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裡有一家碳處理實驗基地,聲稱願意出資出地,與高校聯手科研。
但不知他們先期是怎麼倉促上馬的,導師到了現場就開始搖頭,這種态度讓對方很是洩氣。
星河在一旁看得明白。
地下封存至少要達到800米深度,可當地機構敷衍了事,“隻是淺淺地挖了幾個坑”,就想向上級主管邀功請賞,申請資金支持。
其實目前這種情況,按導師的話說——“連給專家表演的資格都不夠”。
“看着吧,早晚要出事的。
”在回賓館的路上,導師悄悄對星河耳語,“這個項目我們不能接受。
”
“那我們不提醒他們一下?”星河感覺這不僅是一個項目泡湯的問題,總覺得還有什麼說不出的隐患。
“不提醒?他們一立項我就開始要資料,明确告訴他們:不合規範我們決不介入。
但他們始終支支吾吾,材料也一直拖拉不到,你讓我還怎麼說?”導師把對當地機構的不滿轉發到星河身上,“他們搞這個項目,就是做個姿态,你當他們弄的那破玩意還真能封存什麼?”
按照原定安排,當晚是對方設宴款待,但導師婉言謝絕了。
星河看出導師去意已決,可他還是有些放心不下,抽空做了大量計算,背着導師給一個相熟的當地科員挂了電話,囑咐他至少讓人員撤離。
第二天果然就出了事。
當時星河還在睡覺,突聽一聲巨響,吓得他還以為地震了,跳下床就往外跑。
跑到一半他才完全清醒過來,發現四周并沒什麼晃動。
他正要咒罵是誰這麼無聊,第二聲巨響就傳了過來。
星河和導師一起匆匆前往西側觀察站,一路上還能聽到砰砰啪啪地響了不停。
遠遠望去,東邊封存點早已煙塵彌漫。
“東邊應該就這樣了,西邊估計也快了。
”
“沒危險嗎?”星河擔心導師的安全,同時也擔心自己的安全。
“能有什麼危險?”導師無所謂地反問,“你不是都算清楚了嘛,200米之外就是安全距離。
”
星河嗫嚅無語。
這是他給當地朋友的口頭警告,導師是不應該知道的。
“那是……理論數值。
”星河小心地選擇措辭,“真正實施起來……還是保險一點好。
”
“實際數值會比理論數值還要小。
”導師不耐煩地揮手,“隻要在100米開外,肯定沒事。
”
導師話音未落,西邊果然也動作起來。
被強大壓力注入的二氧化碳開始膨脹,仿佛被壓在地下的怪獸一般,七湧八拱的,就是不肯消停。
從星河這裡,甚至看出了好幾次夭折的政變,那些發了瘋的氣體在最後一刻被上面的岩土壓了回去。
但誰都知道,這隻是暫時的,它早晚還會破土而出。
第一個突破自然是從最薄弱的地方開始的。
那附近有棵大樹,根深葉茂,想必是疏松了土壤。
隻聽一聲巨響,比星河在夢裡聽到的那聲響好幾倍,随即便是噴湧而出的碳魔鬼。
在它出現之前,星河似乎真的看到,土層下面有一個成型的球狀物正在向外湧動;但等它破土而出之後,假象就不複存在了,變成一股沖天氣流,如井噴一般直沖雲霄。
接着,第二個,第三個……一個個連鎖噴湧出現了,形成一排壯觀的噴泉集群。
星河與導師并肩看着這令人震驚的景象。
說它壯觀,其實程度有限,第一次沖擊之後就失了後勁,撲撲撲撲的,有如常見的溫泉,而非那種有活力的地熱。
“地球在放屁。
”導師輕蔑地諷刺。
星河覺得導師的比喻太貼切了。
但這一連串的臭屁危害極大,崩出一道深深的溝壑。
臨走之前星河又陪導師專門去看過一次,眼前已變作一條幹涸的深槽河床。
有個場景讓星河印象極深:旁邊的一棵樹被攔腰切斷,估計是被某片濺起來的石鋒所切。
星河看着樹幹上嶄新的傷口,站在那裡呆呆出神。
“看見了吧?這才多大能量!”導師搖頭歎息,“封存真要出了問題,危害可比這大多了。
”
多虧了星河,才沒發生人員傷亡的慘劇,但沒有一個人出來感謝他的大恩大德。
後來星河向導師解釋,他實在是不忍心看到有人出事。
“不傷幾個人,他們是不會罷手的。
”導師頗不以為然。
“那也不能看着不管啊……”
導師凝視着星河,然後點點頭。
“說的也是。
”
總之,這次事故給星河留下了深刻印象。
無論多久以後,每當噩夢連連,總疊映有這次事件的影子。
4
劉曉春在星河身後盯了半天,終于忍不住開口發問:
“這到底是個什麼啊?”
在星河的電腦上,一條巨大的豎直管道,向着天空伸展并開口,下方則稍微有些彎曲,基本上可以形容為正切曲線。
“你們總是想着碳捕集和碳封存,就從來沒想過也能碳排斥。
”星河笑着告訴劉曉春,“這是個把二氧化碳輸送到外太空的裝置。
”
“科幻嗎?”劉曉春審視着那幅簡陋的示意圖,笑的顯然不是内容,而是形式。
星河弄懂了劉曉春的表情,自己回頭看看,也覺得那管子的形象有些不雅。
也就是劉曉春還算老實,換作别人早就樂不可支了。
這個問題星河已不是第一次思考了。
上次事故之後,他就意識到封存是一個死結。
他把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