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也。
是則二釋也。
此法依台藏修之。
滅罪等多依息災。
若為亡者等。
依鈎召修之(雲雲)尊勝軌白黃赤青黑(雲雲)是非五佛次第。
變色次第也。
謂白變黃。
黃變赤等也。
亦不能變黃成黃也。
故彼曼荼羅界道如之。
又義釋中有此義。
故左無失(雲雲)又彼曼荼羅不動降三世二尊。
左右不定也。
或雲佛左右。
或雲行者左右(雲雲)又以●字為不動種子(見)疏中又火界咒以●為種子(雲雲)以●為降三世種子。
是亦爾也。
香爐并行者座
(永承二年三月十九日說)
不動是大日左足○降三世是右足(雲雲)。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說)
七趣者。
如女人也。
法花(三)
(長久五年九月十一日丹州說)
法花法如先日所說。
但彼法五相成身大阿阇梨替用金界五相成身耳。
煩故也。
又不必别供十羅刹。
若強欲供者。
世天段宜欤。
又曼荼羅無其位。
若強欲觀者。
外金剛部中欤。
又十羅刹之形末見說處。
又十羅刹印用諸奉教者印。
内縛印是也。
何以故奉教者。
奉教令者是也。
故此女等亦用其印也。
又軌中大慈護印。
開掌覆胸。
二大二小(二大上(サマニ)。
二小下(サマニ))頭拄如獨古印相。
如東寺所傳道場業印也。
又東門一切義成就菩薩者。
普賢是也。
一切諸佛将登正覺。
最後之身皆名一切義成就太子也(即薩縛悉達也)
又軌雲。
壇中靈山者。
壇者道場地是也。
不必木壇耳。
即于其壇(地輪金輪本壇也)上。
想靈山即此山是實報土也。
行者即坐實報土中也(即山上是也)。
又修此法時。
結番讀不斷經如例。
番僧名曰上番衆。
自餘時時經衆名曰下番衆。
在番外。
阿阇梨修時上番在内讀經故。
下番立去。
如之七日乃至自修之。
而近代我上近達不用如之上番下番。
不令讀不斷經。
道陵遲無如之。
唯是苦無人間訪道故欤(雲雲)番僧者。
如之經法上番下番起。
而自餘法助修是佳矣。
(長曆四年九月三十日說)
法花法依台藏經也。
故向西也。
有四攝菩薩。
外起依金界也。
又成身等依金界也。
故此法依兩界意也。
胎界修之。
目蓮子●字誤也。
●字佳矣。
蓮花門寶性草可畫之。
或圖依息災意。
塔戶開南甚無證也。
況乖軌乎(雲雲)。
(長元年中決)
法花圖持國天。
種子●(雲雲)真言初字欤(台藏真言也)。
(永承元年說)
法花戶摩唯随意樂。
若依息若餘等耳(雲雲)。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說)
師曰。
法花呼摩本尊段之時誦法花經。
每一句投供(雲雲)。
(同二九中)
師曰。
法花軌雲。
次結普賢三摩地印。
修普賢行願。
次文殊三脫(雲雲)修普賢願者。
可得意也。
可觀真如之理欤。
文殊三脫此定印間一入觀可有也。
(同三年四月上旬說)
師曰。
法華法不說護摩。
但雖不說随意樂修之(雲雲)以普賢為本尊。
故本尊段時請供之。
投供之間誦其咒。
而投諸供物。
又芥子三合物與乳木三聚投之。
後誦法花經要卷要品要偈等。
投三種合物。
護摩此即法花護摩本意也。
每誦一句投之也。
師曰。
法花記舒?印。
如記文。
但?時不更磨指面。
唯相當誦?真言。
師曰。
法花軌河兩岸者。
非兩岸取。
唯出淨土。
謂河兩岸也。
故熾盛光文殊八字法等。
唯雲河岸(雲雲)四大威德菩薩者。
四忿怒尊是也。
仁王經(四)
(永承三年閏正月二十三日說)
師曰。
道場觀以中心有字。
字變成十二輪金輪。
金輪變成金剛波羅蜜菩薩(五大力菩薩中尊耳)四方菩薩并四攝八供等随現(雲雲)
本尊觀心月□字。
字變成般若經筴。
筴漸舒漸大。
變成般若菩薩(雲雲)。
(長久五年九月十一日說)
仁王經法如先師說。
但其番僧如法花之法。
讀不斷經也(雲雲)番僧者。
如之經法上番下番起。
而自餘法助修是佳矣。
(永承三年三月下旬說)
仁王軌是最要略法也。
故不說地結等。
故以金剛部心(第三印雲雲)加持撅(雲雲)。
三重(雲雲)
私謂。
中院可為圓欤。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
師曰。
仁王印(般若菩薩)二手風以下八宿互相背。
指端向上(如治路印勢)即左右二風二地屈向掌。
以二大左右各橫押二風二地背上(雲雲)。
泥塔(五)
(長久五年)
泥塔以手按頂(雲雲)如彼成就物以手按之。
不必觸塔手。
此按成就意也。
其傘先師唯不用莖。
方紙安塔頂上也。
不顧散塔。
似可有五輪。
而字不是也。
又非五字字間雜。
良明阿阇梨雲。
大和尚雲。
葉衣觀音真言雖受讀。
其畫紛失。
但其書端書付之印八葉蓮花印。
或蓮花部心印。
覺種子●三昧耶形。
未敷蓮花(雲雲)。
(長久三年四上旬)
葉衣印。
披葉衣經雲(可尋)左手持罥索。
右手作施願(雲雲)師曰。
此羯磨印也。
右手于膝上垂申五指向外。
左拳安乳邊想持罥索(雲雲)但以三昧耶印為根本印。
明者如軌。
謂開敷八葉蓮花印也。
如彌陀印(雲雲)葉衣觀音。
左一手持吉祥果(雲雲)謂唯掌中持一果也。
如持寶等耳或持枝越斧者索者蓮花索也。
索兩端付蓮花是也。
不空罥索持索又是欤。
凡索有多種。
金剛索。
蓮索。
地索等也。
金剛索者。
兩端付三古獨古雲是也。
地索者是也。
似蛇耳。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
師曰。
别紙葉衣菩提心真言。
替大咒可用之欤。
大咒甚廣故也。
如請雨經等也。
又例多(雲雲)。
葉衣經中二十八夜叉名。
磨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