以是社會的。

    叙事詩寫人狀物,感慨。

    劇詩通過人物,少直接說自己的東西,但傾向性很明顯。

    柴可夫也有自己的看法,還是審判官。

    劇詩也有喜怒罵笑的,仍引起同感。

    “三打白骨精”。

    對象很熟習,以至抛棄外形,而仍真實。

    杜麗娘出生入死,不假。

    很現實,深知理教之害。

    打中要害。

    《仲夏夜之夢》,荒唐,但抓住了人物的弱點。

    風格很似齊老,八大之畫。

    剪裁現實,抒情的也有故事,叙事的也有抒情成分,劇詩包括各種詩。

    主要是寫人物的,用人物的語言。

    “拷紅”由挨打說服老夫人,極俏皮。

    劇詩不盡是日光雪月,“吃糠”口語化,給音樂留地方。

    情節集中,易流單調,色彩不多,“水鬥”後有“斷橋”,悲劇、喜劇,不完全對立。

    人物單調,風格故而單調。

    人物不多彩,戲乃乏色,人物應當如此,乃知之不深,漠然待之,乃無詩意。

     下午三時出發,經佛山,江門,九江,六時到新會。

    途中過渡三次,江碧雨細,細雨渡春江。

     新會城人口5萬,市容整齊,應有盡有:有公園、人民會堂(容2400人)、招待所(在公園一角),布置頗雅,到處清潔。

    文廟改為黨校,後有博物館、美術館,動物園在山上,山水流成遊泳池,戲園(大會堂)附近改祠堂為演員宿舍,以免奔波。

     3月18日陰、微雨 上午參觀鳥天堂,一巨榕,四周有水,白鶴等時時起落,僅此而已。

    鄰村不潔,而雞豬成群。

    此縣平均每人1畝多地,套種有傳統,故甚富。

     遊圭峰山,有勞動大學,吸收全縣工農幹部,亦讀亦勞,種茶300畝——圭峰雲霧,産新茶。

    試種各種果木,有咖啡、胡椒、豬油果、雞蛋果等。

    還有橄榄,菠蘿。

    有盈餘。

     參觀葵廠,出産粗芭蕉扇4千萬把,還有玻璃扇(以鐵筆燙花),細葵扇(出口),并編席、筐、草帽等。

     夾路紫荊花。

     晚六時半回到廣州。

     夜地震! 3月19日毛毛雨 上午發言: 曹禺:很樂觀。

    領導真知道我們。

    知音難。

    知長亦知短,真知音。

    為領導使我們明白如何領導,黨的原意。

    少數壞的,給了沉痛教訓。

    希望他們領導,但作了壞事,把事看輕了。

    下決心想想誰錯了!下決心學習如何領導!而不是放松領導!創作是艱苦的。

    大家是自己人。

     創作的道路是自己創的,主要靠自己。

    要實事求是。

    知則知,不知為不知。

    裝懂很窘,真知道再寫,真有所感,才能寫好。

    理、情、景,理勝于情,寫不好。

    情勝于理易泛濫。

    好東西,理與情交融,适當地結合,包括技術問題。

    理與情之根是事,知道的不夠。

    完全掌握了資料,才行。

    基礎不固,理與情亦難對。

    真知則氣壯,搖擺則無自信。

    真知則會接受意見。

    人物拉一車仍能寫。

    不勇敢因是非沒看清。

    不因别人歌頌而亦歌頌,真知才歌頌之。

    多情善感一點——對好人與壞事,還要冷眼旁觀。

    寫作本是快事,但不真知,則變為苦,要有獨特見解(不是你說東我說西)。

    真知則材料如萬花筒。

    此要求必要,技術問題,有了資料、感情,應在有意境時再寫。

    眼不高,寫不出好東西,眼高不易,要多勞動,讀書重要,标準要具體,分得出好壞。

    好壞易别,好與很好與最好就不易别了。

    對自己的作品尤難。

    眼高知标準,提高即較易矣,好東西多記些。

    反複閱讀,才知好處。

    建議:有任務要寫,也寫真知道的,要長時間。

    寫作時太辛苦了,研究時應辛苦,寫的時候從容些才好。

    要放松。

    别忙!路子是寬的,但也苦。

    我們不低,增強能力,有黨的領導,有人民的支持,有學習。

    相信我們會成功,誠重勞輕,數深願達。

     白塵:喜劇雜談:1.新喜劇。

    應該有新喜劇,不同于過去的,生活不同,形式必生變化。

    非一朝一夕所能成的,長期。

    作者長期實踐,理論經常指導。

    喜劇的武器是笑。

    二種笑——諷刺的,幽默的,諷刺帶有破壞性,幽默帶有善意的。

    諷刺對敵人,幽默對内部。

    舊社會中主要是諷刺的,比較突出,被壓迫人民需此。

    否定不合理制度,動搖統治階級,代表人民願望,是戰鬥武器,促進進步。

    今天喜劇是鞏固我們的社會制度,有利于人民民主專政。

    十二年來諷刺戲少者因此。

    變化了。

    敵我、内部矛盾。

    諷刺仍存在,即内部也還需要。

    革命之前,敵強我弱,現在我強敵弱。

    地主等隻有殘餘,但人民掌握政權了。

    是如何消滅殘餘,而不是動搖它了。

    對外,敵人不能再任意所為,應有不同,諷刺不可放下。

    但與以前不同,應有新的發展。

    對敵不取隐晦的諷刺了。

    不引起反抗,而是否定之。

    否定的笑,消滅殘餘。

    否定的笑,鄙視敵人,鞏固我。

    加強反映内部矛盾——是新要求。

    矛盾非對抗性的,用民主方式解決之。

    即要笑又要鞏固制度,故難寫。

    人民有缺點,應批評,重要。

    現代劇要敢寫内部矛盾,共黨不怕批評,靠批評進步。

    諷刺态度不同,不要亂用。

    立在人民立場,熱情,進行批評。

    不是立在外邊攻擊。

    别過界限,以諷刺代幽默。

    我有此傳統,許多戲曲如此,笑了,不否定人物,此即為所以我們現在特别喜愛此種戲曲者也。

    應學習而發展之。

    有更遠大的發展。

    要摸索。

    可能寫錯。

    但有此條件。

    《五朵金花》,《今天我休息》,有創造性。

    寫了誤會,歌頌性的喜劇。

    以先進正确人物為主,不寫反面人物,狹窄!引向無沖突論。

    應看寬一點。

     喜劇的戲劇沖突,即是形式也是内容。

    必有沖突,以使情節發展,創造人物。

    不能離開沖突,不僅是形式,也是社會矛盾的反映,解決矛盾,說明主題。

    因内部矛盾,而不需要沖突是錯的——矛盾小,而沖突尖銳,怕暴露新社會。

    隻有好人,與次好人。

    或與自然鬥争,或隻寫正面人物,不寫反面的。

    任何矛盾都可以寫成沖突,如技術革新,積肥等。

    不這樣。

    不要勉強。

    找對立面,而知識分子倒黴了。

    硬找沖突不行。

    避開矛盾,與亂找矛盾,都不行。

    把社會矛盾與戲劇沖突混同了。

    必須加工,典型化。

    不能照相。

    由小見大,由淺見深,從各角度反映。

    不由概念出發,安排情節。

    不由生活出發,把社會矛盾硬寫成為戲劇沖突,不行。

    不大适宜正面寫,往往失去特色。

    更益由側面而寫,曲折的寫。

    假定性的沖突。

    如《今天我休息》。

    無大矛盾,而一連串小事達到歌頌新社會。

    放在假想的境界,乃至夢境,寓言。

    有的生活裡并沒有。

    “中鋒”是假定性的,但反映了大問題,不是開玩笑。

    又如誤會巧合,可以引起沖突,引到真實性的沖突裡去。

    如假欽差。

    由假定引出真實。

    若始終是誤會,就不合适。

    二先進誤會,便無戲。

    都是偶然性的,偶然隻引起沖突,而不能解決之。

    解決必是必然性的。

     下午賀敬之: 時代精神:我們作品的特點之一。

    反映了人民時代要求,階級鬥争的精神武器,但也有狹隘之處。

    時代精神與現實性,但是否隻寫現代題材?别人也有此精神——如現代精神。

    修正主義者也說現代精神。

    現代性與如何處理不是一回事。

    必須從思想上說起。

    是先進的時代精神。

    時代範圍甚廣,首先要反映重大題材,千百萬人的共同命運,根本性的問題不宜逃避。

    但同時事務在聯系,人的精神狀态是多方面的,不宜狹隘,是多方面的。

    重大題材,且要多面。

    回答問題,人民所感到的生活中的問題。

    但不夠。

    生活出了新問題,而作品不能回答。

    但不是新聞報導。

    大躍進的精神。

    曆史體裁也須有時代精神。

    曆史發展有規律,勞動人民可以啟發我們。

    統治者上升時,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