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九六二年日记

首頁
    0.注意對象,有群衆觀點,話不懂。

     晚與兄弟民族作家座談。

     3月23日 早理發。

     到荔枝灣吃點心。

     午後訪乃超。

     晚領導組會。

     3月24日仍冷 上午大會。

    周桓同志: 領導問題。

     1.掌握規律,摸索規律。

    須有個過程。

    由不懂到逐漸懂了。

    過河——實踐而來。

    不對就收。

    手工業的,個體的,高度腦力勞動。

    在腦子裡——無形。

    先規?即違背規律。

    主觀的要好戲,精神對,而方法不對。

    隻憑主觀願望不行。

    沒從傳統上看,自有話劇即與革命結合。

    故戰鬥性強。

    從前較比集中,革命——打仗。

    廣大觀衆是農民,要求不高。

    那時有那時的領導方法。

    現在變了,要求高了,有了城市。

    今天要建設國家。

    要娛樂了。

    不能以過去的簡單方法用于今日,發揚傳統。

    不能專配合當前任務。

    不能再出題作文章。

    不能墨守成規。

    亦不必神秘化。

    神秘化即不放去碰。

    可以問問。

    也不能簡單化。

    簡單化即粗暴。

    不認識即生錯誤。

    不要死咬不放,碰釘子即想一下。

    創作不簡單,不能取簡單方法。

    作者必有沖動,有感情。

    大家商量。

    不能像考秀才。

    指出方向,由作者自理。

    肯定一些東西,告以怎麼去生活,發現問題。

    有人下去并不長,而抓到東西。

    下去而調查,但無印象,不行。

    不要泛泛。

    要有打動心的事,往下摸。

    對人的精神狀态下功夫。

    與人民交心。

    否則得的是“假象”,不真。

    要接觸人。

    要有生活基地,也要多跑,點面結合。

    積累形象。

    看到可以入戲者抓住不放,不要泛泛的。

    戲都定了,要道具幹什麼?熱愛生活。

    體諒作者。

    領導者須看看書,以其有共同語言,隔閡即少。

    學理論與實際。

    平等待人,不要我指揮,你行動,與人研究。

    寫戲,不是作編制表。

     2.發現人材,培養作者。

    隊伍太少了,搞戲劇理論者更少。

    善于發現作者才行。

    作者有時不知自己的才能。

    需要鼓勵,與作者為友。

    仔細看他的作品。

    日常關懷,政治,藝術,修養。

    提醒。

    可參預創作,商量,不粗暴幹涉。

    勿自以為是。

    也親自去看一看作者所寫的地方。

    理論評論工作很重要,要細緻。

     3.關懷作品,扶植作品。

    戲太少了。

    逐步加工提高,不能無限制的提高。

    冷靜地對待有問題之處。

    不要輕易下否定的結論。

    有時須幫助作家頂住。

    第一稿好。

    集體創作,執筆須一人。

    鼓勵堅持下去。

    想辦法幫助。

    分别對待意見。

    1.正确,有助于戲,且可接受,即接受。

    2.可改可不改者不管。

    正确,而作者消化不了,裝不上去,放下,也許将來能用。

    扶持作品須認識,才有膽識。

    心中無數則搖擺。

     劉川同志:(前線話劇團) 1.建立創作隊伍。

    調查可以培養者集中南京。

    十人一屋,而組織上讓每人一屋。

    不參加跑步。

    調來,如何培養?練兵,不多讓擔任任務:鼓勵下去生活。

    一次半年左右,回來寫點小東西,然後再下去。

    參加每個重要政治運動。

    相當長的時間。

    到55年還不能寫戲。

    耐心!有人主張解散。

    作者也有委屈。

    兩面說服。

    百年大計。

    改編無編劇,變成黑名單,埋伏在演員中,還争取擴大。

    58年後才合法化,下委任狀,與首長關系好。

    最後寫出了東西。

     2.怎樣領導:既鼓勵生活,又鼓勵寫作,不機械。

    要寫就寫,不寫也不催。

    不齊下齊上,随便,領導不指示計劃,自己想。

    生活無限制,不帶職務,隻參加最大的運動——隻體驗,不寫劇本,不管工作也可以。

     既交代任務,也不交代,不規定死了。

    不按期評比,配合随便,不因此評功記過,既出題目,也不出。

    介紹情況,引起興趣。

    以寫兵為主,也寫别的,工農建設,既參加創作,又不幹涉。

    由談心而了解。

    作者保留自己意見。

    領導不知即不知。

    知音。

    以個人創作為主,也搞集體。

    最多不超過三個人,多為二人。

     3.領導與作者的關系,創作是良師益友的關系,平等的,寫了東西後,示以警惕,勿驕,看破紅塵。

    受到外界批評,代作者頂住,不跟着起哄。

    确實錯了,批評要慎重。

    不随便帶帽子。

    不以一文中錯誤,斷定平生。

    思想批判嚴,組織處理寬。

     下午徐平羽如何安排: 三方面。

    1.安排創作:時間、環境、編制。

    2.學習、提高。

    3.生活待遇,照顧,稿費。

    應解決,但不能孤立地看,須與全國情況聯合考慮。

    有些可速決,有些慢點。

     1.安排問題:主要是時間,老作家有職務,社會活動忙,年高體弱。

    全部解脫,較難。

    1.盡可能減輕行政工作,社會活動,更多時間創作。

    保證二分之一時間寫作,提出全國名單,統一安排。

    2.老作家到外邊參觀遊曆,對地方上有益。

    3.生活的需要,環境等需照顧。

    中年作家,數目較多,有一定成績,承先啟後的力量,中堅,少數是專業的,多數有工作,無暇寫作。

    1.完全擺脫行政,專任寫作,恐怕不會多。

    2.以創為主,兼顧工作,每年有一半時間寫作。

    也不會太多,3.以工作為主,兼顧創作。

    三分之一的時間寫作,可能多些。

    也準備名單,各地方幫助照顧。

    青年作家,數最大,新生力量,應加強提高,各地方各單位負責,充分重視,放在最适合創作的崗位上,幫助學習,指導讀書。

    編制問題,在劇院内,或不願。

    不要求一律,按具體情況分别處理。

    1.必須有編制,在何處,商量。

    2.都有基本工資。

    3.保證創作條件,可以寫其他作品。

     環境,資料,稿紙等,向文化局等安排,安排3個——5個每年,北京、上海、廣州安排5——10個,全年即超過百名矣。

    拟定名單,撥錢,老中青可以安排矣。

    地方負擔也不大。

    稿紙由文化部供給。

    定書等也拟名單,協助。

     2.學習與提高,政治與業務,各地方安排,文化部、“劇協”組織學習班,輪流吸收作者參加。

    召開專業性的會議。

    請專人開書單子。

    業務觀摩,各地文化局與“劇協”合辦,彩排時約請。

     3.生活待遇:煙茶等,各地方已有安排。

    可能的适當照顧。

    社會地位不高。

    可由各地方安排,太多也不相宜。

    工資、報酬,業餘創作,不是不務正業,拿兩份。

    平均主義的思想。

    應給報酬,按勞分配,都拿稿費,上演稅早已規定。

    劇本出版少,演出少。

    紙少,品種少,看質量,印數少些,多些品種,上演放寬些。

     李之桦: 檢查戲劇報,劇本,“劇協”機關化。

    1.界限不清,嚴重,學術、思想、政治弄不清,總往高處提,到邊緣即畫出去。

    違反了團結任務。

    越來越孤立。

    對“二百”方針未好好執行,樣子像,适合于自己的,自己鳴,别人不鳴。

    不平等。

    寫稿是派的,拉的,引來的,我正你邪,裝腔作勢,内部矛盾總看成兩條道路,而後納入邪道。

    一分析人物,即扣人性論,紅與專,和平主義。

     對趙尋的批評:不得同意就發表了《還鄉記》。

     對嶽野《同甘共苦》。

     對張庚。

     淩鶴的《三代》。

     對《布谷鳥又叫了》。

     對《洞箫橫吹》。

     3月25日星期日晴 上午參觀燕塘農場,有熱帶植物試驗,如咖啡,橡膠,胡椒(仍嫌太冷,呵呵不能活),油棕,劍麻(用葉,七年而花,即死),油果,油梨,金雞納,古柯(制麻醉劑)等。

    參觀華南植物園,在山前,地廣,有植3000多種,分科栽植。

    突出者有大風子(治麻風)。

    見血封喉,香草(依木架爬蔓,葉厚,結莢),油果(爬蔓,大如小南瓜,中有六——八子,出油),鶴望蘭(扇芭蕉,開大花,白、藍二色)。

     下午登白雲山,望廣州。

    訪三元裡,村很長、窄,三元廟為紀念館。

     3月26日晴 上午總結發言林默涵: 1.對此會之估計:很好、及時,若早些開更好,但時機未成熟,早開可能是另一種态度。

    中央會議精神之繼續,發揚民主,促進創作的會。

    進行了揭發,必要的。

    中宣部有責,未注意,未調查,官僚主義。

    提意見的是為作好工作,團結。

    有共同願望,但團結也有問題,去其障礙,克服缺點。

    新老作家交流了經驗,有幫助。

    讨論了問題,認識有所提高。

     2.創作問題:1.問題不能一下子解決,須是長期的,須由實踐上解決,理論總是先有作品,作家不宜按照理論去創作,理論可以影響創作,對藝術的認識,應起什麼作用。

    根本看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