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車不需要耗費油料,每日隻要花一點力氣,踩動車輪,一天就能省個幾美元的油費,一個月下來就是一二百元,一年就是數千元。
另外,汽車的保養、保險等花費,也是所費不赀,假如能騎腳踏車,就能減少不必要的支出,讓生活回歸到往昔的簡樸,實在是值得提倡的事。
四、有益健康。
騎腳踏車不但回歸簡樸,而且有益健康。
據現代醫學表示,人類最好的運動就是走路,因為走路雙腳運動,使全身的肢體,甚至五髒六腑的器官,都能運動,所以有益健康。
騎自行車的效果和走路一樣,是最好的運動。
俗語說,“路是人走出來的”,其實,健康也是要靠雙腳去走、去踩踏出來的,所以為了自己的健康,多騎腳踏車,盡量減少搭乘汽車的次數,可謂好處多多。
五、溝通人際。
汽車是封閉式的,内外不能交流,摩托車速度太快,也不能互動。
唯有騎自行車,騎在路上,三五好友可以高歌、可以對談,增加人際溝通,讓人與人之間多建立一些往來,增加友誼,增加了解,也是促進社會和諧的一件好事,值得提倡。
自行車能否再大行其道?人類能夠因它而有所獲益嗎?這就要看現代人的思維了!
遊
在佛教的《觀音經》裡叙述觀世音菩薩,形容他“遊諸國土,度脫衆生”,這個“遊”是表示自由自在、表示稱心如意的意思。
其實,不隻菩薩度衆生好像“遊”覽世界一樣,人間各界的人士,也都因為“遊”而有所增進,例如:
一、學生通過郊遊,可以增廣見聞。
全世界的教育,幾乎各級學校都會讓學生利用假期做各種郊遊。
例如,從幼兒園開始,就會到各個公園、名勝去遠足。
中學生、大學生也會想出種種方法自助旅行,或是求助一些單位的獎助,到國外遊學。
所謂“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不但青年學子希望通過遊學到世界各地遊曆,以期增廣見聞,一些工商企業、團體機構,也會獎助優秀青年出國訪問、遊曆,期能培養人才,厚植團體實力,可見“遊”的重要。
二、商賈通過旅遊,可以找尋機會。
當今“全球化”的時代,工商企業人士莫不急急忙忙地遊行世界,尋找商機。
過去說宗教無國界、醫學無國界,現在的工商幾乎也是無國界了。
中國的工商人士,現在遍滿世界,據說在世界各國投資的中國華商有四萬多戶,我想這是有登記的數字,沒有登記的還不知有多少呢!工商界的旅遊,現在飛機都有商務客艙,旅館也有商務旅館,可見工商企業在旅遊世界裡占有重要的地位。
三、異性通過同遊,可以結為伴侶。
從學生的郊遊,到青年的旅遊,再到旅行社所辦的一些國際旅行,替男女青年牽線,讓天下有情人結成眷屬者,不知凡幾。
青年人在山明水秀的地方結識異性朋友,彼此一見傾心,點燃愛的火花,譜出愛的戀曲,或者出國旅行十天、半個月的行程,在異國他鄉認識、結交,回國後魚雁往返、電話熱線,也譜出戀曲。
所以,“但願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屬”,旅行的促成,不能說沒有貢獻。
此外,朋友通過同遊,進一步互相了解、聯誼,促進感情,成就其他好事者,也不在少數。
三、官員通過出遊,可以體察民意。
曆代的帝王微服私訪,都是借“遊”來了解社會民情。
乾隆皇帝下江南遊山玩水的故事,一直到現在還在民間流傳。
官員出巡,訪問轄下的機關團體、工商企業,不但能增進了解、聯絡感情,而且還能就地解決各種問題,所以官員出巡,隻要不過分浪費,不造成擾民,人民自然歡迎。
四、僧人通過雲遊,可以砥砺道心:出家人“一缽千家飯,孤僧萬裡遊”,非常富有詩情畫意。
世界上,商人、軍人、探險家和僧人,同為世界上遊曆最多、最廣的人士。
一個出家人,遊走江湖,各地參訪,順治皇帝《贊僧詩》所謂“天下叢林飯似山,缽盂到處任君餐”,僧人借助行腳,砥砺道心,增長知識見聞,這都是“遊”的貢獻。
旅行的層次
古人有“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之說,現代人盛行觀光旅行,到處旅遊參學,佛教尤其一再提倡參訪、雲遊、行腳。
雲遊行腳就像現代的自助旅行,出家人“一缽千家飯,孤僧萬裡遊”,因此世界上行腳最多的人,第一就是僧侶。
其他如商賈、探險家、軍人等,都是靠着雙腳走出自己的人生,同時也走出了國家、人類的曆史。
台灣自從開放觀光以來,也鼓勵人們到世界各地觀光旅遊,以增長見聞。
茲就旅遊參訪所需的經濟、時間,以及各地的文化層次,分出十個等級,提供參考:
第一級,中國台灣環島一周。
時間大約五天,重點有花蓮的太魯閣、台東的綠島、屏東的墾丁公園、高雄市的愛河、高雄市的佛光山、嘉義的阿裡山、南投的日月潭、台北的故宮博物院,以及到陽明山泡溫泉、欣賞杜鵑花等。
第二級,中國香港地區及新馬泰。
此中尤以泰國的玉佛寺、馬來西亞的吉隆坡石油雙塔、新加坡的市區觀光,以及中國香港的迪士尼樂園,都值得一遊。
第三級,日韓。
日本九州島、四國的風光,京都、奈良的佛刹,以及韓國曹溪宗二十四叢林、民俗村等;覽勝之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