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章 伪证

首頁
    直到雪晶悄悄捅了我一下,才注意到門口一個威嚴挺拔的身影。

     來人正是中國人民大學刑法教研室主任、中國監獄學會副會長、北京市懷柔區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全國政協委員——彬的父親、我的幹爹、白局的老大哥——韓松閣教授。

     4 聽完我荒腔走闆的“解釋”與“道歉”後,楊延鵬從病床上緩緩地坐起來:“找你老婆聊個天,不至于要掉腦袋吧?你不過是借機洩火,湊巧倒黴的是我。

    ” 我部分同意他的結論。

     “你要是為了女人動手,簡單,我以後離你老婆遠點兒就是。

    ”他伸手艱難地從床頭櫃上去夠一個橘子,“要是因為我對你辦的案子指指點點,冤有頭,債有主,這筆賬你該找韓哥和郝建波去算。

    ” 我有點兒莫名其妙,回手拿起那個水果,在手裡掂來掂去:“怎麼講?” 楊延鵬縮着手,就像個被搶了零食的孩子:“韓哥讓我扣下了部分資料,說是怕幹擾你辦案……今年三月初,瑞士克裡斯蒂拍賣行[即佳士得拍賣行(CHRISTIE'S),舊譯克裡斯蒂拍賣行,“佳士得”為其香港音譯]拍出一件價值六百萬歐元的古董花瓶,委托拍賣的斯多萊經紀公司在扣除傭金後,将剩下的四百多萬歐元全部電彙到一個新西蘭的賬戶上,開戶人叫特瑞德·辛納。

    兩個月後,這個辛納結婚了,對方是二十六歲的日裔女子。

    ” 我看着手裡的橘子:“不會說是……” “你拿到的那個手機号,就是特瑞德·辛納的。

    ” “他哪來的這件古董?” “不清楚,但不難解釋。

    ” 不錯,所有的一切都解釋得通了。

     想來,郝大概是在繼承到的那套房子裡發現了王家的古董,甚至不止一件。

    一夜暴富終于徹底改變了壓抑多年的他,完成了給孩子移植心髒的夙願後,他選擇了新的環境、新的婚姻、新的生活……他放過了自己曾追蹤多年的兇手,同時,永遠地把自己的發妻遺忘在那個陰暗、潮濕、肮髒的土坑裡。

     我不聲不響地剝開橘子,塞給他。

     “天底下的事,不可能都是好人好報,惡人惡報的。

    你在偵審方面也算是人老精,馬老滑。

    你要說蘇震是兇手,應該八九不離十。

    但萬一……我是說萬一,也許百萬分之一,千萬分之一……萬一兇手不是他,你怎麼辦?” 我冷哼一聲:“好辦,我賠他條命。

    ” “你賠不起。

    ”不知道是橘子酸還是他嘴裡有傷,楊延鵬吃東西的表情有些痛苦,“沒有人能替代别人的感受。

    現在是法治社會,你不該做超出自己本分的事。

    ” “我的本分是抓賊。

    讓一個殺人犯大搖大擺地走出看守所才是失職。

    ” “聽起來還真有那麼點兒疾惡如仇的味道……”他把剩下的幾瓣放在床頭,捂着腮幫子,含混不清地說道,“我在國安局那會兒,有個案子——涉密,就不跟你講細節了——嫌疑人其實就是‘他’,我知道,錯不了。

    雖然缺少證據,但我‘努力’讓‘他’服法了。

    兩年多以後,正主兒落網……那是個不折不扣的冤案。

    他被關押了兩年,期間,母親病故,老婆帶孩子跑了。

    那時的我跟你一樣,過于依賴經驗,相信直覺,結果呢?脫衣服、賠錢、僞證咎責……即便如此,也不可能抵償他蒙受冤獄的損失。

    ” 同病相憐的感覺很不好,我搖搖頭。

    “你是想說,這就是我的前車之鑒?那看來我得感謝你壞了我的事,既沒讓蘇震蒙受‘不白之冤’,又挽救了走在枉法不歸路上的我,對吧,楊大善人?” 楊延鵬詫異地皺着眉頭,啞然失笑:“原來你一直以為是我給雪晶劃的道……她跟我聊的時候就說證據有問題了。

    我想,如果不是她嫁了你以後智商飛躍,就是背後另有高人。

    你還真謝不着我。

    ” 開車下了四環路,我終于開口道:“我還一直沒跟你道謝呢。

    ” 彬抽着煙,望向窗外:“謝我什麼?” “沒你家老爺子出馬,我恐怕已經下崗了。

    ”我随意地敲打着方向盤,“他老人家能及時現身,恐怕不單是我運氣好吧?” “你女人給我打的電話,要謝回家謝老婆去。

    ”彬不領情,“這事沒必要謝我。

    ” 伯父講情,雖說勉強保住了我的飯碗,但從正隊長一抹到底、全局通報批評、停職檢查……我在尋覓“證據”的伊始,做夢也不曾想到會落得如此下場。

     “能把老白放出來的話生生撅回去,老爺子能量真大。

    這裡面不會是有什麼代價的吧?我不想給咱爹添太大麻煩。

    ” 彬沒說話,嘴角上挂着漫不經心的笑容。

     幾個案子的結果都不理想,老白的位子還這麼穩。

    幹爹付出的“代價”,也許有着某種層面上的“等價交換”。

    誰知道呢? “政治部換了新領導,據說是打算跟老白搶刑偵一把手,你猜是誰?”我故意把話題往這個方向引,希望能從彬口中得到證實。

     他厭煩地攤了下手,一副“關我鳥事”的樣子。

     “曙光派出所所長周若鴻,沒想到吧?”我靠路邊把車停進車位,“走,陪我上去見郝萌一面。

    ” 彬顯然不大情願:“你就因為這個案子闖的禍,檢點為上。

    ” “蘇震放了,郝建波也杳無音信。

    我答應過郝萌的事……最後好歹堂堂正正給個交代。

    ”我撫了下彬的肩膀,“你不想看我有始無終吧?” *** 見到郝萌我才發覺:能拿出來說的,确實不多。

     我“取證”一節自然不能提,郝建波的現狀更不能透露,牽連到破案過程的都得隐去;能講的,也就是公安機關神通廣大,最終将真兇緝拿歸案,但苦于缺乏證據,隻得放人結案。

     不巧的是,老兩口剛好都不在家。

     當我鼓足勇氣向郝萌說出這個無奈的結果後,面對她梨花帶雨的小臉,我竟然連句“對不起”都無力再說出口。

     就像楊延鵬說的那樣——沒有人能替代别人的感受。

     再一次,我本能地想去求助彬,這才發現,他又在盯着郝萌。

     上一次來這裡的時候,彬也用同樣的目光盯着這孩子。

     郝萌被彬看來看去,似乎有些不自然,哭聲低了下來。

    她努力克制自己不去看彬的方向,卻無法擺脫坐立不安的較勁姿态。

     大概是感到了我的沉默,彬扭過頭望向我。

    他的瞳孔中仿佛還殘留着郝萌抽泣的影像,卻将其籠罩在一片居高臨下的冷漠裡,以及——分明是,一種興趣? 就好像暴雨前蹲在樹下看螞蟻搬家的孩子,天真且殘忍。

     再去看那片淚眼婆娑,隻一瞬,隐隐傳出不和諧的氣息。

     不知是什麼時候,郝萌已止住哭聲,慢慢地擡起頭,卻不敢擡眼。

    淚痕在面頰上拖出一道道蜿蜒的軌迹,把她本就不甚嬌好的相貌,勾勒出一個成熟的輪廓——一種與她年齡不符的狡黠與世故。

     與此同時,彬垂首莞爾。

    無數若隐若現的疑問仿佛暗香疏影,靜悄悄地彌漫在房間裡。

    我豁然驚覺,面部肌肉不受控制地抽搐起來,話到嘴邊,卻說不出口。

     “理論上,這是個‘不可能’的案子。

    ” 所謂的“不可能”,就是根據郝萌的證言,郝建波當晚根本不可能有時間去掘坑埋屍。

     除非……一如周若鴻般老練的警察,卻取證失手——也就是說,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五号晚,六點半到九點半之間,郝建波并沒有回家。

     我愕然,無言地望向那張充滿稚氣,卻又在七年前擊敗了所有探員的面孔。

     生存的本能,也許無關年齡。

    但那一年,郝萌才幾歲? 相比較,我苦心詣造的僞證,真是小巫見大巫。

     彬早已了然于胸,卻隻是旁觀不語。

    我絕望地看着他,仿佛看到了一個百無聊賴的孩子,舉着裝滿人性碎片的萬花筒,慵倦地冷眼下瞰,反複把玩各種簡單變幻的醜陋圖案。

     我突然感到一種無以名狀的悲傷。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