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巩固幕府

首頁
    煩趙大人為我辦事,不要玩笑了。

    ” 趙達以頭碰地喃喃道:“在下是真心實意的……我自出仕以來雖拜任議郎卻沒什麼具體差事,實在心有不甘。

    大丈夫生在世間當有所作為,在下雖為議郎,卻光吃飯不辦事。

    要是能投入您麾下,在下還能有點事情幹,上對得起國家,中對得起祖宗,下也對得起我這點兒俸祿,總比屍位素餐好得多,諸位大人說說,是不是這道理?”他也不好把話點透。

    如今朝廷的官有職而無權,曹操的掾屬無職而有權,司空府無異于朝廷之中的一個小朝廷。

    趙達也是個官迷,要想往上爬就必須要攀附曹操。

     荀彧聽了他這番話,鼻子都快氣歪了,把頭轉過去懶得搭理他。

    曹操卻凝視其良久,緩緩道:“嗯……你倒是想得開。

    ” 趙達前爬一步,抓住曹操的靴子谄笑道:“隻要下官能被曹公收錄,哪怕是牽馬綴镫我也願意幹!” 曹操看着他的無恥相,忍不住又笑了:“好吧,既然趙大人不棄,暫在我府中做個令史如何啊?”令史比掾屬還要低一級,已經是處理日常工作的小吏了。

     “行!”趙達連連磕頭,“甭說是令史,雜役都行!我這就上表辭官,等着您的好消息。

    ” “去吧!”曹操不耐煩地擺擺手,“老夫還有事跟令君商讨呢。

    ” 趙達欣喜若狂,猥猥瑣瑣去了。

    荀彧這才轉過臉來,忍不住抱怨道:“明公何故用此恬不知恥的小人?” 曹操冷笑道:“趙達雖是無恥小人,但還算谄媚得光明正大,我看倒比那些假清高的僞君子強!小人也有小人的用處嘛……再者,他即便辭去議郎之職,以後能不能真正辟用他,還不是我一句話的事兒?反正他是自願辭官,先給朝廷除個小人,以後我要是不用,他兩腳踩空得不着分文俸祿,那時候可怨不着我。

    ”一席話把愁眉緊鎖的荀彧逗樂了,他趕忙退到自己府門口,禮讓曹操進去。

     曹操颔首而笑,哪知剛邁進一條腿,就聽裡面吵得沸反盈天。

    連忙上前幾步,見兩個官員正在當院裡鬧得面紅耳赤,後面有不少屬員拉扯解勸。

     荀彧也覺面子上不好看,趕忙喝止道:“别吵了,這成何體統?沒看見曹公至此嗎?”此言一出,滿院子人都跪倒了,大多數都抱着公文,是來找尚書令荀彧商議政務的。

     “不必拘禮,都起來都起來,在這裡咱們都是客人嘛……”說這話時曹操已經看清,剛才争吵的是典農都尉棗祗和司空掾屬侯聲。

    他點手喚這兩個人與他們一同到正堂說話。

     剛才的争執似乎根本沒擾亂曹操的心情,他在堂上饒有興趣地繞了兩圈,見荀彧府裡擺設古樸毫無鉛華,頗感滿意,這才一屁股落到客位上。

    荀彧雖是主人,但是客大主不得欺,隻斜身虛坐;荀攸便坐在了曹操下垂手;至于棗祗、侯聲自認犯了錯誤,連坐都不敢坐,趨身立在一旁等待發落。

     早有仆人獻上水,曹操抿了一小口才道:“侯聲,剛才是怎麼回事啊?”雖然都是自己提拔的人,但是棗祗好歹是個都尉,侯聲則是不折不扣的掾屬。

    按照官場禮讓謙虛的規矩,曹操得先發作自己手下。

     侯聲小心翼翼道:“在下是因為來年屯田的事情與棗都尉起了點兒争執……” 棗祗也是性情中人,不待侯聲說完,向前一步打斷道:“如今的屯田制度有弊,需要整改才對!” “你那麼搞不行的。

    ”侯聲又扭頭與他争吵。

     “你怎麼知道不行?試了才知道。

    ”棗祗反唇相譏。

     眼瞅着倆人又要鬧起來,曹操喝道:“侯聲住口!讓棗祗說說,我還沒弄清怎麼回事呢?今年收成這麼好,還有什麼弊病?” 棗祗躬身道:“今年的收成雖好,但若是按在下的辦法,朝廷的收益還可以再多增加些。

    ” “哦?”曹操一聽還有利益可挖,不禁關注起來。

     棗祗直起腰來恭恭敬敬道:“朝廷的佃科舊制是計牛輸谷,就是按耕牛的數目來征收屯民糧食。

    這麼收糧雖然易于計算,但是對征糧數目有了最高限制。

    豐收了不能多征,倘遇到水旱災害則要減免,這樣太不劃算了。

    以在下之見,不如幹脆把田地分給屯民,按人授田,再按人征糧,咱們與百姓對半分,這樣旱澇保收,豐收時節還能再多征些。

    ” 這個辦法确實不錯,曹操詫異地看看侯聲:“你為什麼反對?” 侯聲跪倒在地:“啟禀主公,佃科制度是祖宗訂下來的,百姓按章程而行已有數百載,此法更易關乎國本,弄不好是要出亂子的。

    ” 曹操笑道:“你呀,腦子太死闆了……規矩都是人定下的,哪有一成不變的道理?倘若都能墨守成規,那天下何至于有興有亡呢?”是啊,倘若曹操恪守臣子之道,又怎麼能總領朝綱?“勞煩棗都尉告知任峻,上一年的制度不管了,今年新開墾的屯田,全部劃分到屯民個人,秋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