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台下兩派的人也張口結舌,緊張萬狀。
“太極派”的朱劍秋連進三步,踏離宮,走坎位,振乾剛,用坤柔,招招使到極緻,霎時之間,秦如山左肩已中了一劍,鮮血湧濕衣袖,秦如山雖慘叫了一聲,但随即穩據台心,心想:“今日在衆目睽睽之下,我秦如山即使死于劍下,也要死得英雄!”立刻咬住下唇,忍住劇痛,鷹瞵虎視,向朱劍秋沖去。
因為他下定了決死之心,劍法再不局限于“昆吾派”的招式,隻找狠毒的去使,每招都對正朱劍秋要害殺去,這時朱劍秋雖然勝了一劍,但卻想保持全勝,極力避免為對方所傷,所以心中不知不覺已經改攻為守,劍勢也随而趨弱,用這來阻擋秦如山餓虎下山之勢,駁雜不定之招,反而顯得舉棋不定,束手束腳,隻見他出艮宮,退坤位,不自覺的已退近台邊,當秦如山一招“玉虎旋風”沖到之時,腳步一偏,竟爾滑了下去。
秦如山急速一個箭步,進據台邊,一不做,二不休,将劍一劃,竟将朱劍秋的手斬斷……
當下鑼聲一響,齊大标宣布秦如山勝了這場,台邊又挂出了三個紅牌,表示這一場他共得了三點。
“昆吾派”的人均歡呼得意,可把“太極派”的人氣得個七竅生煙,因己方的人确實先跌下台來,此點無法否認。
但認為秦如山當朱劍秋離台之後,仍然揮劍斬人,有違下台傷人之義,均指責他不合規矩,有意欺人,所以都鼓噪起來。
齊大标見場中片混亂,立加制止,又道:“你們在場内須聽我的!手中見高下,刀劍不留情,各憑本事取勝。
誰個心服口不服,到場外去算賬,不許在這裡瞎鬧。
”說罷又吩咐台邊的手下道:“把他擡下去!”幾個人走過去将暈了過去的朱劍秋擡走。
當下吳驚天眼睛裡又是恨火,又是熱淚,捧着朱劍秋的斷臂,一擲擲向“昆吾派”的人那裡去,同時道:“趕明兒看你們不賠我們十條手臂!”
那邊李長騰舉手一接,答道:“多多承領!有本事再來做虧本生意!”“昆吾派”的人也跟着轟笑起來。
笑聲未己,已另有一人躍上台去。
那躍到台上的人,右手提着一把大刀,刀把上紮着一方火紅巾,極之惹眼。
那時秦如山一場得勝,意興甚豪,正欲離台。
那人忽對他道:“秦老頭子,我看你的劍不一定格外利,隻不過格外長,我憑這把鈍刀,想也對付得過去。
”
說話的人是“玄玄刀”的陳石頭,他本來是泰安的佃戶,後來因受不了咐主的壓迫,殺人留債,遠走膠州。
秦如山以前在泰安做過護院,陳石頭早就認識他,他們莊裡的一個佃戶的女兒叫做桂香的,本來與陳石頭相好,後來被秦如山糟蹋過,竟然上吊了,所以陳石頭對他早就有了根。
剛才又見他台下傷人,心裡更按捺不住。
他與“太極劍”朱劍秋那群人雖然素不相識,可是也有一點淵源,因為“玄玄刀”與“太極劍”都是張三豐祖師所傳,所以也可說是分枝而同幹。
就為了這幾點關系,他就從觀衆座中走上台去,要與秦如山較個高下。
他的嘴不大饒人,剛才說秦如山的劍不是“利”而是“長”,就是暗諷他台下傷人。
秦如山回頭一看,覺得發證的人好生面善,思索一陣,終于也辨認出來,心想這殺人犯怎麼也鬥膽到了這裡來,不禁大為生氣,便對他罵道:“你這混蛋原來還留着命,竟敢當衆對你老子胡說八道,大概是活得膩了?”
陳石頭冷笑道:“你這老而不别僅嘴兇,别看我陳石頭爛命一條,有本事你來取去!”
其時“昆吾派”的人見秦如山已大戰了一場,又怕堕對方輪戰之計,都想勸他下去,可又為着他的面子,不能出口,但李長騰實在忍耐不住了,便對他道:“師傅,讓我去收拾這小子。
”
陳石頭便對他道:“這位哥兒别忙,讓我先對付了你師傅,再來找你。
有例在先,也是兩場作一場打,你覺得如何?”
這一來更不給“昆吾派”留面子,秦如山也更下不了台,乃憤怒地罵道:“你這混蛋不知死活,看我斬你個七零八碎!”乃揮劍來剌。
陳石頭一刀格住,喝道:“糟老頭且慢,讓我先問一同。
”說罷轉頭向吳驚天方面道:“你們要左手還是要右手?”他這句話本來是用來氣秦如山而幫“太極派”的,可奈“太極派”的人聽來,卻另是一番滋味,他們想:“難道我們報不了此仇,倒要你這小子出頭!”所以不但不領情,反而生了反感。
當下吳驚天隻哼了一聲。
陳石頭一時想不到那許多,回頭對秦如山道:“他們不好意思開價,還是我來跟你講生意吧,糟老頭,先借左手!”說着便運刀直劈。
秦如山用劍一撩,想不到對方刀力沉雄,手中劍幾乎震去。
秦如山見陳石刀力沉雄,不敢輕慢,但心中禁不住奇怪:“數年不見,這年頭傻腦的土包子,他從哪裡學得這等本事?”殊不知陳石頭遠走膠州之後,就結識了“玄玄平庸之輩可比,否則手中劍剛才已經被震脫手。
當下秦如山雖避開了對方第一次猛烈的刀鋒,無奈陳石頭究竟勢準力猛,展、抹、砍、劈,毫不放松,所謂“雙刀看的是走,單刀看的是手”,他除了右手中的刀兇猛如虎之外,一隻左掌,随刀進退,裹身擊敵,簡直如虎添翼。
秦如山鹫起鹘落,但陳石頭一交上了手,一把刀連綿不絕,任憑秦如山左飄右忽,那摺摺的刀光總是不離眉睫,不容他有絲毫喘息的機會。
戰了五十六個回合,秦如山雖未被對方的鋒刃粘着皮肉,卻實在已氣力不繼。
但他深知刀劍無情,臨危更其心亂不得,所以一面避免吃虧,一面亦專心消耗陳石頭的精力,以便可乘之隙。
戰又移時,陳石頭刀法一松,他即反守為攻,一連三劍,一招狠過一招,專取對方右腕,可奈陳石頭也粗中有細,他記起了程三玄教他的一個口訣:“一招勇,兩招松,三招便或空”,這是臨敵時的大忌,這口訣是從“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變通出來的,程三玄教他時,要他時時要保留餘勁。
目下他見秦如山連進三招,狠雖是狠,究竟餘勁無多,所以一直到他最後一招“青龍探海”戳過來時,方運足全力,用刀背劈下去,立聞噹的一聲,秦如山的劍已被震落地下。
“昆吾派”的人均以為陳石頭利刀再起之處,秦如山一定濺血橫屍。
怎知陳石頭卻停刀不動,大聲對秦如山道:“糟老頭,你認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