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十地行滿。
諸佛如來。
密與授說故者。
二乘人等。
到三乘第十地滿位。
受佛故。
是故雲同十地行滿。
由此明知。
三乘之佛。
回一乘也。
又雲。
三乘佛果。
望于三乘。
更為有漏愚癡凡夫故。
更回一乘。
以入一乘故。
預一乘見聞位故。
由預見聞位故。
退堕惡趣(如是雲雲。
不能具述)竊依聖教。
驗求義。
與諸聖教。
皆不相應。
又勘諸古迹。
亦共相違。
既非佛教。
亦違群人。
誰背群典。
獨信愚情。
但此迷權實之教義。
謬述愚倩之妄義。
遂滅世間慧眼。
永斷出世善種。
現為闡提頂。
當招無間苦。
謗法重罪。
亦莫過斯。
願諸智者。
謬而許之。
都無聖教。
既違道理。
不足破難。
直可谏止。
是故律雲。
若比丘。
如是諸長老。
我于某村某城。
親從佛聞受持。
此是法是毗尼。
是佛所說教。
若聞彼比丘所說。
不應生慊毀。
亦不應呵。
應審定文句。
已應尋究竟修多羅毗尼。
于授法律。
若聽彼比丘所說。
不與修多羅毗尼法律相應。
違背于法。
應語彼比丘。
汝所說者。
非佛所說。
或是長老。
不審語。
何以故。
我尋究修多羅毗尼法律。
不與相應。
違皆于法。
長老不複須誦習。
亦莫教餘比丘。
今應舍棄。
若聞彼比丘所說。
尋究修多羅若毗尼法律。
與共相應者。
應語言。
長老所說。
是佛所說。
審得佛語。
何以故。
我尋究修多羅毗尼法律。
與共相應。
而不違背。
長老應若持誦習。
教餘比丘。
勿令忘失。
言問臨門三車為實為不實耶者。
問。
上已明權實訖。
何更問實不實。
答。
此非問權實。
但問虛實耳。
是故苑雲。
問。
若權教菩薩。
畢竟還須入實教者。
權教所說。
十地佛地。
豈虛設耶。
答。
權教所設。
因果行相。
非實非虛者。
為攝引故。
長養根器故。
無實十地。
故非是實也。
亦如小教說佛菩薩因行果證。
彼說非實。
非不實也。
即經雲。
如彼長者。
初以三車。
誘引諸子。
然後但與大車寶物莊嚴安穩第一。
然彼長者。
無虛妄之咎。
如來亦複如是。
無有虛妄。
初說三乘。
引導衆生。
然後但以大乘。
而度脫之今此問答。
明此經意耳。
言此二無二唯一相也者。
三乘之教。
各望自宗。
皆出三界之苦。
得出世利益。
故名為實。
若望一乘。
非究竟益。
故雲不實。
望自望上。
實上實殊。
故雲此二。
雖實不實殊。
而其體非二。
故雲無二唯一相也。
餘說(雲雲)不能具述。
言二教義者。
者字或本作差别。
準上下例。
其為好也。
三乘教為教。
一乘教為義。
由此教義。
明一乘與三乘各别。
問。
三乘有教義。
一乘有教義。
雲何一乘唯為義也。
其三乘亦唯為教耶。
答。
如手持一果言有三果。
引子唯有三言。
無三言之所诠三果。
三乘亦爾。
于一佛乘。
分别說三唯有三教。
無三教之所诠三義。
是故三乘。
唯為教也。
如開三果方便。
令示一果。
實語實義一乘亦爾。
開三乘方便。
诠示一乘實教義。
是故一乘教義。
望于三乘。
準為義也。
以教義共為三乘所诠故也。
是故下雲。
以臨門三車。
為開方便教。
界外别授大牛之車。
為示真實義。
此之謂也。
言尋教至義者。
界内示教。
得出為義。
問。
既有三教。
無三教之所诠三義。
雲何至義。
答。
如無三果。
言有三果。
引子至家。
至家無。
三乘亦爾。
唯有三教。
無三教之所诠三義。
而由三教。
誘子出家。
假名為義。
非實三義。
言三所期差别者。
臨門三車。
是則宅内。
與子所期。
露地大車。
非宅内所期。
由此期非期。
顯一三差别。
言非本所望者。
灌頂記雲。
本求羊鹿大牛。
期出分段。
今得白牛。
遣出變易。
過本所望。
豈不歡喜。
上宮王雲。
非本所望者。
譬非本所望。
一佛果今忽得也。
言聖言無失故者。
若非本所望言。
但約二乘。
非大乘者。
聖言可有失。
故若如來一言。
含無盡義故。
三乘各随機而聞故。
聖言無失。
若爾。
小乘一言。
亦可名大乘耶。
所言一言。
含無量之義者。
是豐義昧辨。
故雖一言之中。
有無量之義。
而不相乖。
是如來德豈相乖。
各聞名為一言哉。
問。
若爾。
一音随類各聞。
亦不成耶。
答。
一言與一音。
其義趣異也。
所言一音。
如來報感總德。
是故經雲。
佛以過去行。
得一微妙音。
無彼亦無此。
而能應一切等。
即其一音。
含圓音教。
言一言者。
是一名言。
總圓音上。
起别名言也。
是故不例。
言四德量差别者。
其三中牛車不具德。
露地大車具德。
由具德不具德。
三一差别。
言寶網寶鈴等者。
大乘基雲。
周遍四生。
說七辨。
以弘濟。
灌頂雲。
譬四衍下地也。
言此則體具德者。
此章家釋經文。
謂一乘體。
具恒沙性功德。
故雲寶網等無量衆寶而莊嚴等。
是故論雲。
從本以來。
離恒沙無量煩惱業等妄染相。
具不離不脫不異不思議恒沙性功德故。
言白牛肥壯等者。
基雲。
白牛體。
即根本無分别智。
導引種智車。
如牛引車故。
白者衆色之本。
如白蓮華。
經諸乘本故。
萬德主故。
正智之中。
内德圓滿故。
雲肥壯也。
灌頂記雲。
譬無漏般若。
能導諸度一切萬行。
到薩般若。
白是色本。
與本淨無漏相應。
體具萬德。
如屆宛煩惱不染。
如色潔。
若依論說。
白牛體。
即一心體大。
此體大本覺理智。
導一切萬行。
到佛果故。
此體大。
為諸乘之本故。
白者衆色之本。
是故論雲。
一切諸佛。
本諸乘故。
一切菩薩。
皆乘此法。
到如來地故。
章主疏曰。
即始覺之智是能乘。
本覺之理為所乘。
故攝論雲。
乘大性故。
名為大乘。
此體大。
本覺理智内。
具恒沙性功德故。
雲肥壯也。
是故論雲。
謂如來藏。
具足無量性功德故。
乃至有大智惠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