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贰·人生的城市

首頁
    社會,隻是在各行各業裡,大家雖然可以各依所需,各行其道,但是佛教講“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

    行業雖多,道道不同,歸根究底都是為了替人服務、給人方便、助人解決問題。

    所以世間萬種的經營,百千的行事,其目的都是為了共生共榮,隻要大家能夠正派、向上、勤勞、利人,所謂“講義”、“講理”,則不管哪種行業、宗教、事業,條條都可以通往成功之途。

     塞 車 人生的煩惱很多,不論古今,不分中外!隻是現代人随着科技進步,煩惱似乎也因此增加了不少,例如家中停電、水管不通、出門塞車等。

     說到塞車,不管平時上下班,或是假日外出旅遊、購物,幾乎都會遇到塞車。

    一般道路交通流量大,偶爾塞車一下就過去了,還算好,最怕在高速公路上,一塞沒有數小時不容易疏通。

    有時候長途旅行,塞在高速公路的車陣裡,前也不能進,後也不能退,十幾個小時下來,肚子餓了還可忍耐,口渴數小時也還可以過去,萬一尿急,那可就真的不知如何是好了。

     塞車時,如果與人約好見面,眼看時間來不及,心裡的焦急也是可想而知。

    所幸現在有了手機,可以及時打電話通知對方,雖然還是可能誤事,但至少不至于太失禮。

     多年來,我經常在高速公路上行走,自己也體會出一套行走高速公路的哲學。

    例如,假日最好不要上路,因為有些新手也會趁此機會出門辦事,路況不會太順。

    有時候某些路段,上下班時間必定塞車,最好能避開這個時候通過該路段。

    有時候在高速公路上遇到車禍,要知道附近有哪些省道、南北快速道等,可以提早下交流道。

    如果路上沒有塞車,也沒有路況,還要注意不能超速,因為不時會有交通警察出現,甚至現在照相測速,隻要被照到,荷包就會“失血”。

     一般人高速公路走久了,哪些路段容易躲藏警察,大都心裡有數。

    根據我的觀察,所謂“逢彎莫快車,遇橋須慢行,戰備車道旁,兩邊有警察”,其實不管有沒有警察,遵守交通規則,才能确保自己和他人的行車安全,也可減少塞車之苦。

    關于塞車,也有因應之道,例如: 一、預做準備。

    一趟出門,車行需要多少時間,心裡要有數,最好車上能預備一些面包、開水,甚至尿壺等,以備塞車之需。

     二、提早出門。

    現代人約會要守時,開會要準時,這是應有的禮貌,不可經常以“塞車”作為遲到的理由,所以出門辦事,要把塞車的時間預估進去。

    甯可提早出門而早到,也不要遲到而對人失禮,這是現代人應該提倡的第一新生活運動。

     三、車況良好。

    出門以汽車代步,非常方便,但是如果汽車抛錨了,那可就真的是“汽車”者“氣死人”也!使用汽車,要靠平時的保養,再者每次出門前不忘事先做好檢查,例如,冷氣冷度夠不夠?刹車靈不靈?汽油加滿了嗎?機油換新沒有?水箱的水足夠嗎?如果你能随時注意保持良好車況,路上既不會妨礙别人,自己的安全又有保障,所以把車子保養好,這是自利利人的最佳法門。

     四、心情愉快。

    開車外出,一定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尤其喝酒不能上路。

    在車上也不可以抽煙,或是猛打手機,駕駛人員不要好講話,也不要急着趕時間,要從容不迫,每次開車外出,都能視同兜風旅行一樣,那麼潇灑自在。

    我過去一再提倡開車時應該注意:“不急不急,平安第一”、“不急不急,禮讓第一”,尤其一些開大貨車、聯結車的司機,更應該注意,不要随便變換車道,也不要超速,因為“欲速則不達”。

    所謂“妻兒倚門望,安全駕駛歸”,唯有安全駕駛,才是回家唯一的路。

     自行車 自行車,又名腳踏車,這是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之間的交通工具。

    人借助雙輪轉動,可以縮短走路的時間,增加行走的裡程,所以曾經風行世界。

    一般人上下班要騎自行車,出外采購要騎自行車,自行車成了人類社會重要的代步工具。

     後來,腳踏車為摩托車所取代,摩托車不需要人力,隻要加油,就能加速沖刺。

    直到今日,摩托車還在流行,但是傷亡率高,也造成社會付出不少成本。

    現在經濟發展,大家為求安全起見,都乘坐四輪汽車,甚至還安裝深色的玻璃,讓外面看不到車内。

    慢慢地,人我之間也就越來越隔閡了。

     現在歐洲的巴黎,倡導以腳踏車作為重要交通工具,每周一日實施“不準汽車上路,隻準騎腳踏車”。

    腳踏車為何又能重獲人類青睐呢?原因如下: 一、節約能源。

    現在有人憂心,能源過度浪費,未來會産生能源危機。

    根據科學報告,五十年後的世界,汽油用罄,屆時大地一片黑暗,不知人類如何生存下去。

    因此,唯有現在及早節約能源,減少汽油的消耗量,改用腳踏車代步,保留一些能源,留給萬年久遠的子孫,這是值得重視的問題。

     二、合乎環保。

    現在人類過分使用汽油,不但汽車排放的廢氣造成空氣污染,制造汽油所産生的廢棄物,也有害人類健康,所以環保人士呼籲用腳踏車代步,加強環保意識,隻要人人有心,必能做到。

     三、回歸簡樸。

    騎腳踏車,這是回歸簡樸生活的一大步,因為自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