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二大指各附抟二頭指邊側。
開掌。
咒曰。
唵(一)商迦(上音)禮(二)摩诃三昧焰(上音三)盤陀盤陀(四)莎诃(五)。
是法印咒。
若有建立道場壇所。
請一切佛般若菩薩金剛天等欲供養者。
聖衆若到一一各作花座印咒。
承迎安置本位總竟。
然後作此法印誦咒。
以印右轉三遍七遍。
皆得稱為靜警。
是名内外嚴密之法。
作是法已。
聖衆皆安坐受供養。
咒師不解作此法者。
多有諸惡魔神外鬼毗那夜迦等之所得便。
即不安穩。
○總事已竟。
又作是印更咒七遍。
但誦前咒。
盤陀〃〃次下更加文阇〃〃。
始雲莎诃。
以印左轉。
輪至三匝誦咒七反。
此名解散(雲雲)。
師曰。
見法印咒十八契中重結大界印咒也(雲雲)。
私雲。
此軍荼利法中成就說。
悉地所用地結金剛牆等。
然者今行法前後首尾可依悉地欤。
次供養香花法。
文雲。
然後安心燒種種香散種花(雲雲)。
次護摩法。
文雲。
燒蘇蜜胡麻人等而為供養(雲雲)。
私雲。
文中不說火爐。
可作别火壇欤可詳之。
次行法日限等。
文雲。
若一日夜三日七日若七〃日(雲雲)。
次成就咒遍法。
文雲。
以盡兼夜誦咒數滿百千萬遍(雲雲)。
次所願随心法。
文雲。
所從心(乃至)。
具如經說(雲雲)。
右住文作胸臆說。
後人不可為證。
恐背聖意欤。
努力〃不可用之可削之。
千支燈塗壇圖(大原在别)。
私雲。
師說圖有之别說之。
已上千燈法畢。
正欲修時能可尋習之。
阿閦佛(私緣雲。
出陀羅尼集經)。
阿閦如來念誦供養法(不空譯)。
私雲。
此法全依悉地金部。
但三摩耶。
次置金剛輪印明(印咒如常)。
次用印。
次次(如十八道)。
道場觀。
法雲。
壇中觀大海。
中想彌盧山。
上觀寶樓閣。
閣中師子座。
種種供養具。
衆寶以莊嚴(私雲。
下文具出彌盧等印明)。
下文雲。
次想于殿中。
本尊與眷屬。
各依花位座(雲雲)。
種子。
●吽(私雲。
本法不雲種子)。
三形。
五?(私雲。
本法入三摩地文雲。
圓滿淨月輪。
上總金剛杵。
金色五智形雲雲)。
送車辂(法雲。
想至妙喜刹。
本尊與眷屬。
乘此寶車辂雲雲)。
贊(法雲。
即贊本所尊。
無量功德聚。
或誦百八名雲雲)。
根本印真言言。
法雲。
而成阿閦尊。
具相觸地印。
○無動如來真言曰。
唵惡屈刍(二合)毗野(二合)吽。
又雲。
次結大身印。
誦本明七反。
止觀金剛縛。
合中忍願二。
大身真言之曰(真言如法可見之)。
字輪觀。
法雲。
于心月輪上。
行列真言字。
金色具威光。
唵字。
諸法無流注。
阿字。
諸法本不生。
第三閦字。
諸法無盡滅。
第四陛字。
諸法無自性。
第五吽字。
諸法無因緣(略抄也。
念誦後入三摩地文也)。
部母(法雲。
莽莫計部母。
私雲。
以部母印出根本印與大身印之間)。
已上法意略抄之。
本法不說護摩。
集經第二雲。
淨王佛頂印咒第十八(亦名阿閦佛頂印也)。
反叉後三指于掌中。
曲雙。
頭指頭相拄。
并二大指掌前去頭指少許勿令相着。
大指來去。
咒曰。
那谟薩婆突羯羝(一)缽刹輸達那羅阇夜(二)跢他揭跢(去音)夜(三)阿啰呵(上音)羝(四)三藐三菩陀(去音)夜(五)跢侄他(六)輸達泥輸達泥(七)薩婆跛跛毗輸達泥(八)輸提毗輸提(九)薩婆達摩毗輸提(十)莎诃(十一)。
是法印咒。
若有人于白月十三日。
香湯洗浴。
燒香供養。
至心誦咒滅無量罪。
若有人能日日誦者。
一切惡鬼不敢來近。
又治一切病。
若治病時。
先以此咒。
咒白芥子。
咒七遍已。
散于四方。
即成結界。
〃〃以後治病有驗。
若婦人産難産不出者。
以此印〃麻油器上。
咒三七遍将油摩臍誦咒。
即出(雲雲)。
私雲。
唯說此一印咒。
更無他印咒。
秘錄所雲隻此一印欤。
善名稱吉祥王如來。
樓閣中有大蓮花台。
上有月輪。
〃中有●暗字。
變成寶珠。
珠變成善名稱吉祥王如來。
相好圓滿無量徒衆不退菩薩之所圍繞。
贊。
印金剛合掌。
真言曰。
曩〃〃〃南(一)暗薩縛沒馱冒地薩坦縛(二合)纥裡(二合)探野你也(二合)吠奢你曩莫薩縛尾堀裟縛賀。
右出大原甚密抄。
私雲。
此印明諸佛可通用之。
第三卷。
承應(癸巳)年正月十二日以二尊院本書寫之善祐六十六歲。
江州蘆浦觀音寺舜興藏。
此一冊者。
享保十四己酉歲秋八月于出雲寺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