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章 QQ秀:真实世界的倒影

首頁
    可靠的觀念傳達方式。

    ”人們在QQ商城裡購買虛拟服飾的過程,本質上就是一次自我性格及身份确認的過程——當我們看到馬化騰的那個年輕牛仔形象的時候,幾乎可以确認,在他的内心裡生長着一個“不羁的牛仔”,或許連他自己也是第一次意識到。

    這是一種非常美妙而怪異的生命體驗,你無法在其他的場合,以其他的方式實現。

     在一次接受記者采訪時,吳宵光已意識到了這樣的需求存在,他說,騰訊出售的其實不是“服飾”,而是“情感的寄托”,“代表了一個人在别人眼中的形象,朋友看到我在QQ上面的形象,就能夠知道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這是騰訊真正的秘密之一。

     自OICQ——日後的QQ——誕生的第一天起,中國社會中就出現了一個新的群體,他們大多出生在1985年之後,可以直接被命名為“QQ人”。

    這個稱謂背後有四個共同的特征: 第一,他們都在少年的時候,即在擁有身份證之前,就申請了一個QQ号,這成為一個獨立的符号,是他們與世界單獨對話的入口。

     第二,QQ提供了一個與真實世界相對剝離的虛拟世界,互聯網讓人的生活超越了地理疆界,“QQ人”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本土中國人”,而是從未出現過的、消除了地方性的一代人。

    “QQ人”結交朋友的半徑與前一代完全不同,其擴大的倍數與QQ的交際廣度呈正比例的關系。

     第三,QQ改變了一代人表達态度和感情的方式,QQ和QQ秀比信函、電話乃至電子郵件更加直接、快捷和短促,這造成了一個即時、快餐型的時代;同時,習慣于QQ方式的人則可能在真實生活中喪失某種能力。

    我曾去一個“搭讪學習班”做調研,教練告訴我,來這裡學習的青年,很多人在QQ上很活躍,可是在真實生活中無法與人當面交流,“因為沒有‘QQ表情’,所以不會聊天”。

     第四,“QQ人”的世界是一個碎片化了的、缺乏深度的世界,人人都是信息的傳播主體,傳播的速度及廣度大多取決于表達的戲劇性。

    而與“知識的深刻”無關。

    “QQ人”更敢于表達自己的态度,可是也更容易被情緒和偏見所吸引。

     QQ秀是一個了不起的創新,從此,QQ不再僅僅是一個單純的、沒有溫度的通信工具,而是蛻變成一個有虛拟人格、自己的價值觀及族群規範的虛拟世界。

     在未來的幾年裡,我們即将看到,幾乎所有的互聯網大公司都推出了自己的即時通信工具,發動了一場針對QQ的圍剿戰,但是騰訊非常輕易地獲得了勝利。

    除卻商業競争上的策略之外,其最大原因正在于,所有競争者都從技術的層面展開攻擊,而沒有一家在情感上對用戶進行誘惑,當人們在一個世界——無論是現實的還是虛拟的——裡完成了自我身份的認定後,“遷徙”将是一個非常困難的任務。

     圍繞“QQ人”,為他們提供各種服務是騰訊商業模式的本質。

     騰訊一直在尋找一種方式,可以讓“QQ人”為服務買單。

    “靓号”是一種嘗試,但是它過于粗暴和直接。

    QQ秀則要委婉得多,那些标價為0.5元或1元的道具人人都買得起,它們便宜得可以忽略不計,但是提供的情感滿足卻又是那麼不可替代,它為那些對自我認知最為敏感,也最不确定的年輕人,提供了一個購買欲望的廉價櫃台。

     對于騰訊而言,QQ秀也是一個“蛻變之秀”,從此,這家即時通信服務商成為一個發掘人性、出售娛樂體驗的供應商。

    騰訊構築了一個“現實版的虛拟世界”,在這裡,一切的角色、地位、秩序及兌付方式,都是現世的和物質主義的,并且因更便捷、更廉價,所以更加的現實,我們不妨稱之為“QQ現實主義”。

    馬化騰是這個虛拟世界的創造者,當它成型之後,便構成了驚人的、能夠自我繁衍和變型的能力,日後,給騰訊帶來巨大商業利益的QQ空間、QQ遊戲,無一不是這一邏輯的延伸。

     2003年:三個戰略級的衍變 QQ秀讓騰訊在“移動夢網”業務之外,尋找到了互聯網增值業務的盈利模式,這一獲利完全來自于QQ用戶,因而是騰訊可以全面主導的。

    在2003年前後,QQ秀所産生的收入仍然無法與移動QQ相比,大約隻有後者的1/8,但是,它所帶來的可能性和想象力卻要大得多。

    從此,QQ、QQ會員、QQ秀以及Q币,構成一個獨立的、閉環式運轉的QQ世界,騰訊的組織體制内部也誘發出一系列戰略級的衍變。

     衍變之一:與工程師文化相交融的産品經理制。

     從創業的第一天起,騰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