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野苑者。
約終舉之。
度五人處。
是鹿野故。
但玄記雲八七日者。
總約正轉法輪為言。
五分律文。
所說明故。
若約起其言說言者。
從第二七日。
方顯其化儀。
既成利喜。
是說法故。
慈恩大師。
所解亦爾。
故義林一雲。
彌沙寒律雲。
初成道竟。
三昧七日(已上)成道之後七日。
入定不起言說。
七日之後。
方起言說。
從此已後。
雖有入定。
出定之時。
并起言說。
是故當知。
從二七日。
說法教化。
乃至八七。
正于鹿野。
正轉法輪。
但七七日。
非八七者。
五七日後。
具受斯那及婦姊妹六人供養。
是經五日。
而不入定。
此配七日。
将七日故。
前後總合。
成八七日。
将滿名滿。
事無妨故。
今章玄記。
不相違也。
章故知小乘下。
二釋成。
此且約就第二七日。
于郁鞞羅聚落樹下。
示教利善。
以明與一同時異處。
非是鹿苑。
鹿苑是八七日之後起故。
章又普曜經雲下。
普曜經。
示二。
初引文。
二簡判。
今初。
普曜經者。
一名方等本起經。
西晉法護三藏譯。
有八卷焉。
總經四譯。
此第二譯。
二譯是阙。
方廣大莊嚴經。
十二卷。
一名神通遊戲經。
日照三藏譯。
與普曜經。
同本異譯。
而大周錄。
編為單譯。
并是大乘經也。
開元錄判。
或有以普曜經。
任小乘藏謬也。
周為單本又謬也。
言第二七日五百賈人等者。
出被經第七卷。
彼中所說。
成道已後。
乃至鹿苑。
轉法輪等。
大概同前五分律說。
然此事廣。
各立别品。
且如端坐樹下。
降伏諸魔。
為降召魔。
名召魔品。
當第十七品。
正伏魔怨。
名降魔品。
成等正覺。
名行道禅恩品。
是第十九品也。
諸天歎賀。
供養如來。
名諸天賀佛威道品。
已上四品。
在第六卷。
成正覺已。
坐道樹下。
七日七夜。
入三昧定。
觀菩提樹。
名觀樹品。
第二十一品也。
七日已滿。
從禅定起。
離謂波利。
奉上[麥@少]蜜。
爾時四天。
以缽獻佛。
名四天王奉缽品。
如來以缽受彼[麥@少]蜜。
咒願教化。
授離謂等五百人記。
并在此品。
然後梵天。
請轉法輪。
名梵天勸助說法品。
于鹿野苑。
度陳如等。
名化五人法輪品。
厥後更度三迦葉等。
名十八變品。
是第二十五品。
已上五品。
并在第七卷。
如是立品。
具顯化儀。
章文所引。
第二七日。
提謂等事。
在天王奉缽品。
折薪雲。
又普下。
彼經說。
佛宿夜七日。
不從座起。
觀察道樹。
化七十億。
令發道心。
思惟家地。
六種震動。
時有梵天。
厥名識幹。
見佛新得道果。
趺坐七日。
未有獻食者。
時有提謂波利。
五百賈人。
以識幹力故。
使踬不行。
天說偈雲。
告言。
如來成佛道。
所願已具足。
汝等直上食。
因是轉法輪。
時五百人。
因獻佛[麥@少]蜜(以蜜如[麥@少]也)。
四王捧缽。
用盛蜜[麥@少]。
如來咒願。
畢已。
即食。
食已。
即為授記言。
以是德本。
于将來世。
諸賈客等。
當得作佛。
名曰蜜成如來。
十号具足(演義引雲齊成。
齊字恐誤。
已上薪文)彼經次下續雲。
于時導師。
授無限決。
然後化于無數菩薩。
受其決者。
在于佛道。
而不退轉。
聞佛授決。
欣然踴躍。
時諸兄弟。
刃乎自歸。
持身命。
奉上如來(已上)此記别者。
離謂波利二人。
及五百賈人。
皆同一号。
當成佛時。
次第展轉。
補處授記。
次第成佛。
如法花中五百。
千二百羅漢。
皆同一号普明如來轉次受記。
出世成道。
佛授記已。
化現無數菩薩衆者為令新授記者。
不退轉故也。
章此經所說下。
二簡判。
言此經所說雖通三乘等說者問。
通三乘者。
為總以普曜為通三乘。
為彼經中所說。
昔成道已第二七日所有之事。
通三乘耶。
若如初者。
普曜經者。
是後時所說。
雖通三乘。
非二七日。
何為同時異處證處。
若如後者。
授賈人記之者。
唯是大乘之益。
非三乘益。
受成佛記故。
進退有疑。
請作一決。
答。
此通三者。
指第二七日之事。
雖普曜無之。
提謂經中。
即有此事。
雖經是别。
人事是一。
故準彼經。
指普曜中所說之事。
言通三乘故。
義苑雲。
雖通三乘。
亦攝人天等者。
提謂經說。
如來成道七日。
無人知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唯提謂波利。
此二居士。
明究陰陽。
鑽龜易蔔。
知佛成道。
名為樹神。
提謂獻[麥@少]。
四天王捧缽。
如來受已。
始為提謂。
說世間因果。
此約小乘相。
不妨為大。
謂彼經文雲。
五百賈人。
得受五戒。
自忏悔五逆十惡謗法等罪。
得四大本淨。
五蘊本淨。
六塵本淨。
五根本淨。
提謂長者。
得不起法忍。
三百賈人。
得柔順忍。
二百賈人得須陀洹果。
四天王。
得柔順忍。
三百龍王。
得不起法忍。
自餘天等。
無量衆生。
發無上菩提心。
此則世間因果。
與得受五戒等。
是人天法。
須陀洹。
與諸忍無上菩提心。
是三乘法也(已上)提謂經中。
有諸類人。
非唯五百二人而已。
通三乘說。
經文炳然。
彼此事似準彼判此。
故雲通三乘說無過。
若直指普曜。
為通三乘者。
事義相違。
不作證。
故折薪雲。
言有義亦攝人天等者。
即佛咒願之詞也。
文雲佛授賈客[麥@少]蜜。
咒願賈人言。
今所布施。
欲令食者。
得充氣力。
當令施家世世得願。
得壽得色。
得力。
得膽得喜。
得安快無病。
得辨才慧。
終保年壽。
諸邪惡鬼。
不得繞近。
以有善意。
立德本故。
諸善鬼神。
常當擁護。
開示道地。
得利贊偶。
不便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