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严五教章上卷指事本

首頁
    遍照法界義故。

    言大力者。

    遍馳無方智力圓遍。

    無理不盡。

    又能化十方。

    入生死險。

    無勞倦故。

    又逢怨必勝。

    破一切障。

    除生死故。

    具此三義。

    故名為大力。

    灌頂雲。

    力譬五力也。

    言其疾如風者。

    基雲。

    正智證性。

    一刹那中。

    緣遍法界。

    大悲所系。

    内圓衆德。

    外化群生。

    無遲滞故。

    灌頂雲。

    八正道中。

    引速疾到薩婆若故。

     言用殊勝也者。

    此章家意謂。

    明一乘用大殊勝。

    是故起信論雲。

    三者用大。

    謂能生一切世間。

    出世間善因果。

    故章主雲。

    用大者。

    謂随染業幻自然大用。

    報化二身粗細之用。

    令諸衆生始成世善終成出世釋也。

    此約同教。

    若約别教。

    一念成正覺故雲也。

     言多諸傧從等者。

    基雲。

    以二智為先。

    萬行神通。

    六度四攝。

    覺分解脫。

    涅槃利生之法。

    皆通之起。

    名多仆從。

    又佛地經雲。

    其有無量天龍藥叉人非人等。

    所翼從名仆從。

    傧音卑刃切。

    相也。

    導也。

    出接賓曰傧。

    入贊禮曰。

    相。

    今前導為傧。

    後随為從。

    灌頂雲。

    若仆從者。

    譬方便波羅蜜。

    能屈曲。

    随人終侍。

    使令衆魔外道。

    二乘小行。

    皆随方便智用故。

    淨名雲。

    皆吾侍也。

    又果地神通。

    運役随意。

    即仆從也。

     言行眷屬也者。

    此章家釋。

    今章家意。

    當大乘基雲又釋謂佛地經雲。

    其有無量天龍藥叉人非人等。

    所翼從名仆從。

    所以知者。

    探玄記第二卷。

    說衆生世間圓滿中雲。

    異生衆中。

    先辨金剛力士衆。

    以衛佛近故。

    先到也。

    表佛德緣起不壞相故。

    衆行所依。

    如金剛際故。

    即行眷屬。

    餘衆亦爾。

    由是故知。

    無量天龍八部衆。

    所翼從。

    名仆從也。

    以為一乘萬行之翼從故。

    名行眷屬。

     言此等異相并約同教一乘以明異耳者。

    三乘之外。

    露地一乘。

    自有二。

    一同教一乘。

    二别教一乘。

    今此處經文。

    約同教一乘明異三中大。

    或有惑此義雲。

    法華一乘。

    以三中大故。

    名同教一乘。

    華嚴一乘。

    以三外一故。

    名别教一乘。

    此不如一乘二義故。

    緻是惑耳。

    既迷文義。

    非難破例。

     言七寶大車其數無量者。

    基雲。

    七聖财飾。

    名七寶車。

    各自修智圓。

    有為智非一。

    名其數無量。

    灌頂雲。

    若教若行。

    皆摩诃衍。

    即财多也。

    今章意雲。

    一乘教理行果。

    主伴具足無盡。

    無盡故。

    雲其數無量等得也(部亦反。

    之也止也往也歸也得也)。

    問。

    若依此文。

    法華中亦說别教義。

    華嚴經亦有同教義。

    何以故。

    法華名同教一。

    華嚴目别教一。

    答。

    約多分義目同别耳。

    謂法華中多說同義。

    少說别義。

    故目同教。

    又三乘一乘和合說故。

    華嚴經中。

    别教義多。

    同教義少。

    故名别教。

     言五約寄位差别者。

    此寄五乘。

    顯十地階降。

    第七地寄大乘顯。

    八地以上。

    寄一乘顯。

    若無一乘大乘别者。

    如何七地寄于大乘。

    八地以上寄于一乘。

    是故由此寄位。

    顯大乘一乘别。

    故雲約寄位差别。

     言如本業經至寄一乘法者。

    下雲。

    初二三地。

    寄同世間。

    以得世間故。

    四地寄是須陀洹等。

    以得品故。

    是初出世故。

    五地寄是聲聞羅漢。

    以得四谛法故。

    六地寄是辟支佛。

    以得十二緣生法故。

    七地以去。

    寄是菩薩。

    以得無生法忍故。

    此如本業經說。

    上來唯約三乘教說。

    以來到出一乘法故。

    又世間二乘同前至六地。

    第七地寄三乘菩薩。

    以未自在故。

    八地以去。

    寄一乘法。

    以得自在故。

    如涅攝論等說。

    此約一乘三乘等。

    分相而說。

     言是故當知至七地者是也者。

    此明出世。

    以為自位究竟。

    案雲。

    若二乘者。

    預流已上。

    若大乘者。

    十住以上。

    俱為出世自位究竟。

    何以故。

    以其四地寄預流故。

    初出世故。

    住于二乘自位。

    以究竟不退故。

    三乘菩薩。

    極至三賢位。

    必定信受故。

    十住已上。

    初出世故。

    住于大乘自位。

    以究竟不退故。

    共三乘益。

    已究竟故。

    由是故知。

    未必無學位為自位究竟。

    以預流果入究竟故。

     言六付屬差别者。

    法華經付屬品。

    如來付屬一乘法雲。

    若未來世。

    信如來智慧者。

    當為演說此法華經。

    是為一乘教。

    若不信者。

    當于如來餘深法中。

    示教利喜。

    是為大乘教。

    若無一乘大乘别者。

    以何法。

    為深法。

    除一乘故。

    小乘不稱深故。

    是故由此付屬。

    顯大乘一乘别。

    故雲付屬差别。

     言若有衆生不信受者。

    當知是人。

    華嚴性起品雲。

    佛子菩薩摩诃薩。

    無量億那由他劫。

    行六波羅蜜。

    修習道品善根。

    未聞此經。

    雖聞不信受持随順。

    是等猶為假名菩薩者是也。

    案雲。

    以不信法華人。

    不信華嚴故。

    反此明知。

    信法華人。

    即信華嚴。

    或有惑此義雲信受法華。

    無量億劫。

    修行六度。

    猶不信受華嚴經者。

    非直迷惑一代聖教。

    亦為聾盲此章文義。

    願諸智者。

    共垂愍矣。

     言示教利喜者。

    基法華疏第七雲。

    示教利喜。

    即新翻雲示現教導贊勵慶喜。

    顯揚第二。

    更加令離欲。

    謂呵毀諸行。

    令離愛染。

    名令離欲。

    示現四種真實道理。

    名為示現。

    已得信解。

    令正受行。

    名為教導。

    若彼退屈。

    策發令進。

    名為贊勵。

    彼随法行。

    贊令忻悅。

    名為慶喜。

    章家起信記雲。

    示其義。

    教其行。

    得義利。

    行成喜故也。

     言是故當知法華别意正在一乘者。

    佛說法華之别意者。

    三乘五性。

    皆為令得平等佛慧。

    不同深密等大乘中。

    不說三乘五性皆得平等佛慧故。

    謂守權教人。

    會法華實教。

    亦令同深密等權教故。

    為遮此亂。

    權教三乘外。

    别立實教一乘。

    非謂三乘佛。

    令回一乘故。

    三乘外别立一乘。

    故雲法華别意等(餘說雲雲。

    不足信用)。

     言七根緣受者差别者。

    根機成熟。

    即有受法緣。

    若不成熟。

    無受法緣。

    故雲根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