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合作或提出很多限制條件,而外資公司則不被允許在中國獨立建設自己的數據中心。
其後果就是,MSN的數據通過各地電信的服務器中轉時,效率非常的低下。
”
MSN的兩款功能曾得到用戶的歡迎。
一個美國孵化的MSNSpaces,引入中國之後很受歡迎,它帶有社交的成分和最時髦的博客形态。
熊明華指定鄭志昊為這一産品的負責人。
另一個是“MSN機器人”,可以實現人機對話。
然而,在離線消息、文件傳輸等基礎性通信功能上的落于下風,以及統籌戰略上的無度,使得MSN從來沒有真正威脅到QQ的基本盤。
其三,羅川獨創的分包合作模式在運營中出現了混亂。
被引進到MSN平台上的合作夥伴行業不一、訴求各異,且都急于獲利,從而造成中文網的頻道風格千差萬别,價格落差很大,甚至出現互相拆台、壓價的現象。
上海美斯恩根本沒有能力居中協調,久而久之,廣告價值便大幅縮水,羅川所謂的“打造白領門戶”的願景徹底落空。
時任聯衆董事長的鮑嶽橋曾透露過一個數據:聯衆出資600萬元成為MSN唯一的遊戲平台合作夥伴,可是運營一個月下來,由MSN導入到聯衆的遊戲用戶竟隻有20個人!聯衆在一個季度後就中止了此次合作。
MSN試圖從電信增值業務中搶一杯羹的做法,也遭遇了一個非常不好的時機,中國移動已經開始大規模地清理“移動夢網”中的灰色增值服務,清華深訊被用戶投訴存在未經用戶同意私自開通收費短信等行為,遭到中國移動的警告,MSN中國減緩了發展短信包月服務的步伐,其收入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其四,微軟與雅虎的互聯互通沒有取得預料中的“裡程碑式的效果”。
正如馬化騰在一開始就預料的,MSN與雅虎通能夠聯通的隻是兩家的在線狀況和基本消息,語音、視頻,還有MSNSpaces等,聯通都很困難,如果聯不到位,用戶可能仍會覺得是兩個網絡。
漸漸地,這一被普遍看好的模式便少有人問津。
如果說上述被動都發生在機制和制度層面,那麼,到2006年年初,微軟又接連犯下了兩個非常華麗的戰略性錯誤。
2005年12月13日,微軟發布Live戰略,宣布從下一年開始,将微軟的系列服務都整合到一個新的WindowsLive平台上,“這些改進使得LiveMessenger更像一個管理連續性信息的管理器以及社群網中心”。
在MSN中國區的工程師們看來,Live戰略無異于一場災難。
熊明華沮喪地說:“在新推出的版本中,MSN不見了!它被包裹在一個看上去功能更多,也貌似更強大的系統之中,但它不再是一個獨立的即時通信客戶端,它由一個平台級的産品,一下子降格為一個插件。
”當時負責MSNSpaces運營的鄭志昊日後說,在本質上,微軟始終是一家軟件技術公司,而不是互聯網公司,它沒有運營一個互聯網産品的經驗。
“當我們看到LiveMessenger的時候,便知道戰争即将結束了。
”張志東說。
到2006年6月,微軟中國接着做出了一個讓騰訊上下歡欣鼓舞的決定:它宣布終止與雅虎中國在搜索上的合作,微軟将上線自己的“Live搜索”。
這意味着一年前大張旗鼓的互通聯盟自我解體。
身心疲憊的熊明華和羅川相繼離開了微軟。
熊明華不久後出現在騰訊公司。
在過去的一年多裡,他深深地感受到了一家跨國公司在中國生存的艱難,種種無力感讓他想要換一下環境。
而這段時間,每到節假日,他總能收到張志東從深圳發來的問候短信。
“盡管他沒有再提及加盟之事,可是我能感受到他的誠意。
”加入騰訊的熊明華被任命為騰訊的聯席CTO,與張志東一起主持騰訊的技術部門,在騰訊的最高管理層出現了第二張來自國際公司的面孔。
熊明華的MSN舊部鄭志昊和殷宇也随之來到了騰訊,日後分别擔任社交平台和即時通信部門的副總裁。
騰訊在此役中的意外收獲是,得到了一批高水準的技術人才。
從此之後,在騰訊那份冗長的“敵人”名單中,MSN被剔除了。
根據易觀國際的數據,到2008年的第二個季度,QQ的市場份額增至80.2%,MSN已萎縮到4.1%,被移動飛信超越。
随着MSN的落敗,其他那些市場份額更少的企業相繼減弱了對即時通信産品的投入,“抗QQ聯盟”就此瓦解,騰訊在自己的主戰場打赢了一場艱難的保衛戰。
2010年10月,微軟宣布關閉MSNSpaces博客服務,全球3000多萬名用戶面臨搬遷,而微軟提供的博客服務商沒有針對中國用戶的漢文版,這幾乎是棄上百萬用戶于不顧。
鄭志昊主持的QQ空間部門在第一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