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在編書,非常忙。
”對于希望拜見天王的人,天王府女官們都以這樣的借口拒絕。
天王确實每天都在執筆寫東西。
人們說他熱衷于宗教著述,他本人也确實很認真。
他真心相信,這樣的著述問世,可以拯救很多人的靈魂。
“我喜歡天王的著作,希望能早日讀到它。
”楊秀清表面這麼說,内心卻非常瞧不起,他根本不認為宗教著作會有什麼力量。
楊秀清是文盲,他隻喜歡叫别人念書給他聽。
曆史書有時有點意思,其他書他沒有興趣。
聽枯燥無味的大文章,簡直是種痛苦,寫這種文章不是更加難受嗎?聰明人絕不幹這種傻事。
值得警惕的是他下面的人。
除了韋昌輝,還有石達開和秦日綱。
若他們當中有人聚集起巨大的勢力來犯上,那将是很可怕的。
楊秀清極力阻撓這些人積蓄力量。
楊秀清最不信任的是韋昌輝。
他跟韋昌輝從金田村時期以來就一直打交道,他深知這人跟自己在各方面都有很大差異。
占領南京後,楊秀清掌握人事大權,任命韋昌輝擔任首都軍隊司令官。
把這危險人物派出去,說不定會在什麼地方搞割據,或帶軍隊打回來,要把他放在自己眼睛看得到的地方。
石達開和秦日綱常率西征軍在外,楊秀清已采取措施,不讓他們的力量過于強大。
例如,石達開駐在安慶,逐漸受到當地人的敬仰,楊秀清感到這很危險,于是把秦日綱派去接替他,石達開被叫回天京,将韋昌輝的一部分權力委交給他。
令人感到有諷刺意味的是,楊秀清越是想擴張自己的威力,韋昌輝勢力反而越強大。
楊秀清為增加自己的威嚴,決定不直接受理從前線送來的大小報告。
楊秀清很快要當上太平天國名副其實的帝王了,不能事無巨細,一一親自處理,他決定僅受理下一級機關的重要報告。
下一級機關就是北王府。
規定,北王府先把前線報告加以研究,分清輕重等級,然後再送往東王府。
這确實可以表明東王府高居北王府之上,誰都看得很清楚。
但是,北王府因此而掌握了所有實際事務。
究竟什麼樣的報告要送到東王府去,完全由北王府決定。
于是,誰都想巴結北王府,人們都向那裡聚集,韋昌輝的勢力增強了。
把石達開叫回天京,讓他承擔韋昌輝在天京壟斷的一半實際事務,其目的主要是抑制過于強大的北王府。
西部戰線出現了嚴重局面,若讓北王韋昌輝繼續待在天京不動窩,楊秀清感到有點說不過去。
東王一度曾宣布讓韋昌輝去湖北督戰,但又以“未能獲天王準許”為由,取消了這個決定。
秦日綱在安慶擴軍兩千人,楊秀清對此很不滿,決定讓羅大綱去接替秦日綱,把秦日綱擴大的一部分軍隊編入東王府。
不久,楊秀清決定派韋昌輝去江西。
派出去征集軍隊不好,留在天京積蓄實力對楊秀清也是麻煩事,楊秀清按他自己的方式權衡利弊,結果還是決定将韋昌輝派出去。
韋昌輝若待在天京,北王府有可能變成反楊秀清的大本營。
前線上都要派人到天京來聯系,楊秀清不願讓韋昌輝掌握這樣要害的工作。
不能把韋昌輝長期放在同前線将領經常保持聯系的崗位上,派出去也許會擴大軍隊,但必須要同敵人作戰。
曾國藩已在南昌建立了司令部。
楊秀清一向輕視洪秀全,認為他“幹不出什麼大事”。
“天王派出了密使!”在聽到負責情報工作的部下這麼報告時,他流露出不相信的神情。
“派到哪兒?是湖北還是江西?”湖北有石達開,江西有韋昌輝。
“不是,是上海。
”
“什麼?上海!”
“您還記得曾在桂平洗石庵裡待過的那個名叫西玲的女人嗎?”
“啊,她跟金順記關系密切,是個混血兒,很漂亮。
不過,她比我們要大得多呀!”
“可能是要她到天京來管理天王府後官。
”
“哈哈哈!”楊秀清大笑起來。
由于兩年前的“天父下凡”,楊長妹、石汀蘭、朱九妹等年長婦女都已離開了天王府。
天王府後宮美女成群,大概是女人間的矛盾激化,洪秀全有點對付不了了。
“如果是那個西玲,論年歲也不小,又是舊相識,而且從她性格來看,也可以勝任管理女人的工作,解決她們間的矛盾。
天王也真想出了這個好主意。
哈哈哈……”
楊秀清一笑置之。
這時,在上海維多商會的一間屋子裡,連維材抱着胳膊說道:“天王派密使的事,看來已經洩露了……”
“您是指向西玲派密使的事嗎?那看起來好像是有意洩露出去的。
”連理文道。
“這是苦肉計呀!為的是掩蓋向江西和湖北派出密使……天京危險啦!”
連維材面前的桌子上放着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