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十 净土法门与临终关怀

首頁
    不可稍有移動。

    亦不可對之生悲感相,或至哭泣。

    以此時身不自主,一動則手足身體,均受拗折扭挒⑵之痛,痛則嗔心生,而佛念息。

    随嗔心去,多堕毒類,可怖之至。

    若見悲痛哭泣,則情愛心生,佛念便息矣。

    随情愛心去,以緻生生世世,不得解脫。

    此時,所最得益者,莫過于一心念佛。

    所最贻害者,莫過于妄動哭泣。

    若或妄動哭泣,緻生嗔恨,及情愛心,則欲生西方,萬無有一矣。

    又人之将死,熱氣自下至上者,為超升相。

    自上至下者,為堕落相。

    故有頂聖,眼天生,人心,餓鬼腹,畜生膝蓋離,地獄腳闆出之說。

    然果大家至誠助念,自可直下往生西方。

    切不可屢屢探之,以緻神識未離,因此或有刺激,心生煩痛,緻不得往生。

    此之罪過,實為無量無邊,願諸親友,各各懇切念佛,不須探彼熱氣,後冷于何處也。

    為人子者,于此留心,乃為真孝。

    若依世間種種俗情,即是不惜推親以下苦海,為邀一般無知無識者,群相稱贊其能盡孝也。

    此孝與羅刹女之愛,正同。

    經雲,羅刹女食人,曰,我愛汝,故食汝。

    彼無知之人之行孝也,令親失樂而得苦,豈不與羅刹女之愛人相同乎?吾作此語,非不近人情,欲人各于實際上講求,必期亡者往生,存者得福,以遂孝子賢孫親愛之一片血誠,不覺其言之有似激烈也。

    真愛親者,必能諒之。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二第879頁 臨終三大要) 【515】頂聖眼天生等是什麼意思? ●人斷氣後通身冷透,唯頭頂獨熱者,則必超凡入聖,了生脫死也。

    若眼及額顱處獨熱,則生天道。

    心處獨熱,則生人道。

    肚腹獨熱,則生餓鬼道。

    膝蓋獨熱,則生畜生道。

    腳闆獨熱,則生地獄道。

     頂聖眼天生等者,謂人氣已斷,通身冷透,唯頭頂獨熱者,則必超凡入聖,了生脫死也。

    眼天生者,若眼及額顱處獨熱,則生天道。

    心處獨熱,則生人道。

    肚腹獨熱,則生餓鬼道。

    膝蓋獨熱,則生畜生道。

    腳闆獨熱,則生地獄道。

    此由人在生時,所造善惡二業,至此感現如是,非可以勢力假為也。

    是時若病人能志誠念佛,再加眷屬善友助念之力,決定可以帶業往生,超凡入聖耳。

    不須專事探試征驗,以緻誤事也。

    至囑,至禱。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二第889頁 臨終三大要) 【516】老年人怎樣為往生做好準備? ●常為眷屬說知臨終助念之利益,及不得瞎張羅,緻成落井下石之事;日日常作将往生想,心中不留一事;當汲汲念佛,率其家人一緻念佛,以作去世時彼等悉能助念之預備。

     閣下老矣。

    世道如此,宜将此境緣以作警策。

    俾求生西方之心之事十分周摯⑴。

    又祈與令嗣⑵及阖家,常說臨終助念之利益。

    及預為洗浴換衣哭泣之禍害。

    使彼等利害明了,斷不至為行孝故,緻成落井下石之事也。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三第120頁 複潘對凫居士書一) 日日常作将往生想,心中不留一事。

    有宜交代者,即預交代之。

    子孫有宜問者,即預問之。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三第182頁 複夏壽祺居士書) 八十三歲老人,來日無多。

    中華民國國運,危如累卵⑶。

    際此二事,當汲汲⑷念佛,以求往生。

    又須率其家人一緻念佛,以作汝去世時,彼等悉能助念之預備。

    又須叮囑臨終不可預為洗身、換衣,及問事、(此當預先交代)安慰,哭泣等。

    随彼坐著死也好,睡著死也好,大家一口同音念佛。

    一直念至斷氣後,再過三點鐘後,再為安頓,萬不可早。

    不但老人死如是,即年青人死,也須如是。

    此末後最要緊之一大事。

    若不預為操練,及說其利害,未有不被眷屬瞎張羅所誤者。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六第744頁 複慧明居士書) 【517】親人臨命終時應如何處理? ●人生百歲,亦有去日,切不可作無益之悲傷。

    但宜勸彼一心念佛。

    最忌者,未死先哭及瞎張羅,令彼難往生矣。

    此等事,《文鈔》、《嘉言錄》,皆已詳言。

    至于死後,隻可念佛。

    切勿做水陸、念經、拜忏。

    以此等事,皆是做場面耳。

    虛張聲勢,殊少實益。

     今日回山,适由山轉來汝書,知汝父将欲去世。

    須知人生百歲,亦有去日,切不可作無益之悲傷。

    但宜勸彼一心念佛,如在牢獄,思歸家鄉,不可有一毫留戀心。

    汝與家中眷屬,宜分班在前念佛,令彼攝耳詳聽。

    至若去世之時,彼若能自行澡浴換衣,則甚好。

    否則切不可先行為彼洗澡換衣,以緻搬來搬去,身心不安,或生嗔恨,則其害匪淺。

    即不難受,由搬動故,心亦不清淨,便難仗佛慈力,往生西方矣。

    當此之時,家中眷屬,通皆念佛。

    一直念到斷氣,過三點鐘,然後停佛聲,為彼抹澡洗衣。

    若臂腕已硬,穿衣不便者,當用熱水毛巾,搨在肩上臂腕上,不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