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方案,即由騰訊投資360,360則“做出一個攔截百度的東西,先打它的醫療廣告,打掉它30%的收入”。
周鴻祎還表示願意幫助騰訊投資迅雷等其他互聯網公司,“其他的企業都建立在你的平台上,這樣既有創新,騰訊又仍然是第一大公司”。
馬化騰拒絕了周鴻祎的建議,理由是“這些公司沒有價值”。
在求和不成的情景下,除了置之死地的兇猛之外,這位湖北人已無任何可以憑借的武器。
接下來發生的情景出乎所有觀戰者的意料。
就在中秋節過後的9月27日,360突然發布直接針對QQ的“360隐私保護器”,同時在360網站上開設《用戶隐私大過天》的讨論專題網頁,其中彙集了大量針對性的文章,标題都帶有強烈的譴責口吻,如《QQ窺探用戶隐私由來已久》《QQ侵犯用戶隐私》《QQ承認窺探用戶隐私》《QQ窺私目的》《請慎重選擇QQ》《多款軟件曝QQ窺私》等等。
它們均以毋庸置疑的口吻譴責QQ在未經用戶許可的情況下偷窺用戶個人隐私文件和數據。
同時,360還推出了“誰在偷窺你的隐私文件——傳圖得iPhone4”的有獎曬圖活動。
在一篇題為“360隐私保護器發新版,增加監測MSN、騰訊TM、阿裡旺旺功能”的文章中,作者寫道:“360隐私保護器的發布終于捅破了這層窗戶紙,該軟件的第一版針對網民投訴最多、用戶量最大的聊天軟件QQ進行監測,實時記錄QQ對用戶電腦隐私文件的‘窺視’行為”,“據悉,目前已有數百萬網民下載使用了360隐私保護器,結果令人觸目驚心。
從網友們貼在論壇、微博等各處的截圖中可以看到,QQ通常在運行數分鐘後就會訪問用戶硬盤的千餘個文件,其中與聊天服務完全無關的項目動辄達到100項以上,包括大量用戶私人的圖片、文檔、網銀文件等隐私數據”。
在另外一篇标示為“360隐私保護器”軟件開發小組的博客日志中描述道:“360安全中心近期接到大量用戶投訴,稱某聊天軟件在未經用戶許可的情況下偷窺用戶個人隐私文件和數據。
沒錯,這——是事實”,“騰訊公司能否告訴廣大網民,目前曝出的大量QQ‘窺私’行為,哪些是别人幹的?哪些是QQ自己幹的?實際上,這些行為都是QQ自己幹的”。
在揭露和譴責了QQ的“窺私行為”之後,360公司宣布“360隐私保護器”将能實時監測曝光QQ的行為。
當用戶安裝了“隐私保護器”軟件後,在初始界面右側就可以看到一段提示:“個人電話、證件号碼、上網和聊天記錄等隐私洩露事件大多與某些軟件偷窺電腦信息有關,無數網民因此深受廣告騷擾、欺詐威脅”,“360隐私保護器會如實記錄某些軟件訪問用戶隐私信息的可疑行為,并對可能洩露您個人隐私的操作做标紅提醒”,而當用戶使用隐私保護器對QQ軟件進行監測後,又會得到顯示“共有N個文件或目錄被QQ查看過,其中M項可能涉及您的隐私”。
360公司所推出的“隐私保護器”以及在網絡上對騰訊的污名化攻擊,如同投擲了一顆超級震撼彈,頓時引起QQ用戶的擔憂和恐慌。
在一個公民社會中,隐私被視為人權保障的基本項,若騰訊真的如同一位“老大哥”一樣日日窺視着用戶的隐私,那麼,中國的互聯網顯然是一個邪惡的世界,騰訊自然罪不可赦。
輿論攻防:技術的,還是道德的
周鴻祎選擇在9月27日推出“360隐私保護器”并展開對騰訊的污名化攻擊,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據他的說法,這也是向騰訊學來的。
“騰訊每一次重大升級都會選在節假日之前,這往往讓對手措手不及。
”十一國慶節結束後,當騰訊的高管們度假歸來,發現整個互聯網已經充斥着對騰訊的辱罵和指責。
在騰訊的曆史上,盡管也遭遇過種種攻擊,可是從來沒有碰到過周鴻祎這樣的對手,他對輿論有天生的掌控和擴散能力,同時能夠在産品層面上實施有效率的主動反擊。
首先,周鴻祎很好地運用了新浪微博的平台,幾乎每一次的攻擊都是從他的個人微博開始的。
他用生動煽情的文字,對騰訊極盡嘲諷之能事,這些微博以病毒傳播般的速度迅速地吸引了網民的眼球,這使得360以社交化的手法掌握了輿論的主動權,而這在之前的企業競争中是非常罕見的。
其次,周鴻祎從一開始就“定義”了這場戰争的性質,那便是“草根創業者對壟斷者的反叛”,他在微博中寫道:“3Q之争,本質上不是360和騰訊的鬥争,而是互聯網創新力量和壟斷力量的鬥争,360在壟斷力量擠壓下找到一條生路,也是為其他互聯網創業公司找生路。
那就是,跟壟斷力量鬥争,絕對不能傷害用戶利益,反而應該以增加用戶利益為目标。
”“中國互聯網很亂,叢林法則,弱肉強食。
就是因為中國的第一大互聯網公司不願意承擔社會責任,反而是以流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