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章 QQ秀:真实世界的倒影

首頁
    ‘阿凡達’服務内容也将随着這個社區的拓展而不斷拓展,它不是一個一勞永逸的創收工具,而是一個确認方向後不斷追加投入、豐富内容的過程。

    ” 在收到許良的PPT之後,曾李青決定把決策層召集起來,聽一次專項彙報。

     “我們市場部門其實都看好‘阿凡達’,可是,上新産品是研發部門的職權,于是,都得看瓜哥的态度。

    ”曾李青回憶說。

    沒想到,在彙報會上,第一個表态的就是“瓜哥”張志東,許良演示到一半的時候,從來謹慎的張志東就站起來打斷他:“我覺得這是一個好産品,應該馬上做。

    ”馬化騰随之應和。

     當場,“阿凡達小組”就成立了,許良受命領銜,張志東抽調了三位程序員和一位美工給他。

    第二天,程序員徐琳就設計出了第一個原型。

    許良認為“騰訊在内容策劃上力量薄弱,與内容相關的服務一直不是強項”,便委托一家韓國公司設計虛拟道具,兩個月裡設計出800多款,“阿凡達小組”的程序員開發出QQ商城。

    這套虛拟形象系統,被稱為“QQ秀”(QQshow)。

     2003年1月24日,QQ秀上線試運營,許良派送給所有QQ會員價值10元的Q币,使他們成為QQ秀的種子用戶。

     兩個月後,騰訊宣布“QQ秀”——QQ虛拟形象系統正式收費,QQ用戶可以用Q币購買衣物、飾品和環境場景等設計自己的個性化虛拟形象。

    在QQ秀商城中,有各種虛拟物品——仙女裝、職業裝、墨鏡、項鍊,它們的售價在0.5元到1元之間……這些虛拟物品可以依照自己的需要随時更換,也可以作為禮品送給自己的QQ好友。

    這一個性化的虛拟形象除了在QQ頭像上顯示之外,還将在QQ聊天室、騰訊社區、QQ交友等服務中出現,也就是說,QQ秀讓一個網民在虛拟世界裡重建了一個虛拟的自己和表達情感的方式。

    一個QQ秀形象有效期為6個月,之後用戶需繼續付費購買。

     QQ秀受歡迎的程度,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QQ秀上線的前半年,就有500萬人購買了這項服務,平均花費為5元左右,支出遠遠大于購買一個“靓号”。

    而且,這次并沒有引起用戶的反感和輿論的攻擊,因為,這是一次用戶完全主動的自願行為。

     “QQ人”與QQ現實主義 當騰訊推出QQ秀的時候,它的仿效對象ICQ一直沒有找到實現盈利的方式,在北美以及歐洲,它的市場份額被微軟的MSN和雅虎的雅虎通瓜分。

    某種意義上,QQ秀再造了即時通信客戶端的性質、功能與盈利模式,是騰訊對ICQ的一次華麗的告别。

     在騰訊的曆史,乃至中國互聯網史上,QQ秀都堪稱一款革命性的收費産品,它可以被視為全球互聯網産業的一次“東方式應用創新”。

    騰訊不是這一創新的發起者,可是它卻憑借這一創新獲得真正商業上的成功。

    而比商業利益更有價值的是,QQ秀讓騰訊與它的億級用戶建立了情感上的歸屬關系。

     馬化騰是第一批QQ秀的用戶。

    他在QQ商城購買了如下道具:一頭長發、一副墨鏡、一條緊身的牛仔褲,由此打扮出一個年輕牛仔的形象。

    而在現實生活中,他從來沒有留過長發,不戴墨鏡,也幾乎不穿牛仔褲。

    這是一個極具寓意的現象:一個人在虛拟世界裡對自我身份的認定,也許正是現實生活的倒影。

     西方的很多互聯網研究者,對于中國網民願意花錢購買虛拟道具來裝扮自己這一點,感到非常的不可思議。

    在這裡,可以透視出東西方社會人在角色認知上的巨大差異。

     中國社會曆來是一個充滿了壓抑感的等級社會,它既表現在宗族的内部,也體現在公共社會層面,人們在現實生活中戰戰兢兢,情感生活十分蒼白和乏味。

    而虛拟社區的出現,如同一個突然出現的新世界,讓壓抑日久的人們可以戴着面具,實現一次不需要節制的狂歡。

    中國人在現實中的含蓄與在虛拟中的狂放構成了一個十分鮮明和諷刺性的反差。

    QQ的早期使用者,大部分是15歲到25歲的年輕人,這是一群在現實生活中沒有身份,卻渴望得到認可的焦慮的人。

    他們在家庭裡被嚴厲管制,在社會組織裡被忽視和邊緣化;因荷爾蒙的作用,他們又渴望得到認可,渴望确認自我,渴望尋找到屬于自己的族群。

    這些在現實世界中不可能達到的目标,在虛拟世界中卻可以輕易實現。

     QQ秀的誕生,讓這種需求得到了一次展示的機會,正如美國輿論專家沃爾特·李普曼所揭示的:“人的特征本身總是模糊不清、搖擺不定的,要想牢牢記住它們,就得借助一種有形的象征。

    圖像始終是最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