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世圓滿光離熱住三昧
(私雲。
此說大日曼荼羅也。
但八葉下有别品散在處處。
有隐意趣。
更問)
義釋雲。
内心妙白蓮者。
此是衆生本心妙法芬陀利花秘密标幟。
花台八葉圓滿均等。
如正開敷之形。
此蓮花台是實相自然智惠。
蓮花葉是大悲方便也。
正以此藏為大悲胎藏漫荼羅之體。
其餘三重是從此自證功德流出諸善知識入法界門耳。
正方四葉是如來四智。
隅角四葉是如來四行。
約此現為八種善知識。
各持金剛惠印。
故雲遍出諸葉間也。
如是十六法一一皆等法界。
乃至無有少分不平等處。
故其标相亦與冥符。
略攝如來萬德以為十六指(十本雲。
人法各八故為十六。
人法皆無生。
一一皆互)(遍)申而長之則無量無邊。
故此漫荼羅極小之量劑十六指。
大則無限也。
須蕊是一切三昧門陀羅尼門六度十八空等。
如大般若之所說。
從此一一須蕊。
以加持神力故。
現出三重漫荼羅中一種莊嚴眷屬也。
此是如來秘傳之法。
不可形于翰墨故。
寄在圖像以示行人。
若得深意者。
自當默而識之耳。
從此實相花台中則表大日如來加持之相。
其義已如前釋。
餘秘密八印下品及圖說之”
秘密漫荼羅品第十一
最初正等覺敷置漫荼羅
密中之秘密大悲胎藏生
及無量世間出世曼荼羅
彼所有圖像次第說當聽
四方普周匝一門及通道
金剛印遍嚴中羯磨金剛
其上妙蓮花開敷含果實
于彼大蓮印大空點莊嚴
八葉悉圓整善好具須蕊
十二支生句普遍華台中
其上兩足尊導師成正覺
以八漫荼羅眷屬自圍繞
當知此最初悲生漫荼羅
從此流諸壇各如其本教
事業形悉地安置諸佛子
義釋雲。
佛言有正等覺漫荼羅最密中密無上大悲藏生等名若無量世出世漫荼羅同者(二十本雲。
佛言有正等覺漫荼羅置秘密中密無上大悲藏等名若無量等世出世曼荼羅同者)即是如來最上正覺究極之說也。
然此大悲藏生前已說竟。
何故更說。
有何差别耶。
然前雖說者是為秘密。
更有秘中之秘密中之密。
若不得此法者。
設通達前法亦不得成。
故為最秘要也。
若解此者。
一切世出世間諸漫荼羅皆同用之。
無所不入也(已下經疏等為說秘密稍難分辨)(耳。
私雲。
十二十本無此注也)其作法。
先作四方漫荼羅。
其界唯用羯磨金剛智印。
周匝相連以為其道。
唯安一門。
其中又作十字金剛印。
亦如前作之。
但以十字為異耳。
其十字金剛印上畫作蓮花仰而半敷。
令此十字如花之狀也(私雲。
狀字或本作莖。
又令此以下九字恐應在上為異耳之次欤)其花上又安八葉之華。
即如前五佛四菩薩方位也。
當以心想而置九點。
即是台及八葉中各想一點也。
點即是大空之證。
此正成正覺義也。
于此八葉及中。
當作方圓漫荼羅而畫本尊之像。
佛方壇。
菩薩圓也。
此但是行人自為己作。
不合示人。
若作法時。
自在壇門而坐。
自作灌頂等法。
然後得作一切法也。
此事尤秘。
但心存之不可形于翰墨也。
又其台上當想如上十二字真言王。
令其字一一分明置于壇上也(更問。
連環置耶。
以何為次第耶。
又雲。
花中安子)(者。
謂畫蓮子。
或十或過減無在。
私雲。
安子者。
或本雲含果實者)經雲流出者。
謂人了解此秘密法。
一切世出世壇皆于中流出。
随義相應可解也。
略有四種造秘密之法。
謂事業(即是從初至末緣壇種種事業所應作者也)形(謂本尊等形顯分段)悉地(即所成果)安置位(即置本尊方位也)了解此四法即通一切流出之法也(更問)從此流出諸壇。
皆依本教所說。
佛子者。
告彼也。
謂金剛也又四菩薩者。
普賢巽。
文殊坤。
慈氏幹。
觀音艮。
是其位也。
前緣起列衆中。
或以除障替觀音。
或以除一切惡趣替文殊。
其義各異。
課用一事亦得。
以此中用觀音為正也。
已上毗盧漫荼羅竟(持誦不同雲。
亦如前作之但十字為異者。
中台三重尊位同前壇。
此秘密壇十字界)(道異前壇也。
雲雲。
今私案文意雲。
其中作十字。
其上作蓮花。
雲雲。
恐非界道欤。
又雲。
大悲壇五色)(為界道。
成就壇五股為界道。
秘密壇十字作界道。
雲雲。
今謂成就壇五股檢文亦不明。
私案彼疏雲。
)(三股金剛更互相叉而作之。
股股相連。
是金剛結義)
軌雲。
寶幢日晖色。
三角而具光
經說世尊大威德生印了雲。
其漫荼羅三角而具光明。
義釋雲。
其漫荼羅作三角形。
于其四邊又有四三角圍繞之。
故曰周也其中當觀毗盧遮那世尊而在其中也。
其三角漫荼羅。
當觀八葉花花台上作三角漫荼羅也。
即是前瑜伽座。
作此三角。
其尖向下。
其色亦赤也。
前雲三角尖向上。
今向下者義用殊也。
想佛在此中。
而作威光印也
經說世尊金剛不壞印了雲。
其漫荼羅如嚩字相有金剛光。
義雲。
其漫荼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