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持灌頂系鬘。
後成大日。
謂略出經真實經說金剛薩埵法是也。
頂經亦同。
此三經中皆用金剛薩埵者。
準義訣有四面大日故。
且以金剛面現薩埵身。
舉始兼終。
其實是教王經所說一切如來薩埵現證菩提之法故。
非東方金剛部中金剛薩埵。
四者三十七尊中随修一尊為一門而入。
先用其尊種子三昧耶形其形之身。
次成大日。
次用五佛加持灌頂系鬘。
謂今大軌所說二薩埵法是也。
五者三十七尊中随修一尊。
先用其尊種子三昧耶形其尊之身。
次用其尊加持。
次用五佛灌頂。
次用其尊系鬘。
謂金剛王軌等所說是也。
六者或時不成五相成身。
從三昧耶直成尊成身。
随用加持灌頂系鬘。
謂大樂軌等說是也。
若文殊軌屬第一例(雲雲)見者細思第三示印明不同者。
五部都法别部别尊各各異說難可究知。
今略示其大途。
今軌說蓮部五相真言不說其印。
說中明金剛部五相。
初四亦不明印。
第五用三昧耶釼印。
有雲。
初四用定印。
第五用釼印。
秘不載文(雲雲)此似今記。
然今試案今軌并三摩地軌等意。
從等持至諸佛加持。
通用定印欤。
何以知者。
今軌先說定印。
次不說印。
至諸佛加持中雲。
不改前印。
此若遠指彼定印欤若不爾者。
指前何印雲不改前(此約文相一往論之。
若隐密說不依文相)又三摩地軌說金部五相真言。
初說定印。
次不說印。
諸佛加持中雲。
定中遍禮佛。
願加持堅固(雲雲)既雲定中。
豈非定印。
有雲。
從等持至諸佛加持。
同用妙觀察智印(雲雲)得軌意欤。
有雲。
五相成身用定印。
是通法也或用五部别印。
即五佛印也。
或随别尊用别尊印(雲雲)又有雲。
若通途說。
從等持至成本尊八個真言。
同用定印。
更别印軌有六真言。
加舒斂二。
故雲八也。
有雲。
慈覺大師說。
興善寺元改阿阇梨說。
至諸佛加持始動身作印。
印相釼印(雲雲)私檢諸軌。
多似此說。
但不似今軌也。
若爾五相多用定印。
然攝真實經說金部成身真言。
通用金剛縛印。
略出經說金部成身真言。
初不說印。
但文雲。
應以三摩地觀察自心(雲雲)用定印欤。
第二用金剛縛印。
第三用五股印。
次有展收印。
同用三股印。
次堅牢明及為金剛身明。
俱不說印(雲雲)心地觀經說金部。
初二用金剛縛。
第三用智拳印。
第四五相彼經不說。
有雲。
第三成蓮華用蓮花契。
第四證蓮花身用三摩耶會花方印(雲雲)有雲。
通諸部用五智滿足印契(雲雲)有雲。
成本尊者大日如來。
若約五部諸尊各别。
金部阿閦。
寶部寶生。
蓮花部彌陀。
羯部釋迦。
各用其真言。
有雲。
五佛各有真言印。
安公雲。
今此軌具金剛蓮花二薩埵法。
以彼二印為此成本尊印。
加持灌頂系鬘皆用彼二薩埵法。
次用五部加持灌頂系鬘百字加持。
五部具足彼成大日。
所謂劍印為究竟印。
瑜伽蓮花部法成觀自在後成正覺。
略出經成金剛薩埵。
先用自身加持灌頂系鬘。
次用十六菩薩五佛加持灌頂系鬘百字加持後成如來。
攝真實經直成佛三身。
是文略也。
凡檢通例。
諸别軌中此成本尊準成别尊不雲大日故。
唯一尊加持灌頂系鬘。
然随成一尊。
從此門入滿十六生必成大日故。
此大軌說其滿法故。
二薩埵自尊法後。
更用五部具法故。
須此本尊印。
若作二薩念誦。
唯用二薩埵印為成本尊印。
若作大日念誦。
乃用大日劍印三身真言。
若作餘尊念誦。
随用其尊印。
但同用此成本尊明。
即攝真實法身真言故。
瑜伽供養次第法成本尊中雲。
變跋折羅成毗盧舍那。
乃至諸部聖衆随其本尊依彼字印各作本三昧耶印。
已上并約别法而說。
若約五部總法言之。
此中具用五佛印為五佛身。
次修四密十六八供四攝合三十七尊。
三密具足成就故。
頂經雲。
見一切如來為自身具一切形。
已上引先德異說。
見者取舍
問。
釼印唯是大日印欤答。
理趣會軌雲。
次作灌頂法。
以金剛界自在印而置頂上。
次額上次右後左。
真言曰。
唵嚩日羅(二合)薩埵。
次頂右寶曰。
唵嚩日羅(二合)羅怛娜(二合)次後法日。
唵嚩日羅(二合)達摩。
次左業曰。
次唵嚩日羅(二合)羯磨。
密印本縛忍願如力進力附是也。
由是加持五如來冠在其頂(雲雲)若準此文。
此印是五部通印欤
問。
如先可言。
今軌題雲蓮花部心念誦儀軌。
其成身觀即似蓮部。
然人師多作五部釋即出其印明。
今傳受記明金剛部成身。
又軌加持灌頂備有五部結鬘唯出四部。
次三會具五部末後唯出二薩埵法。
若爾軌為是何部答。
此極難詳。
就中五相成身此界秘要。
若迷其旨更斯何事乎。
今為助自行偷述愚慮雲。
題雲蓮花部。
五相亦是蓮花部。
然後說諸部者。
入理之門雖異。
所證之果是一。
随從一門入自備五部德故。
雖雲蓮部。
五部具足。
又準東界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