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到内心,愛上彼此。
一番坦率直接的表白,使對面的男子淚出而難以自禁。
在浴缸裡說起生活和記憶中的點滴往事,互換生命的真實。
心裡卻已一點一點地清醒,相比起現實中占有關系的陷入和糾葛,愛似乎以結束告終才是永恒。
于是,再沒有見面。
很久之後,她偶爾在街頭邂逅他。
他沒有看見她,她在暗處默默遠望,旁白說,他英俊如昔,而我看見他依然心為之顫動。
長年住在法國的美國女人戴布拉,在專門論述法國女人的書裡寫道,對于法國女人來說,兩人關系中,感情的完整性存在于體驗當中,僅此而已,不必追求結果或最後的結論。
這是典型的法國式視角和他們的情感教育。
因此,對中國觀念來說也許是違反規則的難以承當的男女關系,對他們而言,沒有邪惡,也不污染。
不下定義,不拘形式。
态度不輕浮,對此間幽微給予全然尊重。
劇中台詞說道,做愛,很多人覺得禁忌,肮髒,也許不願提及。
但它難道不是一種愛的實踐嗎。
帕斯卡說,心靈裡有理性無視的原因。
人。
太多的人。
但終究誰是那個赤裸與你相擁一起觸摸肉身底線的人。
庸碌的現實,局限的人生,如何面對和解決自己的内心。
欲望與情感,最終帶給我們的是歸宿還是淪陷。
無解并無損于它們的優美和複雜。
78
雨中夜行。
蜂蜜綠茶。
手腕,耳朵,留在手指上的香氣。
淩晨一點三十五分。
79
一句男人的台詞。
“我們有時候抛棄一切做出改變,可能是并非為了任何事情而做出的一個決定。
”
80
我決定去看望L。
他持續寫來郵件一年之久。
坐高鐵四個小時。
沒有在外面吃過一頓飯。
他認為現在餐廳不可信任,決意在家裡買菜做飯。
特意買了貝殼與魚。
他與母親在廚房忙碌,我在他的房間裡小睡。
擺設簡單,樸素,如同一個高中男生的生活狀态。
脫下外套,躺在他的硬闆床上,枕巾上有淡淡氣息。
窗外是亭子和桂花樹,高直的梧桐樹在風中晃動樹葉,發出聲響。
疲倦,内心安甯,難以入睡。
晚上出去散步。
沒有路燈的石徑繞過夜色中密密樹林,途經一座明代的碑。
用手指撫摩清涼的碑石,劃過镌刻其上的字體裂紋。
走過一段路,他于灌木之中摸出早先藏于其中的盒子。
裡面有一瓶梅子酒,兩隻酒杯。
在草地上鋪了一塊墊子,喝酒,說話,時斷時續,有時沉默。
一輪明月升起,遠處樹影晃動。
話語在此刻多餘,于是默默并肩一起坐着,眺望遠處脈脈山影。
住了兩晚。
之後坐高鐵離去。
在車站分别時,已入了檢票口,又返身回去擁抱他。
心裡清楚是感激的緣故。
這個舉動于我是一個突破,卻感覺到久久的心安。
我們說了太多的話,卻最終仿佛什麼都未曾說過。
如同水融于水。
不過是幾日安靜的互相陪伴。
81
晚上七點多跑步。
天色全黑,雲層細碎,月亮趨向逐漸圓滿中。
路上泥水潮濕,清冷蕭瑟。
雨後的泥土腥氣和草木氣味。
野貓蹲坐于路中,目光炯炯,即使有人靠近也沒有逃脫。
路邊有傾倒的大株向日葵。
人有時會很想躍過一個極限。
抵達終點之後,把一根緊繃的線掙斷。
不要試圖把過去延續到未來。
故意忽略無常,意味着惰性和貪心。
将會因此而不自由。
需與這個世間一一貼身過招,最後仍稱贊春花秋月。
82
第一次見面。
她站在玻璃門裡面,推開門,看見他站在噴泉前面,迎上來。
那一刻他的臉上仿佛發出光來,眼神有欣喜。
這個同樣的人,後來對戰血肉橫飛,直至各奔東西。
那個初見的眼神卻一直記得。
每每想起,内心都有一種哀婉的柔情和暖意升起。
我們卑微脆弱,配不起天長日久。
若說曾經愛過,也就是這樣的一瞬間。
隻有這一刻的光華。
誤解重重的關系,勉強而辛苦的關系,都是有障礙的關系。
有些關系支撐點偏頗,無法得到牢固和緊密。
而人依舊執意愛上不合常理的對方,心裡認定無價值、錯誤、扭曲、惡劣,卻難舍難忘。
黑暗攜帶着被激發的力量,一次次戳穿,一次次挑戰。
對毀滅和擊傷的嗜血愛好是一種天性。
恨太用力,因為它堅固不動。
而愛是流動的,滲透的,無形的,充滿的。
恢複對人性的寬宏,感覺得到泉水的清洗澆灌。
這是自我恢複、調整、完善的過程。
黑暗的對手最終讓關系成為污泥沼澤,深陷其中,身心疲累。
試圖爬上岸需要付出加倍力氣。
這關系反複刺激人的創口。
對方與自我的污髒不能被随便撕扯掏挖,屍體橫陳。
這是禁忌。
惡一旦被挑明必然肆無忌憚,如同出籠野獸。
真正的靈魂伴侶提升和促進彼此能量,而不是消耗損毀,更非堕落和掙紮。
即便這些困難最終也許是試探和訓練,但需付出強大的意志才能應對。
因此相愛務必要小心,距離過近要選擇光明的人。
跌落的男女關系不能帶來愉悅,隻有試煉。
83
恩愛。
首先是恩,其次是愛。
照顧,憫惜,責任,承擔,犧牲,給予……這種種一切強悍過單純的欲望和愛慕。
行動強過語言,責任重于興起。
前者意味着更持續更久的力量。
歡喜讓你多得,甘願多做承擔。
不支配,不追究。
沒有好勝的心。
沒有多餘的眷戀和粘滞。
有些話不說,有些事不做。
愛究其深刻,難以用語言表述。
究其日常,不過如斯作為。
我們在一張陌生的面容上尋找屬于自己前世的線索和依據。
茫茫人海中看似盲目卻内心極為清楚分明。
與其說在尋找一個人,不如說是在尋找能夠讓自己完整的部分。
有所虧欠的,要填補。
有所付出的,要獲取。
循環本身就是一種平衡。
在一部以書信和音樂取勝的電影裡,最後結尾,愛人遠去再未相見的年輕女孩,最終成為一個平靜而衰老的婦人。
即便無愛,人仍能夠在孤獨中優雅而有尊嚴地老去。
有何不可。
驕傲地自處,勝于在關系中卑微而損傷地碎裂。
如果沒有深切的愛戀,甯可獨活。
珍重應隻屬于值得這份珍重的那個人。
如果随時給予,這會損傷它的價值。
把内心儲存的愛的力量,彙聚成黑夜之中的一場禱告。
某天你将與之重逢。
84
山上禅修三日,仿佛山下紅塵翻滾過去三月。
打坐,習禅,止語,入睡。
85
禅是獨走鋼索,戰戰兢兢,随時會跌堕,又警惕靈敏,感受身輕如燕。
一種極具挑戰性的思維訓練。
外在穩定,内在每一刻充滿突破和分裂。
流動無限生機,極為活潑躍動。
在内心深處,你最終會清醒地知道,什麼時候是開始,什麼時候是結束。
時間也會以它的方式提示你。
如此看來,過程中的種種波折起伏,如不可逃避的幻夢一場。
隻需訓練自己知道,什麼時候是在做夢,夢終究會醒,因此其中的困惑或迷惘并不值得畏懼。
這樣就已足夠。
86
無常是雨後的柿子花,山雨欲來前的雷電,山頂繁星閃爍。
識别這一切背後所存在的巨大的動蕩和甯靜。
87
早晨他見到自己與她一起去了辟雍。
開闊殿堂裡尚沒有遊客,河道裡荷花稀少。
不知年份的樹木,夏日閃耀的陽光。
她穿一雙繡花鞋,鞋面繡着金魚和花枝。
他撐起一把傘,舉過她的頭頂。
心想,我願與你這樣一起老去,孤僻自持,清歡淡足,忘卻門樓外的塵世和流年。
就這樣度過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