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十帖决卷第五

首頁
    可見之。

    謂大日如來欲說曼荼羅時。

    十方諸佛如來皆悉來集坐于八方。

    各我為初入發心門成佛三摩地門。

    乃至次第入大日三昧地。

    謂以荼吉尼三摩地門為初入門佛。

    自荼吉尼門乃至大日也。

    以不動三摩地為初入門成佛。

    自不動門乃至大日也(雲雲)而後但入大日身出也。

    各住曼荼羅本位。

    皆入其三摩地各各而住。

    故不可相濫(雲雲)。

     (長久四年九月九日) 胎界大日成道時。

    智處城十方諸佛來入大日之身。

    即出本初入門。

    乃至示荼吉尼之身各各初入門也(雲雲)。

     (永承七年十一月十一日) 又胎藏是十界互具中佛界之上十界顯現也。

    故其曼荼羅中六道四生宛然具之。

    即是天台所說觀不思議之意也。

    佛界乃至地獄界宛然一曼荼羅示現也。

    其地獄義釋曼荼羅具有之。

    但現圖曼荼羅無之。

    師說地獄接炎王也。

    又義釋曼荼羅天部中諸佛雜居。

    佛界上理具地獄鬼畜雲彌顯然也。

     (同日) 又雲。

    胎曼荼羅是示現理具法門故。

    說理教故。

    從佛界至地獄示現。

    金界曼荼羅是果位成道相故。

    說果上智故。

    從佛至天等示現之。

    果上地獄鬼畜等其相隐故。

     又胎藏具說理性法門。

    金隻說果上之智。

    胎中非不說事智。

    金中非不說理趣。

    且以大意雲之耳。

     又胎曼荼羅具現佛界之上九界形狀故。

    地獄乃至佛界宛然具足。

    但現圖曼荼羅随宜以地獄接炎王不圖之了。

    金界曼荼羅唯現他受用現身說法相故。

    不專理趣耳。

    彼曼荼羅唯是忉利天上說故。

    自佛界乃至天衆現之。

    自人至地獄即阙之。

     (寬德二年六月說) 又曼荼羅中日月五星等。

    即是世界所有日月五星等也。

    謂被召入曼荼羅中住其位故也。

    三界諸天神等皆爾也。

    或亦彼大日所現諸天神等。

    随類各各領世界天神各為其部類(雲雲)。

     (長久四九) 又胎金等曼荼羅中。

    諸天曜宿等皆是大日等流身也。

    即是顯教中實業生此界天曜宿等是也。

    更無異也。

    尋本皆是大日如來本初入門形示也。

    故一卷一字經智處城此等曜天等皆列。

    此事獨以郁郁可思之(雲雲)。

     又曰。

    猶此世界諸天曜宿等是權者也。

    其各眷屬或是實者也。

    從本垂迹者。

    疏二雲。

    自本垂迹則從中台一一門各流出第一重種種門。

    從第一重一一門各流出第二種種門。

    從第二重一一門各流出第三重種種門(雲雲)青龍軌是也。

    謂八印次佛部乃至外金剛也。

    從因向果者。

    疏雲。

    從因至果則第三重之所引接成就能通第二重。

    第二重之所引攝成就能通第一重。

    第一重所引接成就能見中台藏(雲雲)謂先外金剛部。

    次文珠等。

    次觀音等。

    次中台也(如所受次第是也。

    又對受記有之)但傳法儀軌諸會次第是非從本垂迹。

    非從因向果。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說) 師曰。

    金界是自證究竟成道時說也。

    其曼荼羅即成道相也。

    故雲從本垂迹曼荼羅也。

    胎界是成道後為行者說修行方軌。

    故雲從因向果曼荼羅也。

    胎藏金剛兩部法是法花經本迹二門意也。

    胎藏迹門即理界也。

    金剛本門即智界也。

    理界智界名依法花本迹二門也。

    故法花軌即兼兩界意也。

    是則本迹二門意也(已上師說也)今案。

    迹門中說開三顯一。

    聞之三根聲聞破無明惑顯中道理也。

    故迹門中多诠理也。

    本門中說如來壽命海為旨。

    即是報身惠命也。

    故本門多智也(又雲可勘之)。

     月蓮(十三)。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說) 問。

    何故多雲八葉蓮華耶。

    答。

    觀心中八葉肉團故多雲八葉(雲雲)。

     月輪事。

     (永承三年正月二十三日說) 師說台意觀肉心為蓮。

    金意觀肉心為月。

    然别尊軌等。

    于心上仰觀月輪(無量壽軌)或雲。

    于心上觀蓮花(雲雲)(可尋之)案其别軌等意。

    不違大法之意。

    謂心者隻是心位也。

    心外上非安别月等耳(雲雲)持明曰。

    心上者隻是心相上變成月等也。

    其相變上雲也。

     問。

    何故台意觀肉心為蓮。

    金意觀肉身為月耶。

    答。

    案兩界大意。

    台是因中所有理具法門也。

    金是果究竟佛智也。

    故凡夫心藏肉團八分筋脈似含蓮。

    為台藏之理具八葉心蓮台。

    果位之心藏清淨肉團顯現邊。

    為金界之果智清淨月輪也。

    故菩提心論因果相對釋曰。

    凡夫心如含蓮。

    佛心如月輪(雲雲)唯是于一肉團心在理邊。

    八分筋脈具足譬合蓮形。

    果位顯團圓清淨邊譬月性清淨也。

    又肉團有八分脈似合蓮未開敷故。

    此含藏之義似胎藏之因中含理之意。

    了成佛智之時。

    肉心清淨無垢無穢。

    即是普賢淨菩提心圓淨滿月輪義也。

    故為金界果智之觀了。

    各各一往施設了。

    理實因果共蓮月有之。

    觀肉心八分為蓮。

    觀肉心團圓為月耳。

     持明兩界亦互具蓮月。

    謂胎普光淨月輪中有本尊形等(雲雲)金常住妙法心蓮台等(雲雲)故知于一肉心觀為蓮月。

    即于此一肉心施設兩界之意也。

    故兩界雖因果異而同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