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腰也。
諸處說印文。
甲者謂(カフ)(雲雲)(コウ)非也(雲雲)。
契與印同
(寬德三年二月二十日說)
略出雲。
從心上契之(雲雲)又契左脅右脅等(雲雲)謂雲印雲契是同也。
托外
師曰。
謂諸處說印相中雲托外者。
隻是向外也(雲雲)。
四種拳
(同日說)
師曰。
四種拳如金拳。
水火指抱空甲。
屈風以甲押着空内邊。
是如來拳印也。
出大指拳是蓮花拳也。
大指入掌以四指抱之。
是金剛拳也。
忿怒拳如常。
私雲。
自法性房反古等之中得四種拳樣。
謂入大指(如來拳)出大指(蓮花拳)屈大指拄風中節側(是金剛拳)忿怒(如常)又疏十三雲。
出大指(一)入大指(二)外縛(三)内縛(四)或胎藏記雲。
如來拳者。
大指橫掌内。
以四指屈拳也。
獨古印
(長曆二年九月三十日說)
獨古印或如薩埵三摩耶印是也。
或左拳申立頭指。
或金合拳頂上。
全身想獨古形(雲雲)。
被申
(永承三年正月三日)
唵砧之字二拳。
申風安左右膝觀之。
而繞之堅結甲勢也。
為觀字且臍前對安之。
(長久四年九月九日)
台金界被甲。
腰後結。
左右腰手遺結勢佳矣(雲雲)。
(寬德二年六月六日說)
二風●●字出藕絲。
為錍縮(雲雲)理趣會軌文铠色繩編絲也。
與願施願
(永承三年十一月說)
與願施印是同(雲雲)。
(永承三年七月下旬說)
與願施願是同印也。
故求聞軌雲。
菩薩右手作與願(雲雲)大虛空藏軌雲。
右手作施願勢(雲雲)而虛空藏印。
于右膝上掌向外(雲雲)其寶生佛印。
舉肘掌向上。
指端少垂之(雲雲)拍掌印不同。
金界行次之端載之。
可見之。
彈指
(寬德二年六月九)
彈指辟除。
或仰拳。
或立拳。
但左轉彈之。
又撥遣彈指。
仰拳彈之。
施餓鬼中施食彈指立拳彈之(雲雲)。
蓮華印
(永承三年三月下旬)
定印彌陀二手各風空相撚。
其形如蓮花葉形。
即此定印。
是蓮花印也。
淨三業印
(永承三年三月下旬)
虛心合者。
即是蓮花合掌也。
其印相同故雲虛合也。
而實是表蓮花清淨之意也。
四葉六葉印
(寬德三年二月二十日)
又以四葉印為天部座。
其印如八葉印。
而左右水火風各并立。
不合有間也。
謂二地(合一)二空(合一)左水火風(一)右水火風(一)四葉也。
又以六葉印為金剛部座有二樣。
一如八葉印。
各以風付火側。
不令有間(不動定印是也)一二地二空四指頭掌中一處聚。
如台六指開敷也。
振鈴
(寬德三年二月二十日說)
問。
振鈴本文出何處耶。
答。
不空罥索經。
又軌亦文有之耳。
指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
師曰。
五佛頂經指名輪蓋光高勝是以五佛頂名指。
(同五年九月十一日說)
十波羅蜜對十指從右計之通例也(慈覺大師二說雲雲具如記文)又雲。
頭指者有示訓欤。
可尋之。
疏十三十指之處有口傳者。
頭指雲文不見。
故有此口傳也。
謂頭指也。
即小指也(文雲。
左手小指○為惠度。
頭指智度雲雲)。
臂肘
(寬德三年六月九日說)
師曰。
文臂肘者。
肩下至臂尻也。
肘名臂尻至腕也。
結願神咒
(寬德二年六月說)
結願神咒者。
童子經咒等十二神将咒等。
如是結線咒也。
謂随事結願神咒也(雲雲)。
(同九日說)
藥師法等呼神名誦神咒結線事。
若成就可解之。
入定時真言用。
(寬德二年六月九日說)
入定時定印是普通事也。
故不必用真言耳。
但有二說。
一不用真言也。
二蓮花部有其真言。
謂三摩地跛納魔乞裡(雲雲)佛部金部等又借用蓮部真言(雲雲)未見餘部真言。
真言名者。
真謂真谛。
言謂俗谛。
即真俗二部也。
真謂言語道斷心行所滅真如之理也。
此真如理中不可有言說。
今為衆生故真理中假言說出。
故雲真言。
即佛依真出言。
衆生依言入真也。
私雲。
是慈氏儀軌上卷。
可見之。
(永承三年說)
明者。
從身分出雲明也。
謂放光之義欤。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說)
師曰。
真言句中加名字等事。
随其真言。
随宜加之(雲雲)若令無其處者。
莎賀之上加之(雲雲)。
(同四年九月九日)
諸咒磨磨句下稱金剛名。
若梵号等有何妨(雲雲)。
(永承三年二月下旬)
如意輪多聞等明。
必可除?命耳。
義釋雲。
凡一切真言字依梵字無落點讀之(雲雲)。
如意寶珠事
(寬德三年二月二十日說)
佛言。
我閻浮提殘二如意寶珠。
一是摩尼普供養陀羅尼。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