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曩莫三慢多沒馱(引)南(引一)阿(去急呼)薩縛怛啰(二合)缽啰(二合)底诃谛(二)怛他蘖黨矩奢(三)昌地淅哩也缽哩布羅迦(四)娑縛(二合)賀義雲。
惡(引行入也)薩縛怛啰(二合)缽羅底诃帝(一切所害也)怛他(引)揭(引如來句加三昧聲)俱舍(鈎也)菩提折哩也(二合菩提行也)跛哩布羅迦(滿足也)此中行者。
謂由此行能招諸佛大功德海也。
如世間鈎。
則有處所分劑。
不能遍一切處。
而作鈎召。
令如來鈎則不如是。
普及一切無所不加。
乃至能招大菩提果。
以要言之。
悉滿一切如來功德。
普召一切衆生。
亦令得此道也。
故句雲遍一切害(害即是鈎取殘之也)遍害一切不調伏者。
皆令于菩提之行而趣。
如果而得滿足也經第七雲。
諸佛救世者。
以慈召一切安住十地等大力諸菩薩。
及餘難調伏善心衆生
索鎖鈴印
軌注雲索鎖鈴記雲索印。
二手内縛。
舒二頭指微屈。
以頭相拄又雲鎖印。
二手背相附。
除大指外八輪相鈎。
即叉二臂向内拳立心前又雲鈴印。
左手作拳置腰。
右手垂五輪向下。
大指入掌内。
令如鈴舌(私雲。
有雲。
四輪旋令圓形)三遍振之。
各誦真言三返(私雲。
有人不用索等三印)索真言曰曩莫三滿多沒馱南(引)系系摩诃播舍缽啰(二合)娑勞那理也薩埵馱暏微谟诃迦怛他蘖多地目吃底(二合)你(入)佐多莎嚩賀鎖真言曰曩莫糁曼多縛曰羅(二合)赦(一)吽滿馱滿馱野(二)昌吒昌吒野(三)嚩曰羅(二合)那縛(二合)吠(四)薩縛怛啰(二合)缽羅底賀帝(五)莎賀鈴真言曰唵嚩曰啰(二合)健吒睹使也(二合)斛(引)
辟除從魔印
軌注雲除障不動記雲。
于時奉諸佛菩薩已了。
但有從魔。
仍用不動劍印辟除。
仍須結劍印入定鞘中。
誦真言三遍。
自鞘拔劍三度左轉。
即成辟除。
次三度右轉成結界。
即以劍入鞘。
舉頂三度振之便散
示三昧耶印
軌雲次示三昧耶。
速滿無上願。
令本真言主。
諸明歡喜故(不思議雲。
頌諸明者本尊也)廣軌雲正示三昧耶。
則能普增益一切衆生類。
當得成悉地速滿無上願。
以本真言主及諸明歡喜記雲。
結前入佛三昧耶印。
置心誦真言加持五處。
今于此處。
所以用示三昧耶者。
辟除從魔已了。
恐衆聖與彼紛散。
是以作示三昧耶。
令歡喜留住
獻阏伽
軌不說印。
但雲。
所獻阏伽水。
如法已加持。
奉諸善逝者。
用浴無垢身。
次當淨一切。
佛口所生子記雲。
左手擎水器。
右手結劍印。
誦不動真言二十一遍加持之。
然後二手作八葉印擎阏伽器。
置頂誦真言三反。
獻佛部諸尊。
次置額。
亦誦真言三遍。
獻蓮華部諸尊。
次置心亦誦真言。
獻金剛部諸尊。
及佛口所生子。
獻了即以阏伽水。
堕三滴于盤。
當念奉浴諸尊攝軌五供等并四智贊後雲。
次獻阏伽印。
止觀蓮華合。
風開附火節。
空各附于風。
先右後左膝。
展印至于額。
三奉于聖天。
心内有所求。
随獻皆啟白。
當得無垢地。
離惱清涼定(如求至願三習百字明)青龍雲。
蓮合風絞火。
空持風下節(私雲。
有雲。
虛心合掌。
開掌作掬。
二空橫安掌為水。
當心三誦。
次當頂額心獻三部。
有雲。
用前螺印)廣軌雲。
當發五大願有頌雲。
以此本性清淨水。
洗浴聖者無垢身。
唯願本尊以願。
願垂哀愍受阏伽軌雲真言曰(二十五返不動)曩莫三滿多沒馱(引)喃(引一)誐誐娜三摩(引)三摩娑縛賀攝軌出金剛界真言青龍注雲。
變成寶淨香水海。
底布金沙八德盈。
想浴衆聖淨無垢。
大悲胎藏大智海。
能洗衆塵證法身義六雲。
右句義中。
伽伽那是虛空義。
娑摩是等。
阿娑摩是無等義。
所謂等虛空無等也。
如來法身本性淨故。
無分别故。
無邊際故。
等同虛空。
然複有無邊不思議功德。
非彼虛空所能譬喻。
故雲無等也。
複雲阿娑摩。
是不等義。
不等者。
所謂二乘。
今既等同虛空。
又等此無等故。
雲等虛空無等也。
以最初伽字為真言體。
衆生界中來去亦不可得。
法界中來去相亦不可得。
以如來如去不可得故。
名為大空。
以此大空性淨之水用。
浴無垢之身。
是為阏伽真實之義
奉華座印
軌不說之記雲。
結前八葉印置心。
以不動明加持二十一遍。
然後誦華座明三遍。
以印置三處。
當念獻三部諸尊軌真言曰(除障加護不動)曩●●●●●阿軌注雲。
而作是言。
有頌雲。
善來尊者。
由本願力。
而來降赴。
起大慈悲。
唯垂(私雲。
有人此次用示位印。
以不動力印。
左安腰右示尊位雲雲。
具如對記)
私雲。
或說此次不動刀印。
經疏意雲。
欲作金剛事業。
更以不動慧刀自除身障。
轉作金剛薩埵
執金剛印
軌雲。
佉字大空點。
而置于頂上。
轉身作薩埵。
金剛種子心。
遍布諸身分諸法離言說。
以具印真言即同執金剛(五怙三怙)記雲。
先結外縛五?印置心。
次觀欠字置頂上。
其色金色。
次嚩字置心。
其色白色也。
此嚩字即金剛幢子心也。
理須遍置一切支分而以置心為置一切。
作是觀已誦真言三遍。
加持五處。
依此加持故。
身同金剛薩埵(對記雲。
轉大日身作執金剛身。
有雲。
或用三?印内縛。
二火立合二)(風少屈。
立二火後二空押二水叉上。
有雲。
吽總嚩别●)軌雲真言曰曩莫三慢多嚩日羅(二合)赦(一)戰拏摩诃噜灑拏(平二)吽義雲。
又金剛手真言●嚩字。
是金剛惠印。
以諸法語言道斷故。
不可壞不可轉。
種種戲論。
皆滅法如涅槃欲。
以此惠淨除一切衆生故。
加哥點也(二十雲。
●金剛手也。
縛義傍有二點。
即是除諸縛也)經雲。
爾時金剛手。
住大金剛無勝三昧。
說自心及眷屬真言者。
智度雲。
梵音摩賀。
釋有三義。
所謂大多勝。
以此秘密之主所持金剛惠印。
高廣皆遍法界。
無有中邊故名為大。
具有世界微塵普門眷屬故名為多。
于一切金剛義中。
最為第一故名為勝。
能于一切法界門。
顯示生死過患。
然此智體。
無能說其過者故名勝。
于一切法界門。
大破四魔軍衆絕其種類。
然此智體。
更無有法。
能破壞之者故名無勝。
若唯有一門之用。
則不名為大。
複次如是大慧。
如一切衆生等共有之。
今以三昧具足故名為無勝。
故還住此三昧而說真言也。
初句普遍歸命一切諸金剛。
次句雲戰拏。
譯雲極惡。
所謂暴惡。
乃至悉能啖食法界衆生。
及諸賢聖無複遺餘。
次雲摩賀噜灑拏。
又是大忿怒義。
乃至如劫燒災火。
既已焚燒萬物。
又複滅其灰燼也。
複次戰是一切法離遷變義。
拏是一法離怨對義。
是故金剛智體無能勝者。
麼是四魔義。
我慢義。
心意義。
皆無自性。
藉衆緣生故。
即是本來不生。
故永離塵染自性鈍故。
猶如大空故曰摩賀盧灑拏。
此又轉釋。
不可破壞之義也。
複次金剛智體。
離一切遷變。
以無怨對故。
無我無意。
離塵染故。
無智故。
同于大空故。
廣說之句。
末吽字是真言體。
賀是因義。
若法待因而成。
是遷變之法。
未離怨對。
悉皆可破可轉。
今此因本不生故。
其性常恒不可破壞具堅固力。
猶若風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