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一 章 天廷会议

首頁
    想起來了,記得過去,很久以前,太上老君的丹房裡,時常失去寶貴金丹仙丸.他屢次前來報失,朕曾命糾察靈官,緝訪賊蹤,但屢次不得要領,最後,朕曾疑心又是孫悟空的傑作,但詳查之下,證明他自成佛以後,早巳歸正,并不是他所愉,現在想來,那一定也是你偷的.” 玉猴慚顔地道:“是,這案子也是小猴做的。

    剛才沒有坦白,應向大帝告罪。

    小猴一向對太上老君沒有好感,心裡早有成見,認為他是老糊塗,怎麼他也會發覺失竊?這證明他并不糊塗,怪不得小猴有幾次降臨,在他的丹房裡找不到金丹仙藥,後來又到他的雲房,也遍尋不得,害得小猴幾次空手而回,徒勞無功,原來他已把那些珍品轉移别處……奸狡猾的老家夥,哦!……原來如此.不過,小猴作案,素來是謀定而後動的,不像本族的孫悟空。

    他是笨賊,亂偷東西,事後即被發覺。

    小猴就不同,先打聽戶主是誰?有何珍品?數量多否?多則去偷,少則犯不着,但每次隻偷總數的百分之二三,最多也不過百分之五,這樣使失主損失輕微,自然不痛不癢,且小猴輪流地專偷大戶,因為他們吃虧得起,不像小戶,損失一些就要肉痛。

    兜率宮是大戶之一,在二千年内,小猴最少去偷過三十次的金丹仙丸。

    唉!他那邊好吃的東西多啦!多得很,施舍給我吃些,應該是不在乎的,不料他竟然如此吝啬,把珍品轉移陣地,同時還要向大帝報案……” 玉帝道:“偷食雖是小事,但究竟有傷品德。

    ‘往者不谏,來者可追’,希望猴卿以後專做正事,為宇宙造福,不知你能否聽從?” 玉猴道:“小猴自當遵命。

    ” 玉帝心想,這猴頭的出處來曆已經問明,現在要談正事了. 于是他說道:“以猴卿的才能,前程大可發展,但為何卻在妖魔國服務?你與通天教主有何關系?他的聲譽并不好聽呀!” 玉猴心竅百通,鑒毫察傲,豈有不知玉帝的用意所在? 他笑了一笑,道:“小猴原是畜牲,僥幸得道成了妖魔,不為妖魔國服務,叫我到哪裡去呢?敝王通天教主性雖暴燥,但粗中有細,深明事理,這決不是一般仙佛所能望其項背.小猴與他相識,巳達二千多年,因此,對他的一切作為,都有深刻了解,有些事局外人是不明白的.” 玉帝道:“猴卿與通天教主如何相識,可否見告?” 于是玉猴說出下面一段經過…… “我本是陳年老猴,荒外妖魔,自己也不知道活了多少年,多少歲? 自從太古時代以來,除非必要,我一向不理外務,無論天上地下鬧得如何天翻地覆,烏煙瘴氣,都置身事外,不聞不問,隻在大荒之北,抱頭安睡. 不料我在二千多年前,忽然靜極思動,雲遊天下,道經妖魔國,遠遠望見天空之上,黑雲擋道,蜂擁而來,心極驚奇。

    好奇心一發,不可收拾。

     我連忙停住雲腳,施用隐形潛影之法,在旁等待。

     不久,一個老道士,面色憔悴,形容枯槁,率頓着一群妖魔在雲端出現。

    那批妖魔個個垂頭喪氣,行色匆匆,有的受了創傷,渾身是血,有的因傷勢過重,處于死亡的邊緣,由其同伴負在肩上。

     我見了此情此景,不忍之心油然而生。

    這種現象,頓時引起我回憶到過去盤古氏時代,驅殺百獸那樣的慘狀,呈現在我的眼前,于是我忍耐不住,要問明情由,同時,心裡暗想:當年我雖已通靈,但尚未成道,隻得眼巴巴看着盤古氏殘害異類,極感痛恨,可惜愛莫能助.目前情況不同,我己經修到了至高無上的境界,難道還要眼巴巴看着不理嗎?不可以,決計不可以。

    我終于從隐身法中現出身來,攔住那老道士的去路,高聲道;“請道友暫留仙步,在下有事借問.” 那老道士看到無形之中突然出現一個猴精,攔住去路,大吃一驚。

     他雙目炯炯,威儀非凡,盯着我上下一瞟,然後道:“台端是何方神聖,攔住我等,有何用意?” 當時,我答遭:“在下乃是荒外老猴,不入王化的妖精,對你道長并無惡意,隻是路過這裡,見到你們如此狼狽,好像是戰敗逃歸,不知有否敵人追來?如果有的話,好讓在下替你們抵擋一陣.” 老道士聽了我的話,拱手道:“原來如此,多謝了,但這是貧道自己的事,且後路并無敵人追來,不敢煩勞大駕。

    後會有期,告辭了!” 老道士一邊說,一邊要想舉步前進。

     他的行動立刻被我阻住,因我一定要問明根由。

     我說道;“且慢!後面既無追兵,還請道長暫留片刻,再談幾句,不知尊意如何?” 那老道士心裡似乎不大高興,冷冷地道:“有話請說,貧道有急事待辦,不便多留。

    ” 我說道:“在下看到道長必是道行高深,好像是個大羅金仙,但何故落得這樣地步?想來道長的敵人必是大有來曆的。

    ” 那老道士又冷冷地道;“素昧平生,不說也罷。

    告辭了!”他說着,又想動步走路。

     我又阻他前進,道;“又不是去救火,道長何必如此心急?我老猴再想問一句話。

    ” 那老道士不耐煩地道:“我在火裡,你在水裡。

    你這猴精不要再胡纏,有話快說,快說!” “請問道長是何方之仙?”我問道。

     “貧遭乃是通天教主!”那老道士答道. “噢!原來是魔國的國王——通天小猴.”我随口說道。

     那老道士聽了我的話,勃然作色,因為我無意中在衆妖魔前面說出了他的原身,觸犯他的大忌,同時我看到:在他身後那些妖魔的臉上都表現着驚疑神色,顯然他們以前并不知道自己的國王竟是猴精,現在忽被點穿,自然感到驚疑。

     那時隻聽得通天教主大聲喝道;“逆畜,住口!” 我也不是平凡之輩,哪裡受得住他那樣吆五喝六。

     當時我雖自知失言,不該當衆點破他的原身,但對方既以粗言相對,我就不甘示弱,于是也不客氣地道;“你我都是畜牲,同族何必遮羞,難道做猴精不好嗎?若論輩份,你這通天小猴還是我幾十百代以下的後輩。

    ” 此言一出,通天教主大感憤怒,道:“什麼?你說什麼?” “什麼,你不知道嗎?我是你幾十百代以前的老祖宗!” 通天教主大怒道:“逆畜!放肆。

    想你一個小小的猴妖,尚未成精,竟敢在大羅金仙前面,胡說八道,亂讨便宜,今天我若不施懲戒,你也不知天高地厚……”他一邊說,一邊伸出冷拳,向我當胸打來。

     他本是長臂通天猴出身,猴臂能縮能伸,能長能短,萬分厲害,這一舉的威力強大非凡,如被擊中,決不是一般的神仙所能忍受得住。

     “來而不往非禮也!”我也一方面挺起胸膛,故意讓他擊中,又用力向内一吸,吸住他的拳頭,使它收不回去,另一方面大聲道:“小輩,目無尊長,還當了得,理應教訓.” 于是我用手在他的臉上,左右開弓,給他吃了兩記響亮的耳光,同時胸膛又向外輕輕一挺,把他直跌出去.他立足不穩,幾乎翻下雲端。

     通天教主被我打了兩下巴掌,知道了我的能耐,似乎相信了我的話,因此不再繼續發怒。

     這就是他粗中有細的好處。

     隻聽得他說道:“尊駕既然說是我族遠代的祖宗,必知前朝隐事,可否說出一二?” 小猴道:“你的老祖宗是在盤古氏時代出世,素來不問外事.” 通天教主道;“這樣怎能使貧道相信?” 我說道:“容易,容易,讓你的老祖宗顯出一點顔色給你看看,好叫你心服口服……” 于是我雙目疑神.當即發出兩道精光,直射五萬裡以外,精光之火燒毀十多個荒蕪的小星球,紛紛變成了流星,在太空中墜毀。

     通天教主見了,大驚失色,連忙稽首作禮,口稱“老前輩恕罪……” 那些随從的妖魔早已吓得魂不附體,個個叩頭跪拜。

     我哈哈大笑,道:“你們都起來!何必這樣客氣?不要前倨後恭就好了.” 這時,通天教主又對我作了一揖,道:“不知前輩的道行如此精深,剛才多多得罪,敬請見諒。

    ” 我說道:“你又要客氣了,不必不必,你們到底為了何事,弄得如此狼狽?” 通天教主道:“這裡不便說話,拟請前輩同到敝國一行,以便詳細奉告.” 我們到了妖魔國的王宮——“碧遊宮”,通天教主告訴我:他們剛才是從萬仙陣中戰敗逃回,對方是太上老君,元始天尊,接引佛和準提佛。

    在這一戰役中,妖魔國的精粹傷亡殆盡。

     他說罷,随即落下仙淚,痛哭失聲。

     我說:“怎麼!他們兩仙雙佛,四位打你一個,豈有此理.你想不想報仇?” 通天教主道:“雖想何益,隻怕無能為力了。

    ” 我說道:“不妨,你我本是同族,讓我助你一臂之力如何?” 通天教主聽了,大喜,當即起身稽首,誠懇地道:“既然前輩相助,我等情願尊你為魔國之王,以便共舉大事.” 我說;“這倒不必!小小妖魔國的王位豈在我的眼中?何況我性喜自由,決不願為俗務所累,既已答應助你,一言為定。

    ” 通天教主再三要求讓位,但我再四推辭,後來總算我勉強應承了擔任一個副座的虛名,通天教主才肯罷休. 我從不過問國事,僅僅是教導衆妖魔修煉成仙的方法而已。

     從此之後,通天教主待我以長輩之禮,極為恭敬,不敢以君主自居。

     我在旁觀察多年,覺得他雖是妖魔出身,卻有仁者之風,因此,我贈給他一顆千萬年才能成熟的寶菌,制丹口服,使他的功力增進不少,同時衆妖魔也都分享珍品。

     現在妖魔國已經人才濟濟,論實力決不輸于仙佛二國,要報仇随時可以發動. 依照敝王通天教主之意,就要立即報仇,但我主張先禮後兵。

     所以,現在乘天宮會議之便,特由我領導出席,提出種種問題,希望大帝作主,兼用軟硬方法,說服各國答應我的條件,以免上界發生混亂狀态……” 玉帝聽了玉猴上述的一番言論,心中大驚,想道:“這猴頭能夠擊敗佛祖,力勝太上元始,威挫佛國三位菩薩,道行之深難察其底,即使小小的獅首力士,也竟然能打傷元始天尊,其他可以想像。

    假如魔國一旦作亂,天上定将大動幹戈,後患無窮,為之奈何……如何是好?……啊!有了,朕不妨試用原有計劃,進行釜底抽薪.” 于是玉帝道:“猴卿久居魔國,屈居副座,朕竊以為大才小用。

    朕對猴卿極為重視……依照朕的看法,天國的政體萬古未變,似已陳舊,漸漸不合時宜,因此,朕拟封你為混沌大羅金仙,萬國總監,留在天國,助朕改革政事,不知你的意見如何?” 玉猴在玉帝之前,處處做到顯辯于讷,露鋒在鈍,所以,當他聽得玉帝欲以高官厚爵籠絡自己,早已胸有成竹,知道這是釜底抽薪之計,他心想道:“本玉猴何不将計就計,使他中計?” 當時他假裝喜歡的樣子,同時他深知對上級謙恭是本份,對平輩謙遜是和善,對下級謙虛是高貴,對衆人謙讓是美德,所以在表面上,他不得不推辭一番. 于是他恭敬地離座,向玉帝拱手作禮道;“小猴本是荒外妖精,不懂禮義,決難擔任這樣的高位,何況以妖精身份,作萬國總監,可能各國不服,反使大帝為難,因此,小猴不敢答應,還望大帝收回成命.” 玉帝道;“這是朕的命令,諒各國必不敢反對,猴卿不要椎辭。

    你如果答應,朕賜你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

    ” 玉猴心想道;“有吃,倒是好事。

    不過,有任務在身,不可貪小口福而壞大事情,本玉猴何不再用一計,使玉帝增加信心。

    ” 于是他又假作欣然的态度,拱手作禮道:“不瞞大帝,講到吃,小猴最為喜歡,何況是天宮的禦廚,食品一定精美,這一點,小猴可以考慮。

    ” 。

    玉帝是個忠厚長者,以為這猴頭說:“可以考慮”,自己的計策成功了,實不知那玉猴狡猾萬分,口頭雖巳答應,心中另有打算,使玉帝大上其當,以後他在天國搞出許多不平凡的禍事。

     玉帝見到玉猴業已答應,心中大喜,随即說道:“猴卿既已答應,朕拟以後為你建造一座總監仙宮,讓你享受天國的榮華富貴。

    ” 玉猴聽了,立即起身離座,拱手作禮,道:“多謝大帝的洪恩。

    ” 玉帝與玉猴在偏殿密談後,就回到靈霄寶殿,面部都顯出喜色,群仙諸佛衆神聖連忙起身相迎,等到各就本位之後,太白金星道:“會議立即繼續。

    ” 玉帝道:“朕的意見,希望各國立即先釋放妖魔國的臣民,然後再由妖魔國釋放各國的仙佛神聖,不知各位有無異議?” 太上老君道;“既是我皇的意見,老臣怎敢反對.” 燃燈古佛道;“臣遵命。

    ” 地母娘娘接着道;“老身領旨。

    ” 這時,仙佛神聖都以為玉帝與猴精在偏殿密談,雙方已有默契,所以現在聽到玉帝這樣說,誰也不敢反對,包括太陽神在内。

     玉帝見到他們都不反對,于是又道;“最近天聽地察仙師,過去現在未來佛,和天機星君失蹤的事,猴卿有何意見?” 太白金星接連補充道:“天巧,天機和地巧三位星君也失蹤了!” 玉帝吃了一驚,又重複道:“猴卿,對于那件事,你的看法如何?” 玉猴不慌不忙地道:“那些仙佛神聖同時失蹤,并不能證明都和妖魔國有關,但可能是,或許不是,且待小猴回國以後查明,是或不是,有關或無關,當另報告。

    ” “如果是,還請貴國一并釋放。

    ”太上老君與燃燈古佛異口同聲地道。

     “這個當然!”玉猴道。

     太白金星道:“現在應該讨論妖魔國的(丙)項議案:‘妖魔國遣派下凡的妖魔是否應立即召回’問題。

    ” 太上老君道:“妖魔國的妖魔,在下界作惡多端,理應立即召回。

    ” 玉猴道;“不然,那要看上界諸國是否也立即召回在下界的仙佛神聖.假如各國召回下凡的仙佛神聖,敝國一定步其後塵。

    至于妖魔在下界作惡問題,那是雙方的立場不同,所以觀點各異。

    我們的看法卻是仙佛神聖在下界作惡多端。

    ” 燃燈古佛道;“仙佛神聖下凡,都有正當任務,對人間有利,但不知妖魔下凡,有何作用,請玉面神猴解釋。

    ” 玉猴道;“古佛有所不知,奉猴已由大帝賜名為玉猴,玉面神猴之名已經不用了。

    ” 燃燈古佛與在座的仙佛神聖聽到玉帝居然會給他改名“玉猴”,且玉帝與玉猴連在一起,有失雅聽,心裡都很驚異,對于玉帝為何要如此寵愛玉猴,尤覺大惑不解. 燃燈古佛又道,“善哉,善哉,恭喜玉猴!”他心裡想道:“玉面神猴之名比‘玉猴’要好聽得多,但那猴頭竟然喜愛‘玉猴’,這畜牲真是畜牲。

    其實這猴頭不過是想借玉帝之威來誇耀自己而已。

    ” 玉猴見到自己新取的名字,已為衆所公認,心中大悅,于是道:“仙佛神聖下凡雖有正當任務,但妖魔下凡也有同樣的使命。

    下凡的仙佛神聖之中,也有迷失本性的,而許多妖魔被遣下凡,其品質卻不遜于仙佛神聖,并未迷失本性。

    本玉猴認為在下界的仙佛神聖,和在下界的妖魔精怪之間,并無區别。

    迷失了本性的仙佛神聖就可變為妖魔精怪,而成了正果的妖魔精怪也可成為仙佛神聖。

    一念之間,正能變邪,邪也能變正.譬如;八仙中的張果者,本是混沌以來的白蝙蝠修煉成仙;本族的孫悟空也是以猴精而成為戰鬥勝佛,人間有許多地方,供奉蛇神和龍神,且當地百姓特為建廟立碑,紀念善績;唐朝名将薛禮原是白虎星投胎,宋代忠臣嶽飛乃是大鵬鳥轉世,至于其他成了正果的妖魔精怪入世為人,在人間報恩行善,可敬可泣的事迹之多不可勝計.所以,妖魔精怪雖都是醜惡的名字,但在他們的本質上決不會全是醜惡的。

    如果諸位的心理上先存在這種成見,那麼,你們名義上雖是仙佛神聖,但實質上已經不是仙佛神聖了。

    因此,本玉猴必須要堅持原則,暫時不作召回下界妖魔的打算,除非仙佛等國先采取這個行動。

    ” 殿中的仙佛神聖聽了玉猴的發盲,有的認為他說得有理,有的認為毫無道理,有的認為他強詞奪理,所謂“情虛多辯”,“理得寡言”.于是議論紛壇,鬧成一片。

     在天宮會議中,這是一個小問題,不值得争論,因在下界為人的妖魔精怪,雖能在某一段時期内,興風作浪,擾亂人間,但究竟還有許多在下界為人有仙佛神聖監視着,所以下凡的妖魔精怪最後還是起不了什麼大作用. 經過太上老君和燃燈古佛通了心語之後,他們暗中決定,就同意玉猴的主張。

     太上老君終于起身道:“本仙附議玉猴的提案。

    ” 妖魔國的問題總算獲得妥協. 于是太白金星高聲道:“請文曲星君将妖魔國的決議镌入記錄.” 玉帝見到各國的議案都已定局,覺得天廷會議的過程中雖有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但到現在為止,這次會議還算是開得成功的。

    他說道:“衆卿是否還有其他的議案補充?有請提出,無即散會。

    ” 會場中一片靜寂. 于是太白金星請太上老君緻閉幕詞。

     太上老君起身講話,大意是:“天廷會議經過三十年籌備,中間依賴各國誠心合作,精神團結,始能收集議程的初步意見。

    本來會議的日期還要等待三年之後,但鑒于目前宇宙間的實際情況變化太大,各國的形勢越來越壞,嚴重程度已将不可收拾,因此,我皇決定要提前舉行緊急會議。

    在會議的過程中,各國的意見雖互有差異,但原則上都能獲得妥協,這是可喜的。

    天上學問,并非個别的仙佛神聖的才智所能鑽研,天下事業,亦非個别妖魔精怪的力量所能完成,所以正邪之間必須互相調劑,共同協商,解決天上天下的一切問題。

    來日方長,困難極多,希望各國代表回到本國之後,首先負起實行這次天廷會議所議決有關提案的責任,能夠起帶頭作用,克服任何困難,獲得最後成功。

    ” 于是靈霄寶殿之中哄起一陣歡呼,三呼我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接着,太白金星高聲道;“奏樂!” 這時殿角傳出一阕“天宮樂”的曲子,這是天上遇到喜慶之事才能演奏的。

     在響亮動聽的樂聲中,玉帝起身進入内殿,接着各國的首席代表都相互拱手稽首,或合十作禮,算作告别,遂即各自率領随從,循序出殿。

     妖魔國的玉猴一出寶殿,便向身後随從作一手勢,急步前行,首先沖出南天門,駕起“火速雲”,飛回本國。

     佛國的燃燈古佛因急于探視佛祖傷勢,也匆忙地帶着随從,出了南天門,駕起樣雲,向西方而去. 仙國的太上老君先要探看元始天尊的傷勢如何。

    他出了會場,就向天醫處走去,後面跟随着南極仙翁,鎮元子和九天玄女等。

     太空國的太陽神身負重傷,他一面吩咐吳剛去招呼嫦娥,護返月球,一面率領各位星君走出了南天門,駕雲返國。

     地國的地母娘娘囑咐全體随從先行回國,而她自己則進入内殿,去向天國的第一夫人——玉後請安問好。

    她們原是好友,雙方已有五百年未曾見面,這次她前往拜谒,在友誼和禮貌上是必要的. 水國的龍王們也帶着随從,急返本國。

     最傷心的是鬼國的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薩。

    他已是有國難歸,彷徨失踞,心中好不凄然,但太白金星陪伴他到達西天門内的一座‘西靈神宮”,暫作栖身之所,流亡之處。

    該殿已由玉帝撥給他作為恢複鬼國的總部。

     列國代表們各奔前程,暫不細述。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