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爛熟,但因年紀關系,内功的火候究竟未深。
故規矩準繩不差,但變幻未臻妙化。
至于吳驚天的“太極劍”,凡人皆知也是内家功夫,但亦病于火候未深。
故兩人都是淩厲有餘,狠辣不足,所以戰至額汗涔涔,仍然難分高下,無法占到便宜。
此時外行雖然看得目眩神迷,但内行卻已看得有點不耐,特别是“太極劍”和“昆吾劍”老一輩的人,更替台上的兩人各各焦急。
當下隻聽比武台西邊有人喝一聲“倒卷珠簾!”李長騰立即領悟,一連三劍,劈敵頭,戳敵腿,然後又反身上刺敵喉。
但接着又聽得比武台東邊有人喝道:“橫掃千軍!”即見吳驚天一連三劍,解招進招,向李長騰橫胸劃去。
吳驚天與李長騰兩人在台上正鬥得相持不下,經台下的人一喊,取勝之心更如火上添油,加倍熾熱,都恨不得對方立死劍下。
奈何劍器與其他兵器不同,非以硬拼見長,而以翔動為要,心法中以凝神平氣為上,氣沖則神亂,神亂則手亂,反易授敵以可乘之機。
當下兩人各各連下三招,隻聽得雙方兵器砍碰之聲,仍然各無所得。
李長騰接着左足微提,轉成拗步,長劍向身右一撤,一個“白蛇吐信”,向吳驚天面部刺去。
吳驚天也不遲慢,一個“抱頭洗”,劍從左下方反手上提,乘勢搶步直前,攻向對方喉際。
李長騰突轉半身,拼力沉腕,先将對方劍猛烈壓下,搶得上手,同時運用左掌,迅取對方右肘。
吳驚天想不到對方劍掌并施,心中一震,趕快将劍一斜,卸去對方壓力,同時退後步,立将對方之掌避過。
并以驚鴻掠影之勢,閃向右邊,下身一蹲,一個“撥雲見日”,對正李長騰右耳攢去。
待得對方注意撩他的劍,即時運用右腿,踢向對方下陰。
看比武的人此時見他們拳腿齊來,嘩鬧之聲四起。
李長騰為避吳驚天的一腿,立刻騰身退後,不提防卻到了台邊,後腳踏空,險此跌下。
吳驚天見有可蠃之機,得隴望蜀,迅速一劍疾進,想把對方迫下台去。
怎料李長騰突臨險境,所謂臨深履冰,莽氣一消,反而機敏重歸,觑準吳驚天猛疾沖來的一瞬,不驚不躁,連招帶引,借力使力,竟令吳驚天一個踉跄,險些撞下台去。
正當此時,李長騰複順勢把劍一掃,想使對方身首異處。
吳驚天禁不住一驚,迅急貼身平地,隻聽嘶的一聲,李長騰的劍即從上邊打過。
李長騰這一下用足十分之力,一掃不中,心中一虛,吳驚天已險處回身,一劍削其手腕,終見雙方的劍交叉在一起,一時竟難舍難分。
突然拆的一聲,兩把劍立時折成四截,兩人也同時跌下台去。
随着鑼聲一響,宣告結束了這頭一場,但判決欲下未下之時,台下雙方的人,卻引起了很大的鼓噪,大家都說對方的人腳先離台,應該算負,沸沸騰騰争論不休。
與這雙方都素無關系的人,則望着齊大标,等候他的判斷。
怎料此時他竟一言不發,任令鼓噪繼續下去。
未幾,“昆吾派”的人已經忍受不住,即有一人躍登台上,大聲喝道:大家别再啰唆,你們使太極劍的人誰再上來,與我見個高下?”
那邊亦有一人應聲而上,喝道:“我們打一局,算兩場,兩次債當一次還,你敢不敢答應?”
“昆吾派”的秦如山,就是李長騰的師傅,現被“太極派”的朱劍秋這樣一激,哪有不答應之理。
他不待裁判人作何表示,即對朱劍秋道:“閑言有何用,劍上決雌雄!”立刻一劍劈過去。
那邊朱劍秋亦不稍讓,竟然不閃不避,一劍點向秦如山的脈門。
一點不中,複連續速步疾前,向對方心窩猛戳。
他想用快刀斬亂麻之勢,使秦如山台前濺血,為師弟吳驚天出氣。
但秦如山究竟比李長騰火候較深,特别是“眼”法與“步”法更勝一籌,當下見朱劍秋來得個狠,雙晴如電,監視絕不稍懈,他連續又避了幾招,有意略消對方的銳勢,但台下見台上雙方一個隻是進擊,一個隻是退避,禁不住湧起了一陣嘩笑。
笑聲中朱劍秋更加得意,又乘機進迫,秦如山仍似螳螂攘臂,隻顧輕輕卸開,當對方又一個“翻身披挂”向頭部劈來之時,跳、闖、竄、跺,步法輕靈,表面作了一個敗式,待對方貪功再入,立刻“黃龍擺尾”,戳向朱劍秋的下腰。
朱劍秋叫一聲“好!”,立用“迎門劍”挂開敵劍,這一招不出秦如山所料,他便乘勢急變,一個“淵明折菊”,猛挑敵人手腕。
因為變化迅疾,朱劍秋險生肘腋,回避已來不及,刷的一聲,手腕雖未濺血,但衣袖已被割去一截。
剛才“太極派”的人見朱劍秋不斷進攻,秦如山不斷退避,原以為獲勝不難,又想雙方有言在先,一場勝等于兩場同勝,故莫不眉飛色舞,但此時看到朱劍秋險遭斷腕之災,又不禁格外焦急,屏息無聲。
那時“昆吾派”的秦如山一劍得手,心想敵人一定已經氣洩,攻心為上。
乃連用八八六十四趟中的二八十六數,連貫循環不絕,劈,砍,撩、刺齊施,隻見劍如匹練,燕飄鳳降,把朱劍秋一直追到台邊。
再緊接一個“橫撒金錢”,向準敵人小腿猛掃過去。
大家認為這時朱劍秋即使小腿避得開敵劍,也非跌到台下不可。
豈知那時朱劍秋心想:“我假如就此被迫躍墜台下,不但讓對方把勝果攫去。
且台上距離地面有半個人高,稍有差池,由高落下,腿避得過劍,胸部卻難免仍被他劃着,豈不是更傷要害?而且一人的命不值錢,太極派可不能因此丢臉!”
這些想法一時卻似電光石火一般掠過腦際,索性把心一橫,吐氣如雷,同時騰空一躍,冒險越過秦如山的頭頂,搶回台心。
落到半空,又乘對方回身未及之際,一個“随風擺柳”,雙臂一振,竟一劍向秦如山頸砍去。
秦如山想不到對方竟拼了必死之心,來得如此狠毒,幸而他“眼”法銳利,跳開一蹲,但朱劍秋的劍掠頂而過,已把他的頭發削去了一塊。
秦如山頭發被割去一截,四邊嘩笑如潮,使得他兩頰火熱,認為奇恥大辱,再也忍耐不住,腳下拗、順、掉、挪,手中撩、彌、絞、截,不顧性命,揮劍向朱劍秋猛殺。
朱劍秋見對方來勢極兇,也再沉穩不住,立時平、立、倒、鈎、擊、刺、格、洗,虛實開合,也一招緊過一招。
隻見台上雙劍刷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