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投向别處,緻力于想出一個更好的辦法。
假如能一勞永逸地解決這個問題,那就簡單多了。
在這個星球上,一勞永逸地解決垃圾的辦法隻有兩種:一種是焚燒——二氧化碳不能再燃燒了;還有一種,就是抛灑到外太空中去。
當然,那樣的話成本會更高。
“你的思路是對的,不過難以實施啊。
”前導師曾這樣指出,“具體怎麼操作呢?派宇宙飛船運送嗎?”
“那肯定不行。
”星河的腦海裡出現了鋪天蓋地的飛船場面,他搖搖頭把它甩掉,“假如有一條管道,把二氧化碳輸送出去,隻要越過平流層,到了中間層就有可能自己消散了。
”
“你知道這個渠道——這個管道——需要消耗多少材料嗎?”導師沒有正面同意或否定星河的說法,估計他對此觀點本身也有異議,但他換了個方式質疑,“你考慮過材料的自重嗎?光是自重就能把它壓垮。
”
“前一段我讀到一篇論文,專門探讨超輕型納米材料……”星河謙恭地辯解,“不久後應該能進入實用。
”
“不久後?誰知道要多久。
”導師對這個方案還是不夠看好。
現在,星河希望能讓方案雛形在組裡讨論,哪怕得到些微的支持。
根據他對周睿波的了解,她要麼會非常欣賞他超凡脫俗的異類思路,要麼幹脆會把他罵個狗血噴頭,概率各占一半。
“這得有多高啊?”
在本次讨論結束時,星河提出在下次讨論中研讨自己的方案。
周睿波挑了一下眉毛,其質疑的本質與導師如出一辄,隻可惜星河耳拙,沒聽出來。
“用不了多高。
”星河感覺受了鼓勵,或者說他自以為受了鼓勵,滔滔不絕地陳述起來,“其實大氣質量的一半,都集中在6千米以下的低空,99.9%都位于50千米高度之内,這個厚度還不到地球半徑的1%!”
“在地球半徑尺度上說事,再小也相當大。
”周睿波不屑道,“怎麼也得把你的二氧化碳分子打到大氣層上界以外才行,怎麼也得上千千米了!”
“這個上界沒有實際意義,很難說大氣層有什麼明确上界。
”星河環顧四周,有些急躁,“1000到1200千米是按極光或流星輝迹來定義的,要是按現代衛星軌道衰減的速率推斷,上界還應該在2500到3000千米高空呢。
”
“那困難就更大了。
”周睿波有些心不在焉了,“就算不用那麼高,大氣的起始逃逸高度也要在500千米以上。
”
“隻要打到160千米以上,高速粒子逃離地球的機會就很大了!”星河仍不放棄,“二氧化碳基本集中在90千米以下,再往上含量就顯著減少了。
”
可不管星河怎樣解釋勸說,周睿波還是更喜歡地下封存。
“除此之外,其他任何方案都不成熟。
”周睿波最後定了調子。
“可地下封存的危險性實在太高了!”星河據理力争,“這一點您應該比我清楚!我親眼見過它的危害!”
“你太可愛了。
”周睿波走過來,作勢要胡撸星河的腦袋,星河厭煩地閃開。
“我就是親眼見過,和你我的導師一起見過!”星河執拗地不肯低頭。
“哦,是嗎?你肯定見過。
不過呢,我們把這稱為出租車司機觀點。
”周睿波和藹地把臉湊到星河面前,“你知道北京的出租車司機嗎?總給人一種什麼都懂的感覺,而且乍一聽還讓你覺得特有說服力。
他會告訴你,什麼地震救援,我們家鄰居就有親戚在災區,根本就沒人管;什麼普及義務教育,我表哥家就在農村鄉下,幾個孩子上學全都收費;什麼反腐倡廉,我見過的貪官一個比一個黑,全都互相包庇……可這些都不說明問題。
假如個案能說明問題,還要我們科學家幹什麼?”
從純理性的角度來說,星河無法反駁周睿波的上述觀點。
接着,周睿波又慷慨地把一堆近乎羞辱的詞彙加諸星河身上,讓他躲閃不及,慘遭重創。
5
星河與劉曉春經常一起喝酒的那個小飯館,是一家冒牌新疆館,而且一向出具假發票。
這次是星河請客,因為他很想知道,周睿波今天為什麼如此刻意地當衆諷刺挖苦他。
“你不該當着她的面否定地下封存方案。
”劉曉春這人沒什麼城府,“你尤其不該仗着她欣賞你,就否定得那麼直接。
”
劉曉春告訴星河,這項目是某國際石油組織是出了錢的。
可星河依舊不解,因為在其他項目上周睿波從沒這麼功利,并不是誰出錢就幫誰說話,為什麼這次表現得如此極端?
“有時候我覺得她根本就沒原則。
”星河說出自己的困惑,“過去我還以為是她兼收并蓄,後來發現她的觀點經常在變,而且變化無常。
”
“真的變化無常?”劉曉春啜酒撷菜,“你就真沒注意到其中的規律?”
“請指教。
”
“還是有章可循的。
”劉曉春笑得十分深奧,“她用中文發論文,都是站在發展中國家立場上;用英文發論文,都是站在發達國家立場上。
”
“傑克爾和海德?那個雙面博士?”星河有些驚訝,“白天拿政府的錢,晚上拿美國的錢?”
“何止!”劉曉春有些不屑,“她基本上一、三、五是五毛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