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行林第八

首頁
    等皆拂之一遍。

    即得畜生惡業離苦解脫(雲雲)。

     私雲。

    師傳雲。

    古人持白拂。

    拂畜生。

    其詞雲。

    汝是畜生發菩提心(雲雲)。

    依上文意也(雲雲)。

     第二十九法者。

    若欲令先亡離苦解脫者。

    咒師當于屍陀林中安坐七日。

    日别三時誦咒任意多少滿七日已。

    即取咒師坐處土散于四方。

    當散之時。

    亡者即得離苦解脫。

    悉得生天永離惡道(雲雲)。

     第三十三法者。

    若有諸龍。

    被外道等禁系緻令國中無雨。

    咒師當于有龍水泉邊。

    作一小壇。

    以桑木作杵八個安于壇中。

    又以乳酪三垸亦安壇上。

    總咒乳杵等一百八遍。

    即以木栓釘泉水四邊八處。

    又以乳酪寫于池中。

    又以金薄葉上咒。

    着荷葉上着泉中。

    咒師口雲。

    善知識今有厄難。

    被諸外道系。

    今此作法已訖。

    以陀羅尼護汝發遣。

    收領其荷葉與咒。

    設不去。

    咒師诃氣三遍。

    外道禁法即便破壞。

    其龍即得解脫無難。

    其龍當即出來供養咒師。

    龍口雲。

    曹主有何處分。

    咒師口雲。

    汝可每依時興雲緻雨。

    将此陀羅尼頂上安置。

    令汝等永得無難(雲雲)。

     私雲。

    師傳雲。

    金薄廣打其金薄書尊勝陀羅尼裹荷葉入龍池也。

    此必有效驗(雲雲)。

     右一卷軌所明三十四法略抄了。

     一合爐。

     私雲。

    出二卷軌下祈雨壇。

    其文雲。

    西面外去壇三五肘作護摩壇。

    一爐具四種爐形。

    及爐内四方各書種子字。

    其種子者。

    阿字方形黃色東色。

    诃字青色西方半月形。

    鑁字圓形北方白色?字赤色南方三角形。

    底各畫印契等。

    東方畫輪。

    北方畫蓮花。

    南方畫嚩折羅(二合)西方鈎。

    依本方畫之。

    或當方别造。

    召請火天本尊及諸明王等。

    一依如上護摩法則更無異。

    唯初日除災。

    第二日增益。

    第三日攝召。

    第四五日降伏。

    第六七日極忿怒降伏等事(雲雲)。

     師傳。

    合壇樣如左。

    爐回闆一枚許小壇指爐塗細機三腳儲之。

    三方立之。

    前方随法向之。

    爐底獨古三古等。

    各随方如例造其形可置方方。

    爐内四方計分劑當方書種子其底安契(雲雲)。

    種子契印文有亂脫可見之(雲雲)。

    又說。

    唯以輪契置爐底。

    是總攝諸壇也。

    息災是諸壇之本故(雲雲)。

     正中方形是爐也。

    其外方形是闆也。

    三面是機也。

    又方葉是增。

    八葉是敬。

    圓緣是息。

    角口是降也(雲雲)。

    又此四樣之外。

    加延命爐塗之。

    即五種之爐一也(雲雲)。

     已上師傳。

     私雲。

    智證大師禦持本建立護摩儀軌雲(此軌異于普通本)。

    若成總成法。

    蓮圓爐四方。

    胎中轉葉輪。

    次上安羯磨。

    複置五峰杵。

    四方悉畫鈎。

    是名總成法(雲雲)。

     私雲。

    此總成爐若是合爐欤可尋之。

     一切能。

     漢土傳來緣。

     經(佛陀婆利)序雲。

    昔婆羅門僧佛陀波利。

    儀鳳元年從西國來至此土到五台山。

    向山頂禮曰。

    如來滅後衆聖潛靈。

    唯有大士文殊師利。

    于此山中汲引蒼生教諸菩薩。

    波利所恨生逢八難不睹聖容遠涉流沙故來敬谒。

    伏乞大慈大悲普覆令見尊儀。

    言已悲泣雨淚。

    向山頂禮。

    禮已舉頭忽見一老人作婆羅門語謂僧曰。

    情存慕道追訪聖蹤不憚劬勞遠尋遺迹。

    然漢地衆生多造罪業。

    出家之輩亦多犯戒律。

    唯有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能滅除惡業。

    未知法師頗将此經來不。

    僧曰。

    貧道直來禮谒。

    不将來經。

    老人曰。

    既不将經。

    空來何益。

    縱見文殊亦何必識。

    師可到向西國取此經來流傳漢土。

    即是遍奉衆聖廣利群生。

    拯濟幽明報諸佛恩也。

    師取經來至此。

    弟子當示師文殊師利菩薩所在。

    僧聞此語不勝喜躍。

    遂裁抑悲淚至心敬禮。

    舉頭之頃忽不見老人。

    其僧驚愕倍更虔心。

    系念傾誠回還西國。

    取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至永淳二年回至西京○向西明寺。

    訪得善解梵語漢僧順貞。

    奏共翻譯。

    帝随其請。

    僧遂對諸大德共貞翻譯訖。

    僧将梵本向五台山。

    入山于今不出(雲雲)。

     善住天子七畜受生先世業因緣文。

     經雲(波利本)。

    爾時三十三天善法堂會。

    有一天子。

    名曰善住。

    與諸大天遊于園觀○即于夜分聞有聲言。

    善住天子卻後七日命将欲畫。

    命終之後。

    生瞻部洲。

    受七返畜生身。

    即受地獄苦。

    從地獄出。

    希得人身。

    生于貧賤。

    處于母胎即無兩目。

    爾時善住聞此聲已。

    詣帝釋所。

    白言聽我所說。

    具陳上事。

    爾時帝釋聞善住語已。

    須臾入定谛觀。

    即見善住當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