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
又彼經雲。
念誦之時。
珠置當心。
不得高下。
捧數珠時。
微少低頭。
以至誠心頂禮)(三寶。
次禮八大菩薩。
次禮明王眷屬。
次禮應持誦真言。
想真言主如對目前。
如是誠不應散亂心緣别境。
又有雲。
)(本尊觀後。
依三部諸執數珠。
右手執母珠之第一之珠。
左執第四珠。
若佛部捧頂上。
若蓮部當額上。
若金部當面)(上。
至心祈願正念誦時。
與诃移珠。
又有雲。
仰舒左手承執念珠。
右手移珠專住一緣。
如是念誦是慈覺大師察記)(抄耳)
蘇悉地軌雲。
佛部淨數珠真言曰。
那谟羅怛囊(二合)怛啰夜也唵阏梛縛帝微若曳悉地悉馱栗替莎诃蓮花部淨數珠真言曰。
唵那谟缽持莽簸拏曳(一)唵闇沒哩耽俨袂(二)室哩曳(三)室唎忙哩你(四)莎诃金剛部淨數珠真言曰。
那谟啰怛那怛啰(二合)夜也那莽室戰(二合)拏嚩曰啰簸儜曳摩诃藥乞沙細囊缽跢曳唵枳哩枳哩勞捺哩尼莎诃各以此三部淨珠真言。
随其本部真言。
用穿珠孔。
一一珠顆持誦七遍。
乃至穿繼畢已。
又更持誦真言百遍。
複如前法而淨數珠。
後以此真言而作成就初說佛部成就數珠真言曰。
唵那谟婆伽縛底悉悌娑馱也娑馱也悉馱?贊莎诃蓮華部成就數珠真言曰。
唵嚩蘇莽底室哩(二合)曳缽特莽(二合)忙哩你莎诃金剛部成就數珠真言曰。
唵嚩日啰爾耽若曳莎诃。
以此成就數珠真言。
誦本部真言。
于數珠上。
乃至供養持誦千遍。
以為成就次說執持數珠手印之相。
以右手大指撚無名指頭。
直舒中指少指。
微屈頭指着中指上節側。
左手亦然。
是手印通三部用。
是佛部數珠印(私雲。
記雲。
右手印執珠。
左)(手大指撚無名指。
兩指輪穴之中串入殊鬘勿執珠)次說蓮花部執數珠印相。
以右手大指撚其中指頭。
餘三指直舒。
左手亦然次說金剛部執數珠印相。
以右手作拳。
展大指撚頭指頭。
左手亦然(私雲。
此淨珠淨成珠二真言。
或)(俱不用。
或俱用之。
或随用一。
先德意難知。
更問)
次正念誦(可誦無所不至真言)
軌雲。
一一諸真言。
作心意念誦。
出入息為二。
第一常相應(私雲。
此一行出經世出世持誦品。
義雲。
諸真言中随取一一各别而作心念誦。
第二)(作出入息念誦。
此二法最第一相應也。
又雲。
一一念誦。
或作意念誦。
或作出入息念誦。
雲雲。
更檢。
又第一常相)(應者。
有先德雲。
阿字為第一。
與阿觀常相應。
雲雲。
今檢悉地出現品雲。
阿字第一命。
義雲。
若無阿字即不生故第)(一命也。
又同品雲。
以阿字門作出入息之時。
思惟行者爾時能持壽命長劫住世。
義雲。
想阿字同于出入息。
謂以此)(字作出入息。
令出入分明不斷也。
又百字真言法品雲。
阿字第一句。
義雲。
此阿字于一切真言門中。
最為第一也。
)(雲雲。
因茲光德作此釋欤。
更問)阿字布支分(私雲。
同品雲。
以阿字遍布一切支分。
?雲。
以心)(布此阿字也。
從頂及眼耳等。
乃至遍于内外支分)持滿三洛叉(私雲。
亦同品文也。
疏雲。
誦此)(字三洛叉即成也)普賢及文殊。
執金剛聖天。
現前而摩頂。
行者稽首禮。
速奉阏伽水。
意生香花鬘。
便得身清淨(私雲。
同品雲。
次于滿月。
盡其所有而以供養。
乃至普賢菩薩文殊師利執金剛等。
)(或餘聖天現前摩頂唱言。
善哉行者應當稽首作禮奉阏伽即水。
時得不忘菩提心三昧。
又以如是身心輕安而誦唱)(之。
當得随生心清淨身清淨。
誦此三洛叉已。
至白月十五日為滿月)
私雲。
次念誦後事
軌雲。
念誦分限畢。
持珠安本處。
方入三摩地。
食頂從定出。
複結根本印。
真言七返已。
次陳虛空眼。
奉獻香花等。
悅意妙伽陀。
阏伽及發願廣軌雲。
念誦分限畢。
捧珠頂戴已。
然後安本處。
重結大日印。
入法界三昧。
行者出三昧。
念本明七遍(雲雲)記雲。
念誦分限已了殊置合掌中。
舉頂發願而置本處(次第此次入本尊三摩地及出定。
結)(根本印。
誦真言七返)次陳虛空眼印。
如前以所修善專獻此尊。
從初發心至于佛所果修善根。
領知不令滅沒故。
以回向此尊(私雲。
有雲。
其詞雲。
以此微少善根回向部母。
)(大悲守護。
成菩提時。
還與于我。
又有雲。
三部母。
雲雲)
次五供養(次第缺之)次普供養次贊次阏伽(私雲。
)(有雲。
發五大願)次振鈴次加持句(私雲。
有人振鈴以前加持句)
軌雲。
說救世加持。
令法眼道遍。
一切處久住。
當合金剛掌。
随明遍觸身(諸軌同之)記雲。
以金剛合掌加持五處是也
囑累品雲。
爾時世尊告一切衆會言。
汝今應當住不放逸。
于此法門若不知根性。
不應授與他人。
除我弟子具标相者。
我今演說。
汝等當一心聽。
若于吉祥執宿時生。
志求勝事。
有微細慧。
常念恩德。
生渴仰心。
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