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途飛巡之時,暗中訪查,再謀補救。
主意原打得好,偏生關心過切,下手太急。
以為鄭隐這次先往江浙閩海一帶,繞到滇黔諸省,再由四川沿江而下,經湘鄂入豫,回到嵩山會合,如過洞庭,還有不少時日。
急于查知真相,鄭隐一走,第二日便改道往洞庭飛去,一心訪查丈夫劣迹。
一到嶽州,便向湖濱居民打聽:前兩月發生水災,人民所受損害和水退時情景,有無這樣一個少年相助救災,為人醫病。
忘了先去鄭隐養病寄居的富紳家中查詢。
又因每日忙着訪問,寄身之處多是民家旅舍,不便取環查看,不由又走錯了一步。
其實,鄭隐在洞庭三湘救災之時,因不似無垢那樣隐秘形迹。
彼時湖中因有妖物興風作浪,時常傷人,打破行舟,水勢又大。
鄭隐發現湖舟失事,立時往援,往往飛行時連遁光也不隐去,常現靈迹,不避俗人耳目,又和惡蛟鬥了一次,湖濱災民船夫有好些目睹。
後來發現道人師徒隐居君山洞庭神祠之内,神情鬼祟,看出身有邪氣,心疑妖人鬧鬼,向其喝問。
道人說:“鄭隐前夜所見兩團寶光,乃是兩粒蚌珠。
如能得到,妙用無窮,并可煉成道家第二元神。
隻是湖中有一惡蛟,本來被一仙人禁閉湖底水洞之内,近年禁制失效,脫困而出,每日觊觎老蚌明珠,仗着神通變化,百計奪取。
老蚌原有數百年道行,近以氣候将成,每當風日晴美,月明之夜,必要現出湖面,将所煉内丹寶珠噴向空中,吸取月華,隻是苦幹惡蛟追逐不舍。
惡蛟又知老蚌想要乘潮入海,一面用腹中丹氣将湖口出路閉住,一面發動洪水,引誘老蚌逃走,自投羅網。
誰知老蚌也頗機警,雖因氣候将成的要緊關頭,急于吸取月華,但其行動神速,出沒無常。
惡蛟用盡心力,始終擒它不住,雙方現正相持。
惡蛟知道老蚌不久成了氣候,不必經由水口,也能自飛入海,越發情急。
這幾日來,湖水更加暴漲,便由于此。
“你如先除惡蛟,那蚌當時逃走,雖不似惡蛟那等猛惡,所過之處,江湖的水也要漲起不少,甚或傷害人畜,都在意中。
如能仗你師傳仙法,在君山設一法壇,外用仙法掩蔽。
并借惡蛟之力,擋住湖口出路,使老蚌無法飛渡。
再施法力,幻出我師徒四人,上設豬牛,裝作行法除害,與之想持。
那時老蚌必要噴那寶珠,吸收月華,便可冷不防将珠奪下。
彼時惡蛟已被禁網困住,見蚌珠飛起,明知未必能夠到手,仍然不舍,必往君山這面追來。
你那禁網也自發動,将其困住。
乘此時機,奪了寶珠,再去除害,必可成功。
但那惡蛟頗具神通,急怒之下,定發洪水為害。
你法力雖高,難于兼顧;禁網如小,又恐其铤而走險。
須用緩兵之計,稍微困住,取珠以後,再行現身誘敵,引其出水,方可除去;否則,難免引發巨災,或是被其逃走。
絲毫疏忽不得。
還有兩粒蚌珠,本應為我所得,現已相讓。
事成之後,惡蛟腹中丹氣和一粒内丹,卻須助我将其收來,算是彼此平分。
你看如何?”
鄭隐不知道人乃是一位法力極高的異人,故意化作左道妖邪,有意戲弄,井加警誡。
事前原經約定,一時利令智昏,中了圈套。
後來一段,無垢雖曾眼見,因那大量洪水均被道人預先行法禁制,後又将水引走,不特未傷生靈,水勢反被退去。
鄭隐以前所為,均是救人之事,無垢不特訪問不出他的劣迹,并還到處歌功頌德,衆口一詞。
說鄭隐是位天上神仙,下凡救世,遇救的人甚多。
往往危機瞬息之際,突駕一道紫色長虹飛來,将人救起。
受傷的人隻要不斷氣,或是剛死不久,仙人一到,立可起死回生。
又常施舍金銀,救濟災民。
隻不大與人說話,獨往獨來,也不肯與官府紳商相見,無事誰也尋他不到,除卻被困水中的災民有二三百人,俱被救往陸地,加以周濟而外,湖中舟船隻要被浪打翻,不消片刻,定必飛降。
僅有一次,湖上忽起狂風惡浪,大小數十條商船全被打翻,同時湖中現出一條身長百餘丈的水怪,仙人雖然急飛而至,因和水怪惡鬥,不能兼顧,傷了好些人命,水怪卻是受傷逃走。
事後仙人隻将人救起一半,氣得臉都變色,吩咐三日之内,上下遊舟船均須遠避,不可通行,在此三日之内,不将水怪除去,誓不為人。
到了第二日,人民均往嶽陽樓和嶽州城上,向前遙望。
到了半夜,湖上忽起濃霧,又見一青一白兩團明光,在霧影中閃動飛舞。
跟着便聽雷聲大震,微見雷電亂閃,隐現霧影之中,别的什麼也看不見。
候到天明,别無異狀,隻是湖水和附近所淹之處的大片洪水全數退去,現出陸地田園。
仙人已不見蹤迹。
過了幾天,湖中老是風平浪靜,試探着行舟來往,果然無事。
由此恢複原狀,仙人卻未再來。
後來發現一顆斬碎了的怪頭,怪身卻不知去向。
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