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一 察相第六

首頁
    為在用人之前就能知人,作者從源遠流長的相人術中摘其實用而合理的經驗,分類予以概述。

    清末儒将曾國藩結合他閱人無數的實踐和二千多年的相術理論,總結出二句經典性的相人總則,可作為本篇的提要:“端莊厚重、謙卑含容是貴相;事有歸着、心存濟物是富相。

    ” 《左傳》曰:“周内史叔服如魯,公孫敖聞其能相人也,見其二子焉。

     叔服曰:‘谷也食子,難也收子。

    谷也豐下,必有後于魯國。

    ’”[杜預曰: “豐下,謂方面也。

    ” 鄭伯享趙孟于垂隴,七子從。

    趙孟曰:“七子從君,以寵子也。

    請皆賦以卒君贶。

    ”子展賦《草蟲》。

    趙孟曰:“善哉!人之主也。

    抑武也不足以當之。

    ”印段賦《蟋蟀》。

    趙孟曰:“善哉!保家之主。

    吾有望矣。

    ”子展其後亡者也,在上不忘降。

    印氏其次也,樂而不荒。

    樂以安人,不淫以使之,後亡,不亦可乎?] 《漢書》曰:“高祖立濞為吳王。

    已拜,上相之曰:‘汝面狀有反相,漢後五十年,東南有亂,豈非汝耶?天下一家,慎無反。

    ’” [《經》曰:“眉上骨鬥高者,名為九反骨。

    其人恒有包藏之志。

    ”又曰: “黃色繞天中,從發際通兩顴,其兩眉下各發黃色,其中正上複有黃色直下鼻者,三公相也。

    若下賤有此色者,能殺君父。

    ” 《春秋左氏傳》曰:楚子将以商臣為太子,訪諸令尹子上。

    子上曰:“是人也,蜂目豺聲,忍人也。

    不可立也。

    ”弗聽。

    後謀反,以宮甲圍成王,缢之。

     又曰:楚司馬子良生子越椒,子文曰:“必殺之。

    是人也,熊虎之狀而豺狼之聲。

    弗殺,必滅若敖氏矣。

    諺曰:‘狼子野心。

    ’是乃狼也,其可畜乎?”子良不可,後果反,攻主,楚王鼓而進,遂滅若敖氏。

     又曰:晉韓宣子如齊,見子雅。

    子雅召其子子旗,使見宣子。

    宣子曰: “非保家之主也。

    不臣。

    ”(杜預曰:“言子雅志器亢也。

    )後十年來奔。

     周靈王之弟儋季卒,其子括将見王而歎。

    單公子愆期聞其歎也,入以告王曰:“不泣而願大,視躁而足高,心在他矣。

    不殺必為害。

    ”王曰:“童子何知?”及靈王崩,儋括欲立王子佞夫。

    周大夫殺佞夫。

     齊崔杼帥師伐我,公患之。

    孟公綽曰:“崔子将有大志,不在病我,必速歸,何患焉?其來也不寇,使人不嚴,異于他日。

    ”齊師徒歸,果弑莊公。

     魯、楚會諸侯而盟。

    楚公子圍設服離衛。

    魯大夫叔孫穆子曰:“楚公子美矣,君哉!”(杜預曰:“設君報也。

    ”)此年子圍篡位。

     衛孫文子來聘,君登亦登。

    叔孫穆子趨進曰:“諸侯之會,寡君未嘗後衛君,今吾子不後寡君,未知所過。

    吾子其少安。

    ”孫子無辭亦無俊容。

    穆叔曰:“孫子必亡。

    為臣而君,過而不悛,亡之本也。

    ”後十四年林父逐君。

     初,鄭伯享趙孟,七子賦詩,伯有賦《鹑之贲贲》。

    享卒,趙孟告叔向曰:“伯有将為戳矣。

    詩以言志,志誣其上而公怨之,以為賓榮,其能久乎?” 魏時管格相何晏、鄧揚當誅。

    死,辂舅問之,曰:“鄧揚行步節不束骨,脈不制肉,起立傾倚,若無手足,謂之鬼碜。

    何之視候,魂不守宅,血不華色,精爽煙浮,容若枯木,謂之鬼幽。

    鬼碜者,為風所收;鬼幽者,為火所燒。

    自然之符,不可蔽也。

    ” 宋孔熙光就姚生曰:“夫相人也,天欲其圓,地欲其方,眼欲光曜,鼻須柱粱。

    四渎欲明,五嶽欲強。

    此數者,君無一焉。

    又君之眸子脈脈如望,羊行委曲而失步,聲嘶散而不揚。

    其唯失其福祿,将乃罹其禍殃。

    ”後皆謀反,被誅殺之矣。

    ] 由此觀之,以相察士,其來尚矣。

     【譯文】 《左傳》上說:“公元前626年,周襄王派内史叔服到魯國去參加葬禮。

     公孫敖聽說他很善于看相,于是就把自己的兩個兒子谷和難引見給他。

    叔服看過後說:“你的兒子谷可以供養你,名叫難的這個兒子将來可以安葬你。

     谷的下額豐滿,他的子孫一定會在魯國興旺起來。

    ” [鄭簡公在垂隴(今鄭州市西北)宴請趙孟,有七個人跟随着簡公。

    趙孟說:“有七個人跟随着君王,這是對我的寵幸。

    請讓他們誦詩助興,以示我對大王恩寵的感謝。

    ”子展誦了《草蟲》。

    趙孟說:“好啊!這表示可作者百姓的保護人。

    可我還不夠當君子啊!”印段朗誦的是《蟋蟀》。

    趙孟說: “好啊!這是能守成的象征。

    我有希望了。

    ”後來事實證明了趙孟的預測: 子展亡在最後,身居高位而心情安甯;印段後來喜好歌舞而不荒廢時令。

    樂舞本是用以安定民衆的,不過分侵害百姓,亡在最後,不是很應該的嗎。

    ] 《漢書》上說:“漢高祖封劉濞為吳王之後對他說:“看你的相貌,有謀反的迹象。

    這以後五十年的時間裡,東南方向将有大亂,難道會應驗在你身上嗎?天下都是我們劉姓一家的,你一定注意不要這樣做。

    ” [《相經》上說:“眉上的兩塊骨頭太高,叫‘九反骨’。

    表示這種人常常有反心。

    ”又說:“上額正中頭發邊線處的骨頭叫天中,如有黃色沿着頭發邊一直通到兩太陽穴,或兩塊眉骨上發黃色,或黃色從天目穴(這裡的骨頭叫中正)直通鼻梁,這都是位至三公的貴相。

    如身為下賤的人有這種骨相,那就是弑君殺父的表示。

    ” 《左傳》中記載了這樣幾件事: 楚成王想立商臣為太子,征求令尹子上的意見。

    子上說:“商臣這個人兩眼像胡蜂,聲音像豺狼,這是生性殘忍的标志。

    這樣的人不能立為太子。

    ” 楚成王不聽他的話,後來商臣果然謀反,率領太子東宮的甲士包圍了楚成王,并逼他自缢而死。

     楚國的司馬子良生了兒子越椒。

    他的兄長令尹子文說:“一定要殺死他。

     這小子長得像熊又像虎,聲音如豺狼,現在不殺,将來必然會使若敖氏一族滅亡。

    民諺說:‘狼子野心。

    ’這孩子就是狼,怎麼能收養他呢?”子良不同意,後來果然造反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