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章 梦网:意外的拯救者

首頁
    席執行官(CEO),曾李青為首席運營官(COO),張志東為首席技術官(CTO),陳一丹為首席行政官(CAO),負責所有行政事務包括後勤,許晨晔則為首席信息官(CIO),負責新聞媒體事務并兼管門戶網站。

     一大批優秀的專業人才也在此時被引入騰訊,如财務部經理王齊,行政部經理郭凱天,以及如今的首席财務官(CFO)、集團高級副總裁羅碩瀚。

     R線下設三個部門:無線開發部負責手機端的短信業務,經理是鄧延;基礎開發部負責底層技術和服務器維護,經理是李海翔;産品開發部負責QQ客戶端的技術開發及維護,經理是吳宵光。

     M線下設綜合市場部和移動通信部。

    前者負責全國銷售隊伍的建設及管理,後者負責與三大電信運營商的業務對接,經理分别為鄒小旻和唐欣。

     在公司決策上,騰訊形成了總辦會議制度。

    每兩周召開一次,參加者為5位創始人和各核心業務部門主管,人數為10~12人。

    這個人數規模一直沒有被突破,一直到2013年,騰訊的總員工人數已超過2萬人,總辦會的參與者也不過16人。

     總辦會是騰訊最為核心的決策會議,馬化騰要求所有與會者無論日常工作多麼繁忙,都務必前來參加。

    每次會議都在上午10點準時開始,一般都要延續到淩晨2~3點,因此是一種非常考驗體力的馬拉松會議。

     “Pony喜歡開長會,每一個議題提出後,他都不會先表态,而是想要聽到每一個人的态度和意見,所以會議往往開得很漫長。

    ”好幾位與會者對我透露過開會的情景。

    “在總辦會上,幾乎所有重要的決議都是在午夜12點以後才做出的,因為到那個時候,大家都太疲勞了,常常有人大喊‘太困了,太困了,快點定下來吧’,然後就把一些事情定了下來。

    ” 一個比較特殊的慣例是,騰訊的總辦會沒有表決制度,根據人力資源部門主管奚丹等人的記憶,“十來年裡,沒有一次決策是靠表決産生的”。

    在部門業務事項上,相關責任主管的意見很受重視,“誰主管,誰提出,誰負責”。

    在關系到公司整體戰略的事務上,以達成共識為決策前提,若反對的人多,便會被擱置,而一旦為大多數人所贊同,反對者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見。

    在這一過程中,馬化騰并沒有被授予“一票贊同”或“一票否決”的權力,他看上去更像是一位折中者。

     不成功的收費試驗 眼瞧着無線業務部門月進百萬的火熱局面,負責QQ客戶端的産品開發部則像一個捧着金飯碗的乞丐,馬化騰融來的錢幾乎都砸在QQ上,可是卻找不到直接獲利的辦法。

     第一個被想到的模式,當然是廣告。

     早在2000年8月,QQ的頁面上第一次出現了旗幟(banner)廣告,客戶每投放一天需花費2萬元到9萬元不等,按打開次數來計算,每天的廣告曝光可達到4億次,周末達5億次,按“千人成本”來算是非常的劃算。

    “當時的投放客戶幾乎都是正在燒錢的互聯網公司,大家互相投放,我在你那裡投廣告,你也在我這裡投一些,大家就都有了收入,其實是騙投資人的。

    我們也找很多消費品公司談過,隻有寶潔和諾基亞嘗試性地投放了一些。

    ” 與新浪等門戶網站相比,騰訊的廣告價格非常低廉,往往隻有前者的1/5,曝光率卻非常高。

    可是,因為QQ的面積很小,廣告的展現效果并不好,而且,QQ用戶的年齡偏小,商品購買力令人懷疑,因此,廣告的推廣不順利。

    到2000年的12月,騰訊名義上的廣告收入曾一度達到150萬元,可是到第二年的2月,在互聯網寒流的襲擊下,願意到QQ上投廣告的企業越來越少。

     吳宵光想到的第二個模式,是會員制。

     “我們當時算了一下,QQ用戶已将近1億,如果有百分之一的用戶願意購買我們的服務,就是一筆非常可觀的收入。

    ”2000年11月,騰訊推出了名為“QQ俱樂部”的會員服務,向付費會員提供免費用戶享受不到的服務,包括具備網絡收藏夾和好友列表保存等功能,還可以選到一個較好記憶的“靓号”,會費為每月10元。

     這項業務被寄予厚望,騰訊自稱這是“中國互聯網史上的第一個增值服務業務”,曾李青負責的市場部還專門印制了數十萬張名片大小、标明QQ号碼與密碼的“騰訊會員卡”,雇人在鬧市區和大學校園去大量派送。

     可是,在強力的推銷之下,“QQ俱樂部”受到空前的冷落,每個月隻有幾百個用戶願意加入,月收入僅兩三萬元,半年内隻發展了區區3000個會員。

    這個結果讓騰訊上下非常沮喪,馬化騰将失敗的原因歸咎于支付方式的缺失。

    “當時的中國青年消費者幾乎沒有人擁有信用卡,他們必須要跑到郵局去彙款,很少有網友樂意為了每月10元往郵局跑的。

    ”由于付費者寥寥,騰訊之前承諾的服務也沒有開發實現,這是騰訊曆史上非常尴尬的一次業務嘗試。

     第三個被嘗試的業務,是企業服務。

     在相當長時期内,馬化騰堅定地認為,面向企業收費将是QQ最重要的獲利渠道之一。

    在2000年年底,騰訊推出面向企業的BQQ(即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