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十帖决卷第十

首頁
    也。

    非别安諸尊之位。

    爐火天己身一也觀也。

    如雲爐口即火天口也。

    射即身也。

    若爐不觀。

    隻火天觀。

    即非内觀(雲雲)又雲。

    遮那火天己身三身口意也雲其如文。

    又雲。

    義釋雲。

    火尊與己身無二無别。

    如火尊當火曼荼羅亦點(雲雲)師曰。

    火曼荼羅者爐是也。

    文意火尊己身無二無别(雲雲)火尊己身一如爐亦己身一也觀也。

    即火尊己身火爐無二無别也。

    師曰。

    本尊段内呼摩觀可想大日即本尊。

    本尊即己身等(雲雲)。

     (寬德二年四月二十二日) 師曰。

    三平等大意唯火壇火壇行者三混一觀诠。

    故内火外火一也。

    内薪外薪一也。

    投外薪即我内薪也。

    即我内火佛内火。

    爐外同共燒之。

    而頻以觀法界不為诠如雲量同法界。

    我身遍法界。

    兼法界不遮。

    尊觀法界不預今。

    世軌文灑十方熱惱等者。

    是說外用也。

     (寬德二年四月二十二日說) 又為亡者護摩内護摩時。

    與行者與亡者一身口意也觀之(雲雲)建立軌雲。

    持刀及罥索(雲雲)慈覺大師先内護摩觀。

    次三種座及三脫等(雲雲)即想自身成不動(雲雲)意和上說。

    于杓觀之時觀之(雲雲)今謂作此觀時。

    可作不動印欤。

    但杓觀之時乍持杓作此觀。

    不可結印。

    但可觀力及索欤(雲雲)師曰。

    内護摩觀時先入不動三摩地。

    即火生三昧也。

    内護摩觀是也。

    劍索觀大師說安杓作之。

    今隻不安杓觀想耳。

    在唐說雲。

    内護摩觀亦火生三昧(雲雲)。

     (寬德二年十月上旬) 師曰。

    内護摩觀隻是入本尊三摩地也。

    謂三處同一體觀故。

    身身即同本尊身也。

    此是此觀意耳。

    若又如建立軌說。

    以五字成身轉字成大日如來。

    而後轉大日觀成本尊身随意樂耳。

     (寬德二年十月二十五日) 師曰。

    内護摩觀項上●字曼壇●字心上●字以之為緣如常。

    次第更生●●●●●五字也。

    于先●●字不必在之。

    火滅●可随滅。

    也●●準之。

    不必顧耳。

    隻以彼為緣生五字也。

    或彼字存即成五字欤。

    師曰。

    說内戶末觀火生三昧之後。

    五字成身如胎藏五字成身。

    五輪次第重之觀。

    但不用印明。

    持杓故也。

    唯視字重之。

    山下和尚說同之(雲雲)。

     (長久四年八月中旬) 建立軌内戶摩文。

    即此名法身秘密内護者。

    法身者。

    謂以五字成法身也(雲雲)以智火燒障成法身故也。

     (永承三年正月說) 内護摩觀成大日之身。

    後必轉作本尊身耳(如佛眼愛染王等也)謂攝真實瑜祇等經内戶摩之意。

    隻成本尊耳。

    又先先所聞師說耳。

    戶末觀經段段各可作其尊也。

    火天段自身成火天。

    乃至諸尊段自身成諸尊。

    三密同之。

    餘以準之。

     (寬德三年四月上旬) 問。

    内護摩觀自身成大日(雲雲)爾者與火天同體也觀時。

    可觀大日變成火天耶。

    師曰。

    不爾。

    謂火天即大日。

    大日一法門也。

    更非别異也。

    故不可觀變成者也。

    故我大日火天同體也。

    餘尊亦準之(雲雲)。

     觀想 (寬德二年四月二十二日) 又護摩能内外火等能相應修之。

    不爾徒然火也。

     (寬德二年六月九日) 戶末之時内火外火是一也。

    内煩惱業苦之薪。

    外所燒物亦是我煩惱業苦也。

    故内薪外薪一也。

    故内外一無差修之。

    故師傳内護摩火壇爐也。

    本尊己身同之。

    各三業無異耳。

     (寬德三年三月二十二日) 師曰。

    護摩觀念普為一切衆生修之。

    凡大乘之修行一皆不為獨身。

    廣濟法界故也。

    如胡摩為光明輪遍法界。

    摧破一切衆生煩惱業。

    而皆還來于檀越頂上皆放光摧惡(乃至)餘皆準知之。

    内護摩觀等皆于一切衆生有滅苦之分身。

     (寬德三年四月上旬說) 師曰。

    息災護摩諸供物等觀念如胡摩。

    入天口至心蓮成無量光明輪。

    即出毛孔供養十方世界諸佛等。

    而即于十方世界一切有情頂上轉之。

    以光明照身心。

    消滅煩惱業苦三道。

    消除無量交難。

    而即其光明輪從十方還來。

    其無量輪輪聚轉施主頂上。

    放無量光照身心。

    滅煩惱業苦。

    除一切災難(若自行自王轉。

    其無量輪輪轉我頂上雲)凡息災燒供物等。

    皆準胡麻觀之(雲雲)芥子杵粳米寶皆爾也。

    降伏增益諸供物準芥子及米觀耳。

    凡護摩諸供物依瑜軌之意。

    準可觀供養物也。

    或人師等于油粥及生等之諸支。

    皆作煩惱之觀未可(雲雲)義釋意于木有煩惱觀。

    是彼中意也。

    今于瑜軌意供養物之義去之。

    此木又是供養物也。

    即供火也。

    故義釋意瑜軌意者。

    各存一偏。

    不可并觀之。

    又義釋意于芥子有煩惱觀。

    若依彼中意者。

    三種物許可作煩惱觀欤。

    雖然猶瑜軌之意供物之觀是尤可也。

    若息災油粥及生等一切支物觀。

    又皆準麻觀。

    凡增降敬延鈎等。

    皆準前觀依瑜軌意可觀之。

    本尊段乳木譬三妄執譬三惑(三妄三惑是同也)付之即譬界内界外粗細十二因緣(雲雲)是順釋意譬煩惱之義也。

    問。

    其息輪·增寶·降杵·敬箭·鈎鈎·延甘露。

    何故各各從十方衆生頂還來。

    聚轉我頂上耶。

    師曰。

    是化功歸己意也。

     (永承元年七月二十日說) 又息災供物等準麻皆觀成光明輪。

    謂油粥反生花木麻米芥香等。

    皆成光明輪。

    一一皆遍一切衆生頂。

    摧破煩惱。

     他功歸己一切諸光明輪皆反于檀主頂上轉上下(雲雲)如常上下(雲雲)問。

    諸說雲。

    木是煩惱也(雲雲)雲何。

    答。

    諸說爾也。

    然是非誠文說之。

    故今亦用心何光明輪觀無妨欤。

    在行者心耳。

    餘法準知之。

    又增益降伏諸供各準息意。

    背反成室。

    皆反杵。

    若杖等耳。

     (寬德二年六月九日) 又戶摩諸支分随法可觀之。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