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
私檢古記。
地藏菩薩贊謂南方幢菩薩贊也(雲雲)又十四帖有此說同意也。
金界幢菩薩與地藏相類。
恐同菩薩欤。
印亦相似。
古說地藏菩薩贊金界幢贊即是也。
(永承三年壬二月二十三日說)
虛空庫。
業菩薩○摧一切○摩互之。
金剛拳。
轉法輪。
因菩薩彌勒。
(長久五年九月日)
利菩薩劍義也。
即智惠堅利劍也。
底乞瑟那即利義也。
師曰。
利菩薩者是劍義也。
智惠是也。
五字真言之中●左字讀(ア)音(雲雲)阿響(アル)欤。
(長久五年九月十二日說)
因菩薩者彌勒是也。
因者即是十二因緣之轉法輪是也。
(寬德二年四月二十二日說)
才發加轉輪菩薩者。
金剛因是也。
亦是金剛輪菩薩也。
亦即大輪明王同一尊也。
今案甘露頂經雲。
大輪明王慈氏尊現也(雲雲)恐是才發心者即彌勒欤。
可尋也。
(永承三年三月下旬說)
金界是忉利天所說也。
故彼曼荼羅以天女等為供養天耳(雲雲)。
(寬德三年十一月上旬說)
又四波羅蜜八供養等是女也(雲雲)。
(永承元年七月十八日說)
或人圖金界艮角有夜叉(雲雲)如何。
答。
未聞之。
謂金夜叉有北月輪故。
别不安之也(雲雲)。
(寬德三年二月中旬)
師曰。
四攝者入縛喜也。
入者索菩薩也。
謂設微塵許曼荼羅建立。
此索故引入諸尊皆能令入此塵中也。
故略出三雲。
設入微塵我皆能令引入(雲雲)鎖者縛也。
縛住諸佛也。
顯教之中四攝與此同。
又雲。
四攝鈎索鎖鈴即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也。
如世人依衣食等布施故即趣來集會。
故鈎布施同是也。
餘準尋之。
同二年六月九日雲。
鈎索鎖鈴布施愛語利行同事是也。
可相對之(雲雲)。
(同日說)
又攝真實經。
八供西南嬉菩薩香菩薩有之乃至東方舞塗也。
是一樣說也。
非亂脫耳。
謂東南順引回安西南。
乃至來東北安東南也。
如順回立五瓶。
如立四天王。
但四攝是亂脫也(雲雲)。
(長久五年九月十一日說)
金界内外供起自東南。
謂東方香嬉引寄東南安之。
謂順回意也。
乃至東北準知之(如意四天王也。
加五瓶也)。
鎖菩薩尊亂持○(○○○○○○○○○○○○)又說鎖菩薩三形。
(三古腰付鎖也)
(長久五年九月十一日)
金界曼荼羅大天方西北方也。
若依此意。
不可定東南。
但八方天位凡兩界是定。
如彼灌頂等時也。
又瑜伽護摩軌同東南也。
若依此意。
與胎藏界同也。
而即壇(即壇者大壇即護摩壇也)之時猶唯可依大曼荼羅本位欤。
瑜伽護摩軌别時不依大法。
準護摩壇修之也。
可思之。
十七尊曼荼羅以大日安中台。
四方安四波羅蜜。
又雲。
如常安四攝八供。
謂十七也。
又說。
以金剛薩埵安中台。
餘同(雲雲)。
(師曰。
私謂如十七尊曼荼羅餘四佛等又可然欤故或古圖有之)
一印曼荼羅者意樂尊種子中台安四攝八供安之也。
或本法有曼荼羅。
或本法無曼荼羅。
随意圖之。
但天等為本尊之時。
不必爾。
四攝等勝。
天劣故也。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說)
一印等圖樣。
(此猶密印曼荼羅意也)
最初圖十七尊加四佛。
一說可爾欤。
四波羅蜜是常也。
而十七尊隻大日普賢也。
或私謂四佛猶可有十七尊曼荼羅欤。
第二圖愛安前方。
五秘密曼荼羅心也(雲雲)第四圖印者加四佛故欤(已上一印圖決了)。
(同日說)
師曰。
世雲成身會圖者不可也。
但古說皆如之。
如大師說(雲雲)。
(同日說)
又雲。
九會天竺震旦難一定。
但于是人師為一機所圖欤。
(同日說)
九會種子本自但中心一會有之。
自餘八會種子是源照入寺始所書出也。
自後自他皆所書寫也。
彼入寺書出。
最初以之令覽師(雲雲)。
(永承元年十一月十日)
金可記雲。
九會天竺随宜繪像。
不可為此世界定置(雲雲)。
又雲。
佛皆住金剛定。
為表之皆住金剛杵。
東南會齊說(雲雲)指歸三十七尊金剛杵中書。
各持定印(雲雲)而見圖印契異也。
定印無差别故也。
又心大違此文者。
心大隻記人人說給也。
師曰。
金界九會曼荼羅中羯磨會諸尊後皆二三古書之。
此是羯磨杵也。
而略左右畫欤。
是則表羯磨會之義也(雲雲)。
(永承三年壬十二月二十三日說)
問。
何故金界羯磨會三昧耶會先于心上舌上觀五古及十字耶。
答。
十字杵是事業故。
羯磨會是事業威儀會故耳。
五古是五智表故。
三昧耶會是内證智三昧耶故耳。
問。
心上舌上何。
持明曰。
但是三密随一也。
設三昧耶會于心上觀終不免難耳。
(永承三年十一月說)
問。
金羯磨會心上羯磨三古欤。
答。
爾也。
非一古也。
謂通途羯磨是三古耳。
(同日)
問。
普金剛者何。
答。
羯磨是也。
謂四邊普金剛亂故也。
(同日說)
問。
台蓮台羯磨三古欤。
答。
爾也問。
金北佛羯磨何。
答。
是一古也。
或說三古耳。
(長久五年九月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