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邬聲。
即是無勝三昧。
上有空點故。
遍一切處。
是故名大金剛。
所謂金剛部中忿怒之義。
能于菩提樹下大怖四魔也
被甲印
記雲。
便結甲印。
誦真言三遍。
加持五處。
前被甲印也。
當觀遍身被金剛甲胄(私雲。
有人不用此印。
有人用之。
或)(如前回轉。
或隻印五處)
怖魔印
軌雲。
次應一心作。
摧伏諸魔印。
真語共相應。
惠拳舒風輪。
加于白毫際。
如毗俱胝形。
才結是法故。
當見遍此地。
金剛熾焰光。
能除極猛利。
無量天魔軍。
及餘為障者。
必定皆退散(青龍注雲左拳安腰)記雲。
左手作拳置腰。
右手亦作拳舒大指。
頭指而相撚之私雲。
相撚之言諸文無之。
以印置于白毫際。
作忿怒目止。
左右顧視。
誦真言三遍。
以印舉頂。
左轉三遍。
次右轉三遍。
次加持五處經雲。
智惠手為拳。
而舒風輪俱胝形住于等引義雲。
右手為拳握大指也(私雲。
二十本雲大指出者)而舒風指直豎之。
當以此印跓于眉間(以指頭當眉間者也。
雲等引者。
謂作毗俱知形。
其面如忿怒。
而心注)(一境不動也)此一切佛大印。
能現如來威猛大勢之力。
怖恐一切為障難者。
令其降伏。
亦能與一切衆生所願行者。
結此印時退散。
如來證菩提道場。
次此印能伏諸魔也軌雲真言曰曩莫三曼多沒馱(引)南(一)摩诃(引)沫羅縛底(二)捺奢嚩路嗢婆(二合)吠(平三)摩賀(引)昧怛哩也(二合)毗庾(二合)嗢蘖(二合)底(四)娑縛(二合)賀(引/私雲。
嗢字攝軌作讷)義雲摩诃縛梨(大力)伐底捺奢縛梨(十力也)馱婆(二合)吠(得也)摩诃彌底也(大慈也)毗庾(二合)娜蘖底(丁以反)莎诃此意言諸佛大力也。
此大力是何等力耶。
即是如來十力。
以一切力中最在大也。
如來雲何得此十力。
謂從大慈而得此十力故。
言此十力從大慈發生也
難堪忍印(私雲。
經第七印名難堪忍印。
真言名無堪忍真言。
對記有雲。
難堪忍。
又名無能勝。
又名)(無堪忍)
軌雲。
次用難堪忍。
蜜印明結護。
藏密散水輪。
旋轉指十方。
是名結大界。
用持十方國。
能令悉堅住。
是故三世事。
悉能普護之。
威猛無能睹(私雲。
此印不同。
是如上出)記雲。
結如來藏印。
印者二手合掌微屈十輪。
如來開蓮。
而舒開二無名指。
以印置心。
誦真言三返。
左右各三轉。
次指上下方。
次加持四處。
依結此印。
自初發菩提心乃至成佛。
令不間斷。
而退菩提心(私雲。
此印同今記前所出無堪)(忍印)軌雲真言曰曩莫三滿多沒馱(引)南(引一)薩嚩怛啰(二合)弩蘖帝(二)滿馱野徒瞞(引三)摩诃三摩野沮羅者(二合)帝(四)娑摩(二合)啰奶(五)阿缽啰(二合)底诃帝(二合六)馱迦迦迦(七)折啰折啰(八)滿馱滿馱(九)捺奢你以(二合)膻(十)薩嚩怛他蘖多弩枳惹(二合/私雲。
經弩壤)帝(十一)缽啰(二合)嚩啰達麼臘馱尾惹曳(十二)婆誐嚩底(十三)尾雉[口*履]尾矩?(十四)麗噜補哩(十五)娑嚩(二合)賀(私雲。
廣軌青龍全同之。
經第二藏品)(亦同之。
但麗噜補[口*履]次更有毗矩履三字。
或本麗噜補裡毗矩履七字。
注雲十五。
或本麗噜補裡。
注雲十五毗矩履。
)(注雲十六。
又經第七一兩句亦異諸文。
不遑委記)義雲。
又結大界真言。
亦是毗盧遮那。
住于清淨法幢高峰觀三昧中說。
譬如良将繞禦三軍。
随彼材力所堪各盡其用。
是故盡地而守無能犯之。
若入此三昧者。
亦能部分一切法門。
便如提綱振領毛目盡舉。
當知二明王二奉教四大護等。
皆是此中折沖禦海之用。
是以城池嚴固無敢幹之。
若真言行人用此結周界者。
乃至諸聖尊等。
以不越三昧耶故。
猶尚不能壞之。
持律比丘。
如法界作諸羯磨。
假使界外衆僧一切盡集。
更無有方便。
能令壞其法事也。
初雲薩嚩怛啰拏蘖帝。
譯雲随一切遍。
謂周遍十方一切處所畏。
次雲滿馱野徒?。
譯雲結界。
此意雲遍一切方便所結界也。
摩賀三摩野濕惹帝譯雲徒大三昧耶生。
譬如衆僧如法結界。
随彼久近劑未舍已來界法常生。
當知大三昧耶。
即是一切諸佛金剛羯磨。
是故如法結已金剛界生。
娑磨啰奶者。
譯雲憶念。
如羯磨唱相時。
先試衆僧令一心和合。
同共憶持。
今亦如是。
普告微塵大衆。
令憶念大誓同共加持也。
複次若深秘釋者。
即是共結行人心地中大界徒。
此已後悉成金剛法界宮。
諸魔群道不複得入。
一切妙業随意皆成。
如此界本來不生故。
畢竟不可舍也。
阿缽啰底賀帝。
是無能害義。
無能壞義。
無挂礙義。
馱迦是威光義。
重言之者。
謂極威光。
乃至如劫火猛焰。
無能逼近。
此是法界法爾非造作所成也。
次雲。
左啰是行義。
重言之者。
所謂極行。
以極行故。
周流速疾無處不遍。
又左者名無滅。
羅者名無障。
言此界非唯堅因不可破壞。
又有猛盛威光。
循環四布不可隐滅也。
次句重言滿馱。
是極結義。
娜舍你迦(私雲。
經并二十本有膻字)即是十方義。
以滿字本無縛故。
如是界體。
同于大空無縛之結終不可解。
故名極結。
複次于一微塵中結界。
亦遍十方故名極結也。
次句雲薩嚩怛他(引)蘖多(引)拏枳娘帝。
譯雲如來教。
缽啰(二合)縛啰。
譯雲所證。
達磨名法。
臘馱名獲。
亦是證得之義。
尾惹野。
翻為勝。
亦名無能勝。
以如是結界故。
于一切諸佛三昧耶教。
逮得如來自所證法。
一切諸障無能俎敗其功。
故雲無能勝也。
次雲婆誐嚩底。
是德号總名。
即是本真言主。
次雲尾矩哩尾矩黎者是除義。
初言尾矩哩。
是勸令淨除。
次雲尾矩黎。
是已淨除。
又初除謂淨諸垢。
次除複淨諸相。
次句雲黎魯補哩。
是宮義處所義。
言此所結界内。
即是一切世尊離垢無相之宮所。
以結界之意在于界故(私雲。
二十雲。
以真法除垢相即是諸佛所住之宮。
令同此界也)以黎字為真言體。
攞字加三昧聲。
萬行悉皆無相。
即是諸佛自證心處之宮。
一切有心量者。
非其境界故。
複結雲尾矩黎意明畢竟淨也。
不思議雲。
更加微矩麗字也。
但以此最後句中隸字為種子。
羅是相加此醫聲。
即是三昧離相三昧。
具一切相。
而離諸相。
此界之體相也軌雲真言曰(青龍注雲歸命同前)麗魯補哩尾矩[口*履]尾矩隸娑嚩(二合)賀(引私雲。
諸軌同之。
經印品并第七無尾矩履句。
又經七雲。
當誦七遍)義雲。
此中大界義者。
謂從初發大菩提心。
乃至成佛。
于其中間不令間斷。
不沒生死不退菩提。
即是大界也。
隸(離相三昧)魯(重攞字作二乘相也)補(第一義不可得也)裡(離垢)微(離縛)矩(作也)隸(離相)此七皆是三昧如來。
以此諸三昧而為莊嚴。
更無過上。
此是諸佛大界也(私雲。
經第七雲。
用難堪忍印。
次出大小咒。
普通藏品說前大咒不說印也。
密印品說印即用此小咒。
攝軌同)(之。
廣軌說印用小咒。
次雲。
大三昧耶結大界法雲印同前。
次出大咒)
四方四大護
東方無畏印
記雲。
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