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下。
舉論。
三釋曰下。
鈔釋。
四上來下。
總結。
發問之言。
全取述記。
論文為二。
初立名。
無漏有為。
立極名故。
二然今下。
簡辨頌中無為名成實故。
鈔釋亦二。
初釋立名。
二是則下。
釋簡辨。
問。
有為無漏。
離倒名實等。
其相如何。
無漏必定具三義耶。
為有阙耶。
答。
本疏雲。
淨分有為。
亦具三義。
一者離倒。
體非染故。
是實義也。
二者究竟諸有漏法。
加行善等。
不能斷惑。
非究竟故。
諸無漏法。
體是無漏。
能斷諸染。
是究竟故。
是成義。
三者勝用周遍。
謂能普斷一切染法。
普緣諸境。
緣遍真如。
故言第三勝用周遍。
是圓義。
由具三義。
與真如同。
故淨依他。
亦得稱為圓成實性。
舊中邊上亦說。
無為變無無倒。
成就入真實性。
一切有為。
皆道所攝。
無颠倒。
成就故。
境界品類中。
無颠倒故。
得入真實性。
無變者常義。
無颠倒。
非虛謬義。
成就者。
遍義。
由上三義。
真如名成實。
淨分依他。
但有體遍。
俱無颠倒。
但是此中第一第三。
無究竟義。
新翻中邊第三卷雲。
真如涅槃。
無變異故。
名圓成實。
有為總攝一切聖道。
于境無倒故。
亦名圓成實。
合此二種。
俱有此中初二之義。
攝論四說。
何緣名圓成實。
由無變易故。
即此常義。
清淨所緣。
即此遍義。
一切善法。
最勝性故。
即此體。
非虛謬。
諸法實性。
今彼論中。
但當真如圓成實性。
非淨依他。
亦圓成攝。
義不具故。
此中通攝義。
皆同也(已上)無漏三義。
行相可見。
餘論之中。
有為無漏。
三義不具。
此唯論識。
雖是有為。
三義具足。
問。
何故頌中。
說初非後答。
述記又雲。
雖有無為諸淨分法皆圓成實。
然今頌中。
說初真如。
名圓成實。
非後淨分。
不能簡别自相等。
三義勝故。
淨分依他。
一非所證。
二非法性。
故今頌中。
說初非後(已上)問。
據前依他後釋言之。
圓成應是唯約真如。
若據初釋必應是說無漏圓成。
釋論既說無漏圓成。
何故釋頌。
唯言說初。
答。
三義具足。
真如殊勝。
是故後頌對望依他。
明不即離。
頌如終相。
所說既爾。
是故簡言說初非後本頌所說。
不由釋論。
依他初後解之相。
釋家解頌。
作彼二釋。
而無漏法。
具三義者。
以義明之。
非如圓成。
克體具三。
樸楊入道章雲。
圓成實者。
圓者圓滿。
體周遍義。
成即成就。
非生滅義。
實乃真實。
非虛謬義。
唯一真如。
具斯三義。
名圓成實。
故瑜伽論雲。
謂諸真如。
聖智所行。
聖智境界。
又釋無漏有為。
亦名成實。
故唯識雲。
無漏有為。
離倒究竟。
勝用周遍。
亦得此名。
此意說雲。
無漏有為。
亦具三義。
同于真如。
亦名成實(乃至廣顯三義)由此真如。
有為無漏。
并圓成也(已上)故知。
成實通二種也。
問。
何故瑜伽論。
但以五法中如。
為成實。
答。
辨圓成實。
而有二門。
一常無常門。
但是常者。
名圓成實。
離生滅故。
無常即非。
瑜伽據此故。
以如而為成實。
正智體。
是生滅法。
故不取也。
二漏無漏門。
但是無漏。
即名成實。
離颠倒故。
有漏即非所以中邊。
攝論。
唯識。
通據二門。
亦取正智。
諸無漏法。
亦圓成實。
故不相違(已上)常無常門。
漏無漏門。
本就圓成立。
此二門。
非依他中。
亦立此二。
然圓成實。
既有二門。
是故依他。
亦随成二。
以義立二。
不可有過。
鈔中。
一約理說者。
即常無常門。
二約果德者。
是漏無漏門。
鈔以約三性通一切故者。
此明頌中說常無常門。
不說漏無漏門所以。
然本疏中。
明其所以。
三義勝故。
說初非後。
今言三性通一切者。
此出說常無常門。
非後漏無漏門之所以也。
謂何故說初非後義耶。
答以約三性通一切故。
問。
其意雲何。
答。
以對三法立三性故。
一切法者。
無為有為。
及虛妄法以無為法為圓成實三義勝故。
以有為法。
為依他性。
是緣生故。
當情所現。
虛妄之法。
為計所執。
體都無故。
斯乃理事虛實。
總通分和。
立三性法。
是故鈔雲通一切也。
非謂有為無為等法。
各具三性。
通一切也。
問。
若依後義者。
不通一切耶。
答。
若依後義。
無漏為圓成。
有漏為依他。
所執虛妄。
如前所說。
義雖實爾。
而于依他義。
不圓滿。
以無漏法無依他故。
無漏依他。
屬成實故。
無為實體。
是圓成性。
其義不顯。
與有為法。
總合取故。
雖通一切。
其無為不顯。
故通一切。
唯屬初義。
問。
有為無為。
有漏無漏。
假法實法。
各具三性。
有何過失。
通一切言。
豈非此義。
答。
三性法者。
為無為等。
合論為言。
若唯一法。
三性不具。
有缺減故。
若約隐顯表裡為言。
各具三性。
即如常論。
謂且約有為。
具三性者。
有為當體。
是依他性。
有為之性。
是圓成實。
有為法上。
虛妄所現。
是計所執。
一切如是。
若約一法。
義不具者。
有為唯是依他起性。
若無漏門。
通圓成性。
無為唯是圓成實性。
非是依他。
是故一法。
三性不具。
約顯露故。
非謂隐顯。
三性一異。
約體義故。
鈔上來論文等者。
總結二句。
明圓成實。
此是本頌。
二行偈中第七句。
圓成實三字義也。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十九(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