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
令現證悉地悅亦受用等。
還來入自身。
次加持珠。
文雲。
盤珠入掌内。
當額誦覽字。
然後作念誦。
次念誦了後。
結智拳印。
次陳供養。
次贊。
次禮佛。
次回向。
次願以此功德(雲雲)。
又略私記。
先閑居一處(全跏半跏随意而居)。
次佛部心印。
八指内相叉。
并豎二大指。
着右頭指側(印四處或五處)。
唵爾曩仍(入聲而孕反)。
次部母加持。
次陳供養(金剛合掌)。
唵。
次智拳印。
次念誦。
次數限畢複智拳印。
次陳供養。
次護身。
印五處作護。
晝部心。
夜佛眼。
次略回向。
次極略私記。
先安坐一處。
次結智拳印。
次勝身加持。
次陳供養。
次念誦。
次回向。
文雲。
複次又開演。
極略念誦儀。
為修瑜伽者不好樂多法。
或衆世務迫用廣法恐阙。
先結智拳印。
即勝身加持。
次陳供養儀。
即便作念誦。
亦無所阙少(雲雲)。
更極驅迫時私記。
先暫心散心可念本尊。
次結智拳印誦密言(三反七反)。
然後行住坐随意作念誦(雲雲)。
或準結勝身便念誦亦得支分皆不阙(雲雲)。
文雲。
若更極驅迫。
恐間阙時分。
但作智拳印。
誦本尊密言。
七遍或三遍。
即任行住坐。
随意作念誦(雲雲)。
智證大師曰。
行住坐卧中。
常結密印誦明觀尊。
即是修真言者最勝理趣也(雲雲)。
右略記等。
依儀軌文。
聊以消息更不可破(雲雲)。
可削舍之。
就中按其意淺智初行者。
觀法未熟人不可聊爾行欤。
又懶堕愚鈍輩彌生怠淩欤。
仍不可披露努力(雲雲)。
儀軌說略法了雲。
若如常念誦。
當依定儀軌。
不應執此義。
而生懈怠心(雲雲)。
問。
今儀軌中不說護摩。
就此軌時不可修别護摩供欤。
答護摩者。
是供養諸尊之秘術悉地成就之規模也。
雖不說軌不修之。
況此尊餘經軌說之哉。
問。
然者其作法如何。
答師傳雲護摩息災火天段(如常)。
曜宿合段。
淨火。
扇火。
奉座(散花)。
勸請。
我今稽首請佛眼部母尊。
七曜眷屬衆二十八宿等。
唯願降臨此納受護摩供。
印明曜印明(但)。
四字嗽口。
小杓油曜明。
燒供(各六反曜三反宿三反)。
房花(曜明)。
乳木(曜明)。
三種物(曜明)。
香。
小杓油。
所願。
嗽口。
奉送(加常)。
本尊段。
淨火。
扇火。
奉座(房花)。
散花。
勸請。
我今稽首請一字金輪尊。
七寶眷屬衆唯願降臨此。
納受護摩供。
印明(如常)。
四字明(如常)。
嗽口。
杓觀。
大小杓。
油。
燒供(大日本尊各三杓七寶眷屬各一杓)。
七寶。
輪寶。
唵折迦羅莎賀。
珠寶。
唵羅怛曩莎賀。
女。
唵泥毗莎賀。
馬。
唵伽莎呵。
象。
唵摩莎呵。
主藏神。
唵魯迦〃〃迦羅野ソハカ。
主兵神。
唵阿缽羅你多ソハカ。
已上各誦神咒。
始自西南角右旋供之。
具如圖。
房花乳木三種物。
合物等(已下如常)。
諸尊段。
普世天段(如常)。
後五供養(如常)。
但成就明可用佛眼小咒。
明曰(音曲如一字咒)。
唵沒馱(引)路者你娑嚩(二合)诃(引)。
伴僧咒(一字咒加歸命)。
後加持咒(一字加歸命或不動雲雲)。
以上師傳。
ㄙ雲。
師說。
發願以後至振鈴。
番僧誦佛眼大咒。
振鈴後念誦一字真言。
後五供養之時誦佛眼小咒(雲雲)。
問。
文雲。
本尊像南西。
瑜伽者面東(雲雲)。
然者此法依增益欤答。
約向方者一往可然。
但随行者意樂。
或息災或增益或自餘法修之無妨欤。
故塗壇文雲。
方圓随大小(文)。
即其意欤。
問。
文雲。
當誦本尊一百八名贊(文)。
是何贊耶。
答。
谷記奧雲。
文雲。
一百八名贊文(雲雲)。
十六尊贊也。
略時四方最初一佛贊用之(雲雲)。
裡。
大原說雲。
此即四智說師同之。
私雲持明房同之。
又雲。
新度法寶标目(雲雲)。
一切如來說佛頂輪王一百八名贊(雲雲)。
然者今所雲一百八名贊可用此欤。
壽永二年(癸)。
卯歲始渡海文也。
私雲。
如金剛頂于十六大菩薩中或六号或七号或八方。
都有百八名。
德名百八名贊。
準金剛峰經三十七尊各有百八名也。
勘菩提心義瑜經疏等可知之。
問。
文雲。
佛眼如來母。
共寶居八方(文)。
心如何。
答。
師曰。
佛眼共與寶居八方可思欤(雲雲)。
ㄙ雲。
忉利軌雲。
成本尊坐八葉蓮華。
于一一葉上想佛眼尊(雲雲)。
如此文者似有佛眼在于八方。
但别本軌雲。
有八葉白蓮于一一葉上想七寶。
當第八葉想佛眼(雲雲)。
依此文者。
以輪寶置前左方。
餘寶次第右旋。
第八正中前安佛眼雲欤。
所謂以七寶置七方。
第八方佛與七寶居(雲雲)欤。
問。
智拳勝身兩印并用其心如何。
答。
軌雲。
何故此二印獨用成具法以絕結智拳。
能攝諸如來。
入住愛随順勝三摩耶适結此印時。
一切印已成。
十方三世佛所說之密印盡在此印中。
又一切如來同一聚。
密合成此一法身。
更無有二相。
諸佛皆承旨菩薩鹹敬奉。
天龍人非人攝伏而歸命。
由如是義故不得諸印助。
一成一切印(雲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