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縛。
豎二中指。
指端相拄而置心。
當觀花台上有嚩字。
字轉或無畏結護者。
身金色著白衣。
而現小忿怒。
手持壇荼(聲也)作此觀已誦無堪忍真言。
左右各三返回轉。
次指上下方。
次加持五處
次北方壞諸怖印
記雲。
先金剛合掌。
屈二頭指。
各撚大指端配心。
當觀門中有博字。
字轉成壞諸怖結護者。
素衣潔白色。
手持渴伽(釼也)誦同真言左右各三轉。
上下方五處同上
次西方難降伏護者印
記雲。
先二手内縛。
舒二頭指微屈指端相拄(即索印也)置心。
當觀索字。
字轉成難降伏者。
其色如無憂花。
着赤衣現微笑。
而觀衆會誦真言轉印如上
次南方無堪忍普護印
記雲。
同前難堪忍印置心。
當觀門中有唅欠二字。
字轉成無勝結護者。
身黑色着衣玄服。
首戴髻冠。
光照衆生界。
手持檀荼。
一切眷屬坐白蓮花。
誦咒轉印同上(私雲。
四大護印。
先德傳多同之。
經?諸軌并不)(說之。
廣軌雲。
四大印玄雲雲。
更問之)軌雲。
四方四大護。
無畏壞諸怖。
難降伏護者。
無堪忍普護。
藏印水甲合。
散舒二風輪。
法幢高峰觀。
哀愍無餘衆。
帝釋方花台。
縛字光轉成。
無畏結護者。
金色妙白衣。
面現少忿怒。
手持于檀荼。
夜叉方博字。
壞諸怖結護。
素衣潔白色。
手持于渴伽。
龍方觀索字。
轉成難降伏。
色如無憂花。
朱衣現微笑。
而觀于衆會。
焰魔方唅欠。
成無勝結護。
黑色玄服衣。
毗俱眉浪文。
首戴發髻冠。
光照衆生界。
手持檀荼印。
及一切眷屬。
皆座白蓮花。
真言各密印。
如前已開示(私雲。
此四種子●●●●●欤。
但初二字。
或作●●。
更)(檢諸文。
又此軌文出轉字輪曼荼羅行品。
但破文說南方種子雲。
忏(二合)字。
義雲乞欽字。
而對記雲●染字可)(決。
又義雲。
北方跛字。
或傍加二點雲雲。
今案雲或字剩欤。
又若應言凡跛字。
或傍加二點欤。
更檢諸本。
又經雲)(檀荼者。
義雲捧也。
又經不說西方所持印。
義雲刀印。
又言眷屬白蓮者。
安義釋意。
通說四方眷屬也。
又軌雲。
真)(言各密印。
如前已開示者指何處耶)廣大儀軌出大界印真言了雲。
爾時毗盧遮那佛。
住于諸一切願。
出廣無長舌相。
遍覆一切佛刹。
入清淨法幢高峰觀三昧。
時佛從定起。
發遍一切如來法界哀愍無餘衆生聲。
說大力護明妃。
即以前大界印。
其二火輪鈎屈相合。
散舒風輪名無堪忍大護印。
彼真言曰。
四大結護印者(東方作無畏結護持舍印嚩字。
北方)(作壞諸普大護持刀印磨字。
西方作難降大護持刀印博字。
南方金剛無勝大護持舍印嚩字)曩莫薩嚩怛他(引)蘖帝毗藥(二合一)薩縛婆野尾濕嚩(二合)目契[木*敵](三)薩嚩他(四)唅欠(五)洛乞灑(二合)摩賀(引)沫隸(六)薩嚩怛他(引)蘖多奢昵也(二合)你(入)若帝(七)吽(引)吽(引入)怛羅(二合)吒怛嚩(二合)吒(九)阿缽啰(二合)底賀(引)帝(十)娑縛(二合)賀說此明已。
即時普遍佛刹六種震動。
一切菩薩得未曾有開敷眼。
于諸佛前以悅意言而說偈言諸佛甚希有。
說此大力護。
一切佛護持。
城池皆固密。
由彼護心住。
所有為障者。
毗那夜迦等。
惡形諸羅刹。
一切皆退散。
念真言力故青龍軌同今軌。
但彼第二行初句雲大界火内交(雲雲。
餘句皆同。
私雲。
此第二行未祥其意。
有雲。
廣軌先說無堪印。
次明四大護。
今軌亦同彼意欤。
)(對記有人雲。
先大界印。
次無堪忍印。
次四大護印故雲雲。
諸軌四大護前明無堪忍印欤。
更問。
義雲。
以四大護名護)(一方。
又持無堪忍大護皆普護之雲雲。
此又四護之外。
别說普護也。
攝軌大界印明次。
亦出無堪忍印明。
更思。
又)(此四大護真言。
或用結大界略真言。
或用前無堪忍真言。
俱以種子為差别。
或前三用大界小咒。
南方用前無堪忍)(明。
是非未詳。
幾此四印明。
經疏諸軌不明。
更問明師)二守護東方左方置無能守護者(亦名不可越守護者)軌雲。
無能三昧拳舉翼輪開敷。
智拳心舒風。
猶如相拟勢記雲。
左手舒五輪。
舉臂令至頂上傍。
右手作拳舒頭指置心。
經同今軌義雲。
難勝金剛印。
右手作拳。
豎風指而當心。
上左手作拳(皆大指出外)此與圖不同。
圖上定拳空輪在内也(私雲。
此與以下十四字十二十本無)直舒臂令拳稍高與頭齊也。
以一切魔不能娆亂。
勝之故得名也(私雲。
軌經俱雲拳舉開敷。
記隻雲舒。
不雲拳。
疏隻雲拳不雲開舒。
)(若是異欤。
若可會欤)軌雲真言曰曩莫三曼多嚩日羅(二合)赦(一)讷啰馱(二合)哩灑摩賀路灑拏(二)佉捺野薩鑁(引呼)娑怛他(引)蘖多然矩噜(三)娑縛(二)(合)賀(私雲。
青龍同之。
又讷羅者。
印品攝廣亦軌并無羅字。
又沙怛他。
藏品廣軌亦雲怛他。
印品攝軌隻雲)(薩他。
又廣軌蘖多次有阿曳字。
又經及攝軌歸命雲南麼三曼多勃馱南。
下同)義雲。
又讷達羅灑真言。
是法佛奉教者。
常守護曼荼羅内門住于右邊(二十本雲。
常在内門右邊)譯雲。
難執持。
亦雲難降伏。
以毗盧遮那大空無礙力故。
一切無能執持制伏之者。
又譯雲不可越。
亦雲不可觀視。
以常奉宣如來三昧耶教。
是故威勢尊嚴無敢過越。
又彼光晖猛威如集百千日輪。
一切嬰童之曰不能谛視。
欲具如是衆義故。
存其梵名也。
初句雲讷馱啰灑。
即彼正音。
摩賀(引)盧(引)灑拏。
是大忿怒義。
如前釋。
佉(引)娜野。
是食啖義。
正以佉字為真言體。
以諸法如虛空亦不可得故。
名為不可得空。
一切衆生。
以不列此空故。
常縱諸四魔等肆意陵暴法界宮城。
今還用此空力。
驅除呑滅無複遺餘。
又能自在攝召一切衆生。
令入此難解難入法門。
普見心佛。
次雲娜字者。
非但招入而已。
亦能以無量門。
開出如來秘寶。
而遍施之。
是則法身奉教者。
所為事業。
次有野字門。
是無垂義。
以無所垂故。
于一念中周旋往返。
普遍十方。
若心有所依恃則不能示也。
次雲薩鑁怛他蘖多枳碾矩噜者。
此枳碾字引聲令故雲阿。
枳碾。
是教敕義(二十雲。
膽長聲呼之。
是故敕也。
與前句阿聲連)所謂一切如來教敕。
矩噜是作義。
又轉釋前句。
乃至十方三世一切如來教敕。
皆能随教而作也。
亦是奉宣法王教敕之意。
令一切如說而行。
不得違越也又印品義雲。
讷達啰沙(二合難降伏也)摩诃盧瑟拏(大忿怒也。
以何法而伏衆魔。
猶有大忿怒也)法馱耶(食也。
食一切煩惱等障)(法)薩縛怛他揭多阿曳然(一切如來教也)但盧(奉也。
謂奉一切如來教。
)(當随教敕而作也)同門右方置相向守護者(義釋雲。
相向金剛。
猶與難勝相)(對狹門故得名也)軌雲。
相對舉惠拳。
狀如相擊勢記雲。
其印同前。
但左右之手。
相換以為其異。
自餘三方之門。
亦置此尊。
其見印亦同經疏同之軌雲真言曰曩莫三曼馱嚩日啰(二)(合)赦(一)系阿鼻目佉摩賀缽啰(二合)戰拏(二)佉那野緊旨啰野徒(三)三摩野摩拏娑麼(二合)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