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三章 最后的海战

首頁
     他要麼是沖上日艦幹掉薩摩兵,要麼爬上朝鮮戰船驅趕試圖奪船的倭寇,簡直就是戰場上的一輛連軋人帶救人的救護車。

    在他的努力之下,不少朝鮮戰船都得以僥幸生還。

     就在鄧子龍大發神威四處亂殺之際,一個意外出現了。

     觀音浦灣的局面極度混亂,絕望的日軍拼命朝着聯軍的艦船上爬,聯軍則拼命用各式火器點燃日軍的船。

    在這一片混亂之中,不知是明軍的噴火兵糊塗了,還是朝鮮軍扔柴薪的太過興奮,居然不小心把鄧子龍剛剛救下來朝鮮戰船給點着了。

     這個失誤有點大,這條戰船一下子陷入火海。

    附近的島津戰船一看,好不容易等到敵人也有條船起火了,機不可失,一群倭寇嗷嗷地爬上座艦。

    此時船上一片混亂,朝鮮軍和明軍忙着撲火,無暇反擊,都跑到了船舷一側,導緻船身一下子傾倒,被靠近的薩摩兵趁機沖上甲闆。

     鄧子龍此時已經無法撤退,四周都是熊熊大火,面前是如狼似虎的薩摩武士。

    這位七十多歲的老将軍毫無懼色,他這一生從未有半步後退過,年輕時沒有,年老時更沒有。

     鄧子龍在人生最後的時刻,有如一位白須戰神,面對着數倍于己的倭寇奮力揮動着武器。

    盡管他身上多處被砍傷,卻一直不肯倒下,周圍的倭寇無法抵禦這老将最後的燃燒,一時間居然奈何不了他。

     忽然遠處兩聲槍響傳來,兩枚從鐵炮裡射出的彈丸刺破灼熱的空氣,擊穿了鄧子龍的胸膛——他終于不支倒地。

    原來是日本人怕夜長夢多,動用了随身攜帶的鐵炮,這才終結了老将的人生。

     倭寇殺死鄧子龍之後,看到船上大火愈燒愈大,不敢多做逗留,匆忙割下他的首級,離船而去。

    随後趕到的明軍援軍隻來得及搶回老将軍的身體——後來鄧子龍的遺體在豐城安葬的時候,不得不用沉香木雕成首級,與遺體合葬。

     諷刺的是,這條戰船燃起了大火,卻讓遠處的朝鮮戰士歡欣鼓舞。

    他們站得遠,看得不清楚,誤把他的船當成島津的安宅艦,看到火起,以為又擊沉了日本戰船,不由得士氣大振。

    在這種誤會的激勵之下,朝鮮軍越戰越勇,一下子又擊沉了數艘戰船。

     而明軍得悉鄧子龍陣亡的消息,無不大驚,沈理率隊急忙前進,陳蠶、季金也紛紛向前。

     島津義弘根本顧不得沉浸在擊斃敵軍副将的喜悅,因為在整個戰場,日軍都處于極度的劣勢,全靠着絕望中迸發的勇氣才勉強維持着戰線。

    他不得不把最後的預備隊派出去——島津家的大樓船——前往督戰。

     李舜臣早就看到了這條船的動向,因為在一群小短腿的日艦中,這條大船太醒目了。

    他吩咐左右包抄過去,火弓齊射。

    結果這條大樓船剛走出去沒多遠,就被李舜臣截住了。

    李舜臣的親信宋希立親自指揮放箭,箭如雨落,登時就把大樓船上的一名日軍指揮官射倒在地。

    周圍的日軍一見,都沒命地跑過來解圍。

     聯軍看到日軍這麼瘋狂,以為這條船是島津義弘的旗艦,宋希立射倒的那個人是島津義弘本人,都齊聲歡呼起來,打得更起勁了。

    陳璘帶領着明軍威風凜凜地又殺了過來,與李舜臣左右呼應,大炮齊鳴,又形成了合圍之勢。

     在這關鍵時刻,突然海面傳來一聲爆響,一條屬于宗家的日軍大船發生了劇烈爆炸,讓周圍的人驚慌不已。

    島津義弘腦子裡一下子閃過泗川城前爆炸的明軍火藥庫,心想難道真是報應不爽? 這是報應不假,但不是明軍在泗川的鬼魂複仇,而是朝鮮人幹的。

     早在壬辰戰争期間,宗義智曾經抓到過一個朝鮮官員,叫鄭六同。

    他覺得這人還不錯,一直放在身邊,十分信任。

    這次開戰,鄭六同被委派去一條船上去當指揮。

    宗義智萬萬沒想到,鄭六同是典型的身在曹營心在漢,一個朝鮮版的郭國安,一直在跟朝鮮軍有聯系。

     他在這個關鍵時刻,主動引燃了船上的火藥庫,直接把這條船、自己和其他日軍的士氣炸了個粉碎。

     島津艦隊現在進入了最後的時刻,這時候他們已經被擊沉了一半多的艦船,海面上密密麻麻漂浮的都是日軍士兵和船艦殘骸。

    觀音浦外的封鎖線已經被突破了無數的缺口,聯軍艦隊源源不斷地沖進來,勢不可擋。

     島津義弘無奈地做了一個決定:突圍。

     此時的日本艦隊已經基本無力再戰,除了突圍撤退,确實沒有第二條路可走了。

     于是日軍以島津義弘為核心,把分散日軍集合起來,攢集了二百餘艘戰船,一齊朝着觀音浦外沖去。

    大概這就是宿命吧,李舜臣的艦隊,恰好位于他們的逃遁路線上,而且按照老規矩,仍舊是李舜臣的旗艦沖在最前。

     俗話說,窮寇莫追,急于逃命的島津艦隊看到有朝鮮戰船橫在前頭,船上還有人高高站在台子上指揮放箭射殺不少日軍,都急紅了眼,紛紛把鐵炮集中在一處,朝着那邊瘋狂射擊。

     站在高台上的人,正是宋希立。

    他正指揮着朝鮮弓手射箭,冷不防被日軍這一回高密度的射擊籠罩,其中一枚彈丸打中額頭,噗通一聲倒在了甲闆上。

    護衛一見,大驚失色,連忙跑去禀報李舜臣,說宋希立中彈了。

    宋希立是李舜臣的左臂右膀,一聽到他中彈身亡,李舜臣驚得霍然起身,連聲探問情形。

     這時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