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昧流口传集卷下

首頁
    (破阿修羅)(道三障)。

    天人丈夫觀世音(破人道三障)。

    大梵深遠觀世音(破天道三障)。

     有雲。

    六道司命記雲。

    大悲大慈等。

    如次聖·千手·馬頭·十一面·準胝·如意輪。

    或雲。

    悲千手慈聖(雲雲已上惠心要法門)又一說。

    除不空加準胝(雲雲)是則法住房圓賀僧都說耳。

     有先德注六觀音中。

    除準胝加入不空罥索。

    又仁海僧都六觀音撿文在别紙。

     已上義胤供奉被書集也。

     注進。

    六觀音像事。

     大慈觀音者正觀變也(救地獄道。

    身色青白也。

    左手取青蓮花。

    )(異例蓮花。

    右手施無畏也)。

     大悲觀音者千手變也(救餓鬼道。

    身色黃金色也。

    六面左手取紅蓮花。

    )(右手施無畏也)。

     師子無畏觀音者馬雙變也(救畜生道。

    身色青。

    右手取蓮)(花。

    蓮花上有梵箧。

    左手施無畏也)。

     大光普照觀音者十一面變也(救阿修羅道。

    身色肉色。

    右手取紅蓮花。

    花上有瓶。

    自瓶口出獨古杵。

    左無畏也)。

     天人丈夫觀音者準提佛母變也(救人道。

    身色绀青。

    右手取青蓮花。

    左手施無畏也)。

     大梵深音觀音者如意輪變也(救天道。

    身色白。

    左手紅蓮)(花。

    花上立三古杵。

    右手施無畏)。

     右六觀音名号及所變異名出摩诃止觀。

    但形體色像取物等。

    依先師傳所注進如件。

     治安三年三月二十二日。

    權律師仁海。

     池說雲。

    六觀音事。

    見六字驗記。

    但件書文義俱不明。

    隻仰信而已。

    祖師相承書也。

    六觀音号。

    大底自六字起欤。

     (七十六)二胡四胡事 石泉雲。

    三昧和尚雲。

    金剛界中摧罪印。

    以二火指豎相磨。

    是二胡印也。

     法性房台藏記雲。

    吽迦羅印者。

    降三世印。

    合掌二水外縛。

    二風舒散不相着。

    二空着二風側小不相到胡印。

     件二個印義供奉注也。

     七十五(有下)祭文事。

     六(有上)祭文次禮拜。

     七(三角等奉送)。

     八熾盛決(記文結本尊印觀曼陀羅者。

    先結智拳印誦一字真言三反)(而後觀之也)。

     九調和。

     八十冥道。

     八十一無垢淨光。

     七有下。

     (八十二)三身印明(六十七) 法身印。

    二手各風空相撚。

    左仰右覆。

    如梵箧印不相着●●●●● 報身印如前。

    但火空相撚●●●●●應身印如前。

    但水空相撚●●●●●已上三身印真言。

    承曆四年八月五日。

    于定林房奉受。

    又随他人所受。

    可見三部密印之處。

     (八十三)法花事(二十一) 本尊普賢也。

    可安置法華經于壇中事等。

    如前南說。

    但修護摩之時。

    即壇者立别案于壇奧方。

    可奉安置也。

    本尊段頌要偈。

    可投芥子等也。

    若合物之時可投之欤。

    本迹二門或四要品。

    若三因佛性文等欤 二十四流幡。

    宇治殿三尺許令縫給。

    幡色随方色可造欤。

    白赤黃青黑色也。

    除白色以殘四色如次可懸東南西北也。

    一方六流。

    即四方并二十四流也。

    但正方五流。

    四角各一流即蓋懸也 發願。

     至心發願唯願大日妙法蓮花 真淨法門本尊界會普賢大士 三部五部諸尊聖衆(乃至雲雲) 卷數。

     奉讀法花經二十一部(七日定) 奉念大日真言衛護本尊真言。

    乃至複加持發願後。

    壽量品偈三反(如前注之)。

     已上承曆四年八月五日。

    于定林房奉受。

    (八十四)四個真言 (八十五)大原許可 (八十六)兩部根本印 台藏若受八印之又。

    可用無所不至。

    若五?印可任心也。

    若未受八印之人。

    可用五?印。

    若又可結密印。

    若存略時不必示也。

    但次說澄也。

    若未受八印之人。

     可用五?印。

    已上金剛一說三昧耶會印明(北說)但所據後日可撿(雲雲)私雲。

    三摩地法可見之。

    一說三昧耶會印羯磨會明(南說并大原說)。

     但金剛薩埵儀軌觀自在王如來儀軌六見之。

    所據甚多。

    修習三摩地法雲(清信士馬烈述)八供養印明。

    前供養時羯磨會真言三摩耶會印。

     複供養時三摩耶會真言。

    羯磨會印(大夫同)又五相成身本尊印羯磨會印三摩耶會明。

    金剛界五佛根本印結三摩耶會印誦羯磨會明。

    謂三摩耶會五佛真言。

     唯皆雲金剛智(縛日羅惹耶南)無五佛之差别用之(見諸軌等之中)但四波羅蜜已去三十餘尊。

    皆以三昧耶會印明為根本印明。

    其明皆有各别之義。

    故金界以下池說大記也。

     金剛行法時結根本印。

    先誦百字明。

    次誦根本真言。

    問。

    蘇悉地可有根本印明耶答。

    一說别此部根本印不可有也。

    其所以者。

    蘇悉地是兩部羽翼兩部成就法也。

    仍修此法時。

    依兩部可用之也。

    故師阇梨禦說如此。

    已上南說(雲雲) 一說依金剛界可用之。

    觀自在王佛儀軌等此者見。

    依蘇悉地行法。

    用金剛界印。

    别尊儀軌此樣甚多也。

    今以之案之。

    蘇悉地行法根本印。

    可金剛界印也已上大原說 (八十七)相應物 鹽事南傳雲。

    故阿阇梨雲。

    息災不用何妨耶。

    文不見故也(雲雲)禅定僧都雲。

    自古有之。

    何除之哉。

    準世間法。

    萬物和之。

    此亦可然也(雲雲)。

     大原雲。

    四種壇皆可用之。

    增益用之。

    經說有者也(雲雲)可撿之。

     丸香事。

     大原傳雲。

    護摩必可用之。

    當壇相應香以可葛煎丸之。

    而香類多多難得之。

    内隻甘葛限雖丸之破者也。

    仍曾久比相和可丸之。

    大如呵梨勒丸也。

    之木美香白檀等相加丸之。

     團丸事。

     大雲。

    是敬愛相應物也。

    粉丸以之木美香等。

    赤色染也。

    本尊段七許可用欤。

    又團粉無者。

    代用赤小豆(雲雲)或不用粳米。

    用赤小豆(雲雲) 南雲。

    敬愛米赤染可用也。

    鈎召亦如此。

    又不用。

    無有何事哉。

     稻糠(禅) 南雲。

    是隻調伏用之也(モミノカワナリ世雲モミヌカ)大說亦同之。

     稻谷花。

     南傳雲。

    谷煎花樣令充也。

    世謂之是也。

    是隻息災用之欤。

     智證大師私記。

    建立軌心也(雲雲) 大傳雲。

    稻谷花如此也。

    是花代用之也。

    依求聞持軌心者。

    喬麥等煎可用也(雲雲) 南傳雲。

    燒油可用芥子油子細也。

    但此國件物希也。

    仍芥子磨碓可加入油也(雲雲) 大傳雲。

    降伏出鐵之汁。

    和皀莢加入也。

    息災增益胡麻米也。

     已上六條是傳聞也。

     (八十八)護摩餘(三十七) 南雲。

    火天段念大日者。

    火天即是大日字智火也。

    仍奉念大日也(雲雲) 别不請大日。

    但覺超僧都别可請大日樣被示(雲雲)大說亦同之。

    别不請大日。

    隻大日智火也。

    如此可觀也。

    内護摩觀心即然也(雲雲) 南雲。

    曜段主(佛眼)宿段(一字金輪)本尊段主(部主)世天段主(四臂不動)。

     私記雲。

    釋迦者與金輪同佛故爾雲欤。

    私記偈口傳者。

    即勸請詞可相加。

    此等主也(雲雲)十二宮曜宿段奉請也。

    義釋見。

    大雲。

    二說也。

    南雲。

    依烏苾軌心者。

    本尊段部主前相對本尊可觀欤。

     二聖俨而對(雲雲)但本尊背行者坐給。

    頗不相順也。

    然者不可必依此軌說也。

    相并可觀也。

    部主尤左本尊右。

    大雲。

    南說同(雲雲)委被示随向不背雲。

    金剛界部主皆向諸方給。

    以之思之。

    本尊段二聖相并觀有何事。

    南雲。

    本尊段主部主。

    随三部五部等可異也。

    雖然隻以大日為其主也。

    通部主故。

    又依鳥樞軌心。

    既以大日為主。

    餘法可準知之也。

    北鬥等可相異欤。

     南雲。

    建立軌心大壇護摩壇别也。

     大雲。

    爐對曼荼羅(雲雲)或雲。

    所供如大壇(雲雲)瑜伽軌心。

    是即壇也。

    師說依瑜伽即壇建立六段也。

    即壇心者。

    爐回可觀聖衆。

    又從彼可奉請入爐也。

     是說又爐奧方可奉觀曼荼羅也(雲雲)又一說。

    師說用後說為宜(雲雲)依前說者。

    供養物從聖衆上投越。

    不心通事欤。

    但事供養理觀相妨。

    爾者有何事哉 大雲。

    即壇行者前方聖衆小許倚奇可觀也。

    供物其中可投也。

    故文雲。

    爐蘇器自身不雲聖衆者也是也。

    南雲。

    所供如大壇者。

    壇供等如大壇置之也。

    但取上不供養也。

    是隻壇上莊嚴欤。

    大壇阿阇梨入念誦時。

    護摩壇阿阇梨初登先加持供物等。

    次修護摩。

    護摩後可坐。

    更不修供養法。

    南說。

     南說雲。

    乳木末向佛方投也。

    但調伏末向我方投說有之。

     而橫川僧都雲未見證文(雲雲)今撿一字佛頂等雲書見件事。

    恐彼僧都不見給欤。

     南雲。

    故阿阇梨禦私記。

    部母次成事業身者。

    五供養前如供養會。

    先以不動辟除等成金剛身也。

    其後可供養也。

    故阿阇梨面授如此(雲雲) 和尚被示雲。

    三井寺樣。

    世天段不置中尊者也。

    即又從大師禦時之師說。

    更不置中尊。

    隻奉供十二天者也。

    慈覺大師禦門徒。

    被供中尊四臂不動之由傳承之。

     不知其意趣傳(雲雲)即和尚向件人被示雲。

    慈覺大師。

    大師禦門徒。

    中尊四臂不動奉供者也。

    其故從大師禦時師說也。

    但非無其所以。

    護摩儀軌。

    大師将來給。

    是二本也。

    世流布本不置中尊。

    但安中尊之本。

    唐院禦座者也。

    大師依彼本給欤。

    次雲。

    師說即依大師禦說也ナレト雲シカハ件人雲。

    安中尊之本更不見聞傳。

    慥件本禦座スルニテハ安中尊之說。

    大道理ニコソ傳侍ナントナム(雲雲) (八十九)踏舍睹嚧事(有下永保二年六月六禦物語也)(九十)部母坐所事 軍軌雲。

    瑜伽者即觀。

    此聖者在本尊前坐蓮花台(雲雲) 師雲。

    部母面向本尊。

    背後行者可觀也(雲雲大原說也) 金剛部如此。

    餘二部準知之。

     (九十一)諸佛集會(有下) (九十二)念誦時五大願事 故君被示雲。

    欲入念誦之時。

    加持珠之後。

    發五大願。

    是師說也(雲雲)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